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练习意守丹田一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感觉到有气聚在丹田?请大师指点

如题所述

气功修炼
开放分类: 武术、少林、气功

静修密要十八诀(一)寻气以阴跷为先
这句话的意思是:气生于阴跷。神光下照阴跷,就容易引生内气。阴跷是八脉之一,就奇经八脉来讲,阴跷脉通,则奇经八脉皆通。阴跷的部位在会阴穴,是采气的关键穴窍。阴跷一脉,上通泥丸宫,下透涌泉,真气的聚散皆从此关窍。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浑浑噩噩,如痴如醉。如果仅是为了得气,守阴跷是简便的方法。
(二)舌柱上颚与观照玄膺
先说舌柱上颚。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讲舌“抵”上颚,有的说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接通任督二脉,同时产生津液。从我的实证效益看,舌尖如果轻抵上颚或抵住上齿龈,口生津液的效果并不明显。查有关史料,则是讲:“舌柱上颚”,并强调“渐塞喉咙一窍”,意为舌头与上颚接触的过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颚,并且舌尖要逐渐向软腭的尽头,接近喉咙的部位移动,最后定在此处。
用此法修炼,虽然开始舌头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适应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较明显地出现。如果再配合观照玄膺,生津的效果就更明显。一个办法在前期训练中,有没有津液产生,是一个功法优劣的重要标志。
再说观照玄膺。
玄膺是舌下舌系带中间的穴位,它位于舌下玉液、金津的两个穴位中间。有些针灸书上,把玄膺的穴位标为海泉。玄膺一穴是津液之海、升华之源,能用内视去观照玄膺,则真精自然摄提而上,金液,玉液不仅是练功有效产生的一种现象,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大药,吞腹和灌溉全身后,对祛病健身、滋养身体有很好的效果。那些练功 不得法的同学,常常练得舌头发燥、舌头发直,采取观照玄膺这个方法后,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形正气顺
练功中调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则体松”,“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必散乱”。形正则生势,静则有顶天立地、包容宇宙的气概,动则有排山倒海之势。很多人在练功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通周天过夹脊时就容易出大偏。修炼中,从尾闾到夹脊,往往会有岔道,古人称之为“十字街头”,会出现凶怒的性格,甚至胡言乱语,高唱天下自己本领最大,胡作非为,导致身败名裂,前功尽弃。所以,练功一定要讲究形正,具体来说,在调身的时候,要做到含胸拔背,把每一个骨节都拔开,头悬空凌顶,好像头顶着天,身子在悬空,然后把骨盆和尾椎略向前塌。如果是盘坐,屁股下面要垫一个十厘米厚的小垫,才能保证你身体的正直。如果是坐在椅子上,就要身子往前坐,只坐在椅子边,则可以把身子拔起来。
(四)不法之法??面带微笑
中功的各部功法,在习练时,都要求面带微笑。笑对练功有三大特殊效用。
第一,笑是最好的放松法。人大笑时,下颌处于下移状态。该部位的下移是人体放松的关键。与此相反,咬紧牙关,意味着紧张,过度紧张有碍健康。能使人从紧张状态中放松的方法,莫过于一笑。
第二,笑是进入无念状态的要法。人在笑的时候,大脑处于一片空白。
第三,笑是提肛缩肾的密法。人在笑的时候,有明显的提肛缩肾之感,仿佛全身有一股向上腹部的作用力。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淤血,增强肛门的抵抗力,对痔疮、肛裂、脱肛、便秘、妇科病、泌尿系统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每天坚持微笑运动,锻炼了肾脏周围肌肉,会使整个盆腔变得富有弹性,有利于生殖器的血液供应。保持外肾、内肾的旺盛活动,整个身体也就会更加健壮,寿命自然得以延长。

(五)返观内视与戒贪内光
不少学功者,都知道意守下丹田,却不知道意守二字实际上就是运用两眼神光返观内照。内视就是眼光和意念合在一起,然后,意在哪儿就观哪儿,意在哪个穴位就观哪个穴位。
返观内视是通往高层次修炼的必经之路。盲修瞎练者不知其中的奥秘,他们把体外看到的一些光看作是很神奇的事,贪练不舍,而没有把功夫用到返观内照上来。气功修炼的高层次是出阳神,阳神呢,它由气光胎修炼而成,而气光胎也就是古人讲的“道胎”,它是以气光的形态表现出来。而这种光是一种内光,是一个能量。这种光的产生,必须是由意念和气相交合才能出现这种光。所以说,返观内视不仅是往里面看的问题,而是把你的神觉、意念带到了相应的穴位。李时珍曾讲过“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察之。”不返观就没有内视功能,没有内视功能也就难以了解人体的经络、穴窍情况。“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更重要的是,进入不了高层次,难达彼岸。所以古人说:“彼岸非遥,回光返照既是”。只要在内守的时候,抓住返观内视,就可以很快出现光感,就可以一步登堂问奥。不经过返观内照,也很难出现天眼功能。
两眼神光的作用是由两眼在人身体中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机在目”,“人之神,发于目”。从中医学观点看,五脏精华皆发于目,练功中无论是采取、交媾、烹炼、沐浴、温养、结胎和脱胎,无不靠两眼神光观照自身,这是因为目到意到、意到气至的缘故。
好贪看外光于两眼之前,为学功人的通病,越贪看此光、欣赏洗光,你的元神之气就日益消耗。练功后,两眼不是神光焕发、视物清晰,而是两眼昏花、视物模糊、弊端立现。

