什么时候开始准备MBA考研最合适?半年时间够吗?

如题所述

MBA笔试联考的科目难度并不大,大部分考生可能会因为较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课本知识而感到恐慌。但只要坚持学习,制定详尽的备考计划,考试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建议考生在制定备考计划前,先对自己的基础水平进行摸底测试,了解自己的水平与目标院校往年的分数线有多大差距,薄弱项是哪些科目。选取逻辑、数学、英语各几个基础题目,做完后看对错,强弱项一目了然,你的复习重点也出来了。

总之,备考时间依个人的基础情况而定,工作时间长,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至少提前6-9个月进行备考的准备。

做好基础复习
有些考生在暑期选择参加辅导班,一般而言,辅导班暑期已经进入系统复习阶段,授课强度较大,因此考生在参加培训之前比较好做一定的基础复习工作。对数学科,考生要熟悉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英语则要求考生在上课之前比较好能够将考研大纲中规定的5500个词汇进行2至3遍的记忆,做到考研单词的基本认知。
制订详尽复习计划
秋季(9月到11月)是研考复习的强化阶段。这时,一个详尽的时间表或复习安排对考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研考如同高考一样,是一个综合性的选拔考试。考生对考试涉及的任何一门科目懈怠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华章提醒考生:一个木桶的装水量,不是由比较长的木板,而是由比较短的木板决定的。所以,在研考过程中,偏科是万万不可取的。
合理安排饮食起居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力的保证尤为重要。华章建议考生在整个复习考试过程中劳逸结合,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对提高学习效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暴饮暴食或不规律作息不仅会危害身体,更有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考资料:HZMB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7
差不多可以,主要看报考学校,好的学校需要200分以上,半年时间可能不够【主要是英语一】;绝大部分学校只需要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即可【2017年是170】,半年时间应该差不多吧,毕竟专业性的内容并不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04
1月 搜集考研信息。

2月-3月 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4月-5月 第一轮复习,推荐李蹊教研室编写的决胜MBA 一套五本 包括数学 逻辑 词汇 阅读 写作

6月 准备暑期复习。

7月-8月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9月 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10月 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

11月10-14日 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11月中下旬 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的冲刺复习。

12-1月 进行模拟实训,做考前整理。

1月中下旬 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2月 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3月 关注复试复试分数线。

