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郑春华给康熙戴了“绿帽子”,为何还能得到同情?

如题所述

罗志祥、蒋凡等事件的发生,给了女生一个重要启示:靠人不如靠己,有了独立的自我,才不至于成为男人的附属品。《雍正王朝》中的郑春华,就是因为感性大于理性,以至于渐渐失去自我,越陷越深,成为男人之间争斗的牺牲品。

郑春华有错,但并无重大罪过,人生带有很大悲剧色彩

在历史的话语评价体系中,功过是非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占主导地位,人物的结局也会影响到最终评价。悲剧的主角,更能引起大家的同情,比如项羽、李广这样的悲情英雄。郑春华的结局,同样悲凉,完美地上演了红颜薄命的悲剧。

挂着妃子的头衔,郑春华却很少得到康熙的宠爱,这才有了与太子那点事,这也是她这辈子唯一的过失。就事论事,谴责她无可厚非,但她的结局与应有的报应明显不符。人比人,气死人,武则天一边伺候着李世民,一边与李治谈情说爱,不仅没人敢拿她怎么样,最后反而母仪天下,甚至君临天下,郑春华就没这么好运了。

与胤礽东窗事发后,郑春华不仅肚子里的孩子没了,还被发配至辛者库,每天累活脏活一大堆,跟《康熙王朝》中刷马桶的容妃有的一拼。就这样还没完,她的心里虽然一天到晚惦记着太子,但人家可没把她当回事,复位之后,立刻就想对她赶尽杀绝。胤礽为何要杀郑春华呢?

一、他觉得第一次被废,就是因为被郑春华连累,自己混得不如意,将过错推给女人;

二、家丑不可外扬,有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与郑春华私通的事件,是胤礽挥之不去的“亮点”,也没法摆上台面,他担心将来有人以郑春华为筹码,对他进行打击。如果此事被挑了出来,不仅皇室没面子,康熙的脸也没地方挂,胤礽肯定再次遭殃。因此,为了防止夜长梦多,胤礽必须斩草除根。

站在古代权斗的角度来看,胤礽的行为,能够理解;站在感情的角度,胤礽的行为,过于绝情,典型的渣男。郑春华如果真的死在辛者库,所有的事情一了百了,那对她反而是一种解脱,但偏偏天意弄人,让她的噩梦再次延长了十年。

红颜薄命,一辈子都活在他人心中

胤礽要杀郑春华,却派错了执行人,他派胤祥去执行任务。结果胤祥并未按照胤礽的意见处理郑春华,而是将她藏在雍亲王府,这又是为何?

第一,胤祥是出了名的“侠王”,真性情,看到郑春华的下场,难免产生恻隐之情,不忍心下手。

第二,胤礽复出之后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为,让胤祥与胤禛寒了心,也由此对他产生提防心里。因此,胤祥为了防止胤礽鸟尽弓藏,就必须留下郑春华,以此作为自保的筹码。

就这样,郑春华在雍亲王府待了十年。在此期间,她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一天不是在煎熬中度过。在清朝,思想比较封建,郑春华因胤礽那点事产生很强的自责心里,即便每天吃斋念佛也不能原谅自己。等到夺嫡之争进入冲刺阶段后,郑春华终究没能躲过一劫。

胤礽再次被废后,郑春华对胤禛不仅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且由筹码转变为“定时炸弹”。她待在胤禛府上的事,其他皇子都知道,就等着关键时刻打出这张牌。就在胤禛发愁的时候,王掞主动上门,希望发挥余热,提出帮胤禛“拆弹”。胤禛求之不得呢,一番推诿之后,默认了王掞的提议。

王掞找到郑春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劝说其自尽。于是,郑春华便用一段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纵观郑春华的一生,她都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听凭他人的摆布。她的悲剧,在于第一步走错之后,就踏上无底洞,前面她能控制,后面全部身不由己,夺嫡之争的残酷性以及时代价值观念的束缚导致她深陷泥潭。

秋媚说:靠颜值只能吃一时的饭,尤其是豪门那口饭,并不那么容易吃,郑春华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0

在康熙身边有许多人知道太子胤礽与康熙后妃郑春华的这桩“丑事”,可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对于此事保持了缄默,并向康熙进行了刻意的隐瞒。只不过,他们选择隐瞒的想法和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