(六)久坐必有禅
我们很多同学坐不住。坐个把小时,就练不下去了,这种状态就很难入定,更难开慧。须知:只要能坐的住,能够松下来,到一定时间,就必能入定生慧,气机由微而著,凡息停,真息现。玄关窍开及玄牝等各种真机及境界,都必须久坐才出现。坐不终局,必至练功中途而废。
(七)筑基之道??明辨空窍
人体穴窍是人体特殊功能的潜藏部位,亦是人体各交叉系统的康复中心。无论是求健身效果,还是开发人体潜能,都必须知道通过具体穴窍及相关修炼,才能获得。所以练功不但要明理知法,还要明白人体穴窍。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穴窍选择。穴窍用错了,就达不到修炼的目的。
穴位找准了,还会出现各穴位特有的快意和感觉。传统的内丹功,强调内丹修炼的第一要素是明辨鼎器,要求练功者弄清内炼的关键和窍位,并把这个做为筑基之首。
以下丹田这个穴位为例,它有几十种说法,且出于名家之列的不下几十种,如脐中一寸二、脐中一寸三、脐中三存、脐中前三后七、脐中前七后三、脐下一寸二、脐下二寸石门、脐下二寸四分、脐下四指关元,还有会阴、涌泉、命门、两肾之间等等。到底哪家说得对?
从下丹田窍位的用途上,可以分为健身、医疗的守窍部位以及修炼内丹的守窍部位。健身和医疗的守窍部位只是为了聚气生能、通畅经络、平衡阴阳,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如此,则不必细守丹田具体位置,运用模糊理论,更利于练功人似守非守,避免死守,易学易练。如果从修炼内丹的角度看,就必须明确丹田的具体位置,因为练内丹一定要遵循严格的程度,选择最佳的路线和最易产生结丹、养胎、育婴、出神的生命能源所在地。否则,虽具有能源,但非炼丹所需要的药,练不出结果;或由于位偏路远,练出特异功能,但不便于在消耗最短的路线、部位上启动或推动,就会因消耗大而不易成功。
各有对下丹田的命名,是基本练功的实效和目的,并非定位上的差错。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修功法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从肚脐沿任脉的一个纵长区域,守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结丹,但脐中、关元、有跷这三个穴位气感最强,而这三个部位又以肚脐的综合效率为最好。尉迟静在《丹田部位探测的实践研究》中,做了针刺丹田的实践。针刺神厥(肚脐),可以引出循任、督脉环绕神厥、命门及向胸腹部斜行的放射状传感路线,而针刺气海、关元及阴窍时,则没有类似效应。所以下丹田定位在肚脐内,为最佳窍位。
而肚脐又分为到底是一寸二、前三后七,还是两肾之中等说法,在我的实证实修的体验中,是以脊前脐后,前三后七、两肾中间略下的这个体腔部位得气最为强烈。古人称这个部位为命门,这个命门不是命门穴。它无形、居身体之中,是全身的中点、极点、重心。这个部位,就是我们中功修的下丹田所在处。若找此部位,你可将身体正直,全身放松后,用意念去体会这个一身之中点。可用舌头在口腔内慢慢地滑动,把口腔当作腹腔,用舌头去滑动探测,然后体会那个中点。舌头就像鼠标在屏幕上寻找物品一样,找到那一点,舌头会有感觉,就定在那儿了。
为什么选这个做修炼入手的窍位,它有什么好处?我们将在第八个问题上详细介绍。