4月 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5月 关注复试成绩。

6月 关注录取通知书。

9月 报到
第3个回答  2013-08-04
差不多,不过如果不能全心准备的话,还是以大三下开始
第4个回答  2022-07-18
mba报考时间流程
2022.3-2022.4
1.确定目标院校范围
院校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同学们可以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学长学姐等收集想要报考学校的信息。(4月份很多院校都会开始当年的第一场宣讲会报名工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报名去听一下。)
很多过来人都有体会,选对学校是成功的一半。在选择学校之前,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喜欢的省份、理想的学校,以及自身的能力水平等,确定考研目标、考试项目,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城市、专业发展、就业前途等因素后做出决定。
切记,不可盲从!选对自己的才是最合适的。
2.选取不同批次梯度的学校
和高考填报志愿一样,要区分出申请学校的“梯度”,才能避免因目标过低导致的“高分低录”或者目标过高导致的“高分落榜”的结果。
一般会按照冲刺、目标和保底三个梯度进行选取。
冲刺学校指的是你被录取几率较小的学校;目标院校是你有机会被录取的学校;保底学校指的是你有很大机会能够被录取的学校。
2022.5-2022.6
1.关注提前面试政策
5月份,大部分院校都公布了当年的提前面试招生政策,近两年提前面试政策变化比较大,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
2.提前面试准备
6月份开始,很多院校便进入第一轮提面。
•材料撰写
了解学校信息后,就可以准备提前面试申请材料了,申请材料一定要认真准备,否则会被直接淘汰掉。
材料中主要包含四部分:
①简历部分:优化自己的简历,突出自己的亮点。
②短文部分:根据院校要求撰写,文字应言简意赅、完善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并展示自己的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③推荐信部分:如果两篇推荐信的话,要找不同领域的人来写,凸显人际脉络比较广。(ps:推荐人社会地位或学术地位越高,效果越好;对你的了解程度越高越好)。
④证件部分:提前准备好各类资料及证件(成绩单、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获奖证书等证件的复印件、原件)为面试做好准备。
•提前面试
做好面试材料准备后,就可以提交申请材料了,以清华大学为例,5月就开始第一批面试申请了。所以,2023年的考试提面要趁早(提面过了,就等于你一只脚踏入了大学校门)
面试要准备好自我介绍、面试目的、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的回答。调整好考试心态,也不要紧张纠结问题的对与错,理清思路,文明礼貌回答每一个问题。
3.笔试备考(如果自己基础非常差的话,现在就可以准备笔试了)
主要针对英语和数学。根据自己所考科目的特点进行复习。无论考哪一科,考生要切记,这个阶段重在基础复习,要踏踏实实把书看一遍,比如英语的词汇、数学的公式定理。
另外,考生可或向在读MBA学长学姐借阅其MBA备考资料,总结出自己的”专属笔记”,这样在后期复习中才能得心应手。
2022.7-2022.8
1.其它批次提前面试
如果在6月你就拿到了提前面试预录取,那恭喜你了,你只需要安心备考笔试就行了。如果没有拿到提前面试预录取也不要难过,可以尝试其他院校的提前面试批次。
2.笔试强化复习
7、8月是备考强化的第二轮复习阶段,通过专项突破弥补”短板”。
如果自己自制力比较好的话,可以按照自身情况制订复习计划,保持节奏。如果自制力比较差可以参加MBA辅导班,通过有规律的上课控制复习进度,听取老师指点。听完老师讲课后,要经过整理、消化才有效果。
3、大纲发布
今年管理类联考大纲公布的时间是7月份,明年大概也是这个时间点,大家要及时关注大纲考点的变化。
2022.9-2022.10
1.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陆续出台
这个阶段,各院校招生简章会公布,考生要多留意院校网站、公众号公布的研招信息。
2.开始网报
9月下旬,10月中、下旬进入联考网报预报名和正式报名阶段,考生注意及时报名。
提醒:如果要报考11月份提前面试批次,一定要注意,在研招网报名时必须选择该院校。
3.笔试复习
国庆黄金周,同学们要提前确定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开始强化复习,同时针对考试大纲复习,分析历年真题。
2022.11-2022.12
1.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
11月,报名进入现场确认阶段,考生要到指定地点确认、缴费并照相。(今年多地已经开始实行网上确认,明年应该会有更多的院校也开始实行。)
12月下旬,考生可以打印准考证。
2.调整心态、冲刺复习、刷真题、模考
在这期间,考生是很容易放弃的一个阶段,大家要调整心理波动,不要因为焦虑、恐慌等轻易放弃,要说服自己平稳度过这段瓶颈期,并且在冲刺阶段做好计划,不挑灯夜读,也不放任自流,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效率,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考生要按照考试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规律。
另外,这两个月绝大多数考生会进行N次的刷真题以及N次的模考,适应联考节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记得一定要提前在考点周边订房子。
3.12月下旬联考初试来临
初试一般在12月第三周周末(预估是2022年12月24)
考试安排:
8:30—11:30(管综科目考试)
14:00—17:00(英语科目考试)
在此之前,考生要调整心态,熟悉考试流程,诚信应考。
2023.1-2023.3
1.初试成绩公布
2月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考生可以与以往国家线、院校录取分数线进行比对,估算可不可以被成功录取。
2.国家线公布
3月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查看自己是否通过复试分数线。如果没有通过的话,不要气馁,准备二战或是调剂。
2023.3 -2023.4
复试阶段,密切关注报考学校的复试信息,做好复习准备。
2023.5-2023.6
复试考完之后,5月左右就可以查询到复试成绩。6月就可以关注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
Un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