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讨好别人的本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看似都非常“可爱”,他们总是平易近人、亲和友善、乐于助人,对别人的要求几乎都“有求必应”。

但这群“可爱的人”生来却像被女巫下了诅咒一般,他们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只能压抑自己;他们不敢当面拒绝,不敢当面发脾气,他们掉进了他人期望的牢笼中,不能做自己。

英国心理学家雅基·马森把这叫做“可爱的诅咒”,她认为,讨好型人格最显著的特征有三个。

(1)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雅基·马森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在《可爱的诅咒》这本书中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她和丈夫参加表侄女的生日聚会。在聚会上,她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到了胳膊。

她不想因为自己受伤,而把温馨的聚会搞砸了,所以她若无其事地站起来,表现得好像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不仅如此,她还带着伤,继续跳舞。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这还没完,她为了不破坏孩子的假期和朋友的约会,在接下来的10天里,她仍然用受伤的胳膊开车、划船、做各种事情,直到把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做完了,自己才去医院检查胳膊的伤情。

她总是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这是讨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征。

(2)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标准

讨好型人格还喜欢把友善待人作为一个“金科玉律”去执行。

这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假想的”安全感,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肯定,最起码他们不会陷入麻烦,因为他们对每一个人都很亲切友善,他们几乎照顾到了每一个人,他们很少拒绝他人,很少让他人失望。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3)在公众场合,总是尽量地避免争吵和冲突

很多讨好型人格都是“愤怒逃避者”。他们害怕与他人起冲突,经常避免在公众场合抱怨和争辩,以免遭到他人异样的目光。

当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他们也很少“奋力反击”,比如说投诉餐厅服务不好、去商店退货、要求他人立即停止做某件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等等,有人甚至为了避免让对方不高兴而不敢分手。

蒋方舟曾在奇葩大会上坦承,她自己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她讲到,有一次跟男朋友吵架,男朋友不停地打她的电话,她对此感到很反感,但是因为怕惹男朋友不高兴、怕制造更多的冲突,她都不敢对着电话跟男朋友怒吼一句“请你不要再打电话了” 。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2、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养成的?
为什么很多人会养成“讨好”的习惯呢?

其实很多深深根植于我们脑海中的观念和习惯,都来自于我们的童年。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就曾经指出,“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在小的时候,你感受到你是好的、受人喜爱的、被人珍视的,那么这个积极的信念,会伴随着你一直长大成人。

反之,如果你觉得你自己是坏的、不受人喜爱、不值得被爱的,你就会把这个消极的信念深深的扎根在你的骨子里。

有时候,即便你长大成人了,即便你拥有很多的财富,即便你身边明明有人爱着你,但是你却觉得你自己仍然是不被喜爱和不值得爱的。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很多讨好型人在小时候获得的大多是“有条件的爱”,而不是“无条件的爱”。

所谓“无条件的爱”,是指我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而爱你,不管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我都依然爱你。

而“有条件的爱”是,你必须做了什么事情,我才会爱你,如果你不做,我就不会爱你。

我经常听到有一些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以一种调侃式的方式对孩子说:“你不要再做这件事了,你再做的话,妈妈就不爱你了。”

如果这个妈妈经常这样教育孩子的话,她给孩子传递的就是“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我不能做这个,我要“乖一点”,不能惹妈妈生气,这样我才配得到妈妈的爱。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过“评价源”这个词。

他指出,一个人的评价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评价源,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工作、成就、行为举止来做出对自己客观的评价。

另一种是外部评价源,也就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完全来自于他人的评价。

对于讨好型人来说,他们的外部评价源,比内部评价源要明显多的多。

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童年时期获得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他必须做对某些事情,而不是做他自己,才能获得爱的奖励。

所以,讨好型人会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而不是自己本身的样子。

3、如何摆脱“可爱的诅咒”?
显然,如果一味地通过一些看似可爱的、善意的行为去讨好他人,那么,虽然能够避免一些冲突,但这是以掩埋真实的自己为代价的。

曾奇峰老师说:“生命的能量从来都不会甘于被压制,而会倔强的要寻求释放和表达。”

以压抑自己来满足他人,时间长了,必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摆脱这个“可爱的诅咒”呢?

(1)你有权让别人失望

讨好型人有一个“死板的个人规则”,认为自己不能让他人失望,自己不该辜负他人。如果这样做了的话,别人就会受伤,然后自己就会非常愧疚。

这其中有一个“投射心理”,讨好型人把自己的内心独白,投射到别人的内心世界里。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害怕失望的人,他们知道失望是什么滋味儿。

他们自己不能够承受失望的痛苦,所以他们也不想把这种痛苦施加在他人身上。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不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为一谈。我们觉得有些事情会让人失望,但可能在别人的眼里,这压根儿都不算事儿。

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有权拒绝他人,倘若这种拒绝使他人感到失望,那么这是他们需要去处理的情绪,你无需愧疚,这不是你的责任,你也无需对他人的情绪负责。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2)懂得客气地拒绝

对他人说“不”看似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实际上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拒绝他人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让拒绝显得客气又有礼貌。

比如有人想请你帮忙,你自己不确定能否帮得上,那么你可以当下先不要做决定,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等确定好了再回复他。

如果你发现自己帮不上这个忙,或者不想帮,那么你同样可以利用这个“缓冲”时间来给自己找出一个客气的理由去拒绝他。

或者你也可以推荐一个能够帮忙的人,让事情有一个好的结局。当然前提是你推荐的这个人,他确实有兴趣,否则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多麻烦。

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拒绝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坚定,眼神不要躲闪,语气不要透露出迟疑和不确定,否则对方会觉察到你的愧疚和不自在,从而说服或者操纵你改变注意。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3)用“行为实验”来检验你的预设

很多讨好型人内心都有不被认可、不被喜爱的恐惧,为了摆脱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他们会避免各种冲突、争辩、拒绝,努力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讨好他人、附和他人的意见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全感。

他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预设”,那就是——我不能够对别人说不,我不能够制造冲突,否则别人就会生气,从而不喜欢我,而我无法承受他们的不喜欢和生气,所以我要尽量表现的“可爱”。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讨好别人?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让人心疼
我们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中的行为实验,来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真的会发生。

具体做法是,你可以列出10个让你感到恐惧、为难的事情,然后从最容易、最简单的那一项开始挑战。

比如说,你总是依附他人说的话,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下次跟朋友出去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表达一些跟朋友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看看朋友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反应跟你预设的是否是一样的。

根据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一个人改变了他的行为,就可以改变他的思想和感觉。

如果你发现,你的预设跟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那么持续获得积极的反馈将有助于打破“可爱的诅咒”。

总是讨好他人,是无法吸引到真正欣赏我们的人的。

就像蒋方舟说的,“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自信、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总想讨好其他人的人通常都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爱或者认可,其实这也是不好的行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基础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应用心理学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简单来说的话,神经科学研究通过观察人类大脑的反应来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是如何成长、发育和学习的一门学科;

认知心理学是通过计算机方法来研究心理,即将心理比喻成计算机,看人类是如何游戏、辨别语言和物体辨认等;社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的群体行为,怎样与他人交流;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学主要是帮助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门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9
所谓讨好型人格,指自己对别人太好,太关心别人的感受,而不关心自己的感受。换句话说说,讨好别人超出了应有的范围,是一种不正常的好,好得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利益。

一个讨好型的人格,会让人过分讨好同事、讨好上司、讨好老师、讨好学生,或者仅仅是讨好陌生人。同是讨好型人格,讨好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讨好型的人格。他/她需要一个“好”的自我形象,“我是一个好人”对他/她来说,太重要,重要的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实际上他/她不仅是一个“好人”,而且已经是一个“太好的人”。请注意,重点不是“好”,而是“太好”,好得没有了边界。

如果对同事过分的好,或者对上司过分的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就会多得超出正常范围,做很多本不该自己做的事情,就会导致自己很疲惫,导致自己跟伴侣的情感沟通不足,甚至影响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如果对老师过分的好,就会太容易接受老师的无理要求,容易被老师压榨,尤其是研究生。如果对学生过分的好,就会给学生太宽松的分数,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过分的宽松。如果对陌生人过分的好,就会耽误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容易被陌生人利用和欺骗。讨好型人格的人,不能正确界定“好”的内容和边界,总是把自己的事情耽误,总是把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耽误。

当然,还有讨好伴侣、父母或者孩子的人。尤其是恋爱的时候,过分担心恋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担心自己不够好,总担心恋人对自己的好是一时兴起,总担心自己的缺点会被发现,甚至埋怨对方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在对孩子这件事上,也会有过分的好,有讨好的嫌疑。或者说,“我是一个好父母”对他/她已经过分重要(下文里一律只用“他”,“他/她”的搞的太麻烦)。

总之,他总是太好,“我是一个好人”对他太重要,以至于他不仅是一个好人,而且是成了一个只对别人好而不是对自己好的人。别人会说他人很好,可惜,说他很好,只能让他成为一个“好人”,而不是被别人真心赞赏、爱慕和尊重的人。记得异性那句拒绝别人的话么?“你是一个好人,可惜我不喜欢你。”“太好”,落不到真正的“好”。
第3个回答  2020-09-29
一辈子那么短,

何必委屈了自己,

讨好了别人!

时刻取悦别人的人,活的很疲惫

之前认识一对夫妻,当妻子和朋友们聊起自己丈夫时,给人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不讲情理的任性孩子,她觉得丈夫对她很强势也很严格。

有一次,妻子偷偷开了丈夫的车,因为知道丈夫很在意那台车,所以她回家就把车停到原先的地方,并对朋友说:“千万不能让丈夫知道车被动过,不然他会很生气的,那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样听来,丈夫似乎真的是不讲情理,但是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害怕被丈夫责怪,害怕丈夫会发怒。

不久之后,我们见到了她的丈夫,突然发现她丈夫并不是如她所说。在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丈夫很照顾她,而她也很安静地给大家倒茶,给人的感觉十分乖巧体贴。

于是我们疑惑了,如果她的丈夫真的那么糟糕,那为什么她在丈夫面前又是如此“乖巧和讨好”呢?

我们可以换一个场景思考这个问题。

当孩子面对情绪暴躁并且掌控感很强的父母时,他会非常地小心翼翼。如果孩子做了一些让父母不如意的事情,父母就会责怪他或者辱打他,并要求孩子马上改正某种行为。

如果犯错误的话,那么这种类似虐待的方式会再次重来。甚至有些父母会不负责地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子的话,我就不要你了”、“你改不改?不改的话那还要再打一顿。”

因此,很多孩子在面对这样的父母时,他们会说:“妈妈(爸爸),我再也不敢了。”有些孩子还会边哭边抱着妈妈,甚至帮妈妈倒杯水。实际上,这时候的孩子内心充满着委屈和害怕,连对待人的方式也是战战兢兢。

就像那位妻子对待自己丈夫的方式,因为害怕犯错,所以做事小心翼翼,甚至撒谎,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敢表达自己的任何的诉求,只能对丈夫言听计从,如果丈夫对她没有要求,她也会表现得非常“乖巧”,这是一种讨好的模式。

那么这种讨好的模式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什么?

比如有一个朋友送了你一条很贵的围巾,你会想:“天呐,怎么贵的围巾,我怎么受得起啊。”接下来,你会想着应该送朋友一份更贵重的礼物,这样才能消除自己的愧疚。

讨好的模式从哪里来?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这样一个场景,本来与朋友约好三点钟碰面,但是自己三点准时到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在2点半就已经到了,这时你会觉得有一点点小愧疚,尽管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多次以后,你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守时了,或者是不是对方对自己有什么意见,于是你开始揣测对方的意图。

我微博上的留言里,经常有人会这样解释自己:“我很在意别人的感受,如果别人说了一些不开心的话,我马上就会特别敏感。”因此,我们会为这个“敏感”做一些让别人觉得开心的事,可能是说违心的话,也可能是请她喝杯饮料。

因为在意他人的感受,所以潜意识里想要讨好对方。那讨好的模式到底从哪里来?

其实讨好模式的形成,是由以下的语境所引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