(八)意守下丹田的奥秘
下丹田指脐后脊前,前三后七的命门处,亦称?穴,是一个虚在的腔体。
我们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下丹田这个体腔的分层空间,左右是输尿管;左右偏上是肾脏和肾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胆;正下方是小肠;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则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体腔的平衡位置是横结肠,脐上一点是胰脏,左下方是降结肠,右下方是升结肠,十二指肠在此窍穴的右方纵穿而过;再往前的分层空间是动脉和静脉的交叉处,下丹田的后分层空间是太阳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最后面的分层空间正对位是腰椎骨,下部则是骨盆。
由于它所处的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使意守下丹田有助于全身各部位、各层次的相互内部联系,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协同动作,从而大大激发了生命力。人体下腹部是太极神经丛及性腺神经的部位,人体许多植物神经集中在太阳神经丛中,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经的活泼,腹至近腰部毛细血管也将随之活跃,而且很快西后神经末梢中的废物、经肝、肾、大肠排出体外,这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又因此部位在生理上与肾、胰、肝、延髓均有植物神经联系,性腺还与脑垂体发生连锁性的条件反射,活跃性腺功能。下丹田附近有肾腺、性腺等内分泌体,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强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精液充盈,功能增强,增加人体代谢、免疫能力以及应急应变能力。
从中医和道家的角度看,下单对人体活力的关系最为密切。下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经络行始的起点,是“十二经脉之根”,是“呼吸之门”,是“三焦之源”,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男子养精、女子护胎的处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强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脐(胎儿在母体中赖以吸收的根蒂),后通肾(人之精、命之本处)。意守此处,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穴皆开。呼吸往来,增强了元气,调动了经脉,所以下丹田又被称为中宫和?穴。元气积蓄于丹田,逐渐充盈后,就会自然流向全身各个经络,产生通经走气的现象,气畅血和,流注自如。
肚脐又称命蒂,也叫神厥,是人体能量从先天转化后天的枢纽。肚脐内含着人天相应和运化的奥秘。
下丹田是调整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中心部位,意守此处有发动内气、贯通经脉之效,而“通则不痛”。
概括上述,下丹田为元气所聚、积蓄之处,是生命活动的枢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心,意守下丹田可以后天呼吸之气接蓄先天元气,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治百病,可强壮下元,尤为老年人或破体之人添油接命功效突出。意守下丹田可纠正“上盛下虚”的现象,平衡阴阳,由于强化了肝脏的功能,还可增强排毒、解毒的作用。
上次我们提到有疑难病的学员可以用一个通用的方法来锻炼,就是意守肚脐。我说为什么意守肚脐能治百病在这次讲,上述这些就是守肚脐能治百病的原因。自古以来守窍之法虽多,但初学者莫不以为守下丹田为本。

(九)关键环节??先炼能源
选炼能源在内丹修炼中,叫选炼药物,这是气功修炼的关键环节。
道家称其为选真药。这个真药是什么呢?就是精、气、神。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之根本。所以精、气、神叫三宝,具体分为后天三宝和先天三宝。
后天三宝,包括后天之精、后天元气、后天神。后天神是指思维谋略之神,又称识神,既是人的思维意识。
先天三宝包括先天精、先天气、先天神。先天精是指元精。当修炼气功达到入静时,外物阳举,称为活子时,在活子时人体所产生之精为先天之精。练精化气是指这个精而言。先天之精可使人益寿延年。先天之气指元气,是从胎胞之出生,由母亲通过脐带进入体内之气。又称为真阳之气。先天气平时分布于人的周身,察觉不到,更看不到。出现内视后,可在丹田看到一个黄色的气团,这个气团便是先天之气。练功时下丹田温暖,有热乎乎之感,便是先天之气产生的情景。用意念与先天元气相交,才能结丹。先天神,是指元神。静者为元神,动者为识神。
气功修炼,理论上是修炼先天之精、气、神,但入手还是从后天的精、气、神修炼、以后天养先天。至于后天精、气、神怎样来炼,先天的精、气、神怎样运化及采集,都有具体的功法。
(十)丹田呼吸与息息归气
呼吸在传统的内丹修炼上叫做明火候,要求修炼者注意意念和呼吸技巧,也叫调息,即调节火候。调息之意在于得真息。而寻得真息的下手功夫,就是丹田呼吸。
丹田呼吸的方法是,吸气时小腹在向四处扩张,呼气时觉得小腹由四外向内压缩为一点。吸气时扩张的范围最好在周围半米内,整个小腹都在呼吸。丹田呼吸要尽可能做到深呼吸,呼吸时要细、柔、慢、长、匀。好的气功功法里都有深呼吸这一说。用丹田呼吸,不仅可以起到近似于意守下丹田的作用,而且,用深呼吸结合起来后,又可进一步发展为胎息,即气功高层次修炼中所出现的真息现象。
修命功、找健康、就要先从腹部训练开始,这是根基,而意守丹田和丹田呼吸,都是腹部训练的方法。进行丹田呼吸时要息息归脐。

(十一)凝神入炁穴
采气聚能中,最重要的是采炼先天之气,向宇宙摄取能量。这是补藏自身、提高功能功力或者延缓衰老的重要一环。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人要从外界摄先天之气,就必须要先使自己的心灵进入虚无状态。只有修炼者的身心均进入虚无状态后,才能可能启动虚空中的能量运化,从而沟通人体虚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并进而融为一体。
先天一气是无所不在的,不过,人若不进入虚空状态,就无法采摄而进入人体。人一进入虚空状态,先天一气即可不采自入。这个基本原理,就如收音机和电视机凭借真空管则可迅速实现其传播功能一样。打通自身的关穴,进入不识不知的杳冥状态,才能开通人体的毛窍穴道,宇宙虚空中的先天之气就如水向低处流一样自然就进入人体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5
站桩或者打坐吧!
一字混元桩功∶练者面南而立,头正身正,全身放松,抿唇闭齿,舌抵上腭,心宁神安,毫光内敛。初时脚尖并拢,然后双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分别向外成一字。最后以脚跟为轴再转脚尖向外成一字形。此时两脚正向左右成一直线,两脚之间相当于脚掌的距离。然后双腿自然微屈,成蛤蟆式。
桩式站定之后,缓呼缓吸,意守丹田。两手向前轻轻上举至胸前,如抱婴孩。两肩松垂,双掌向内成阴阳掌式,十指相对,缓缓气动,拇指与拇指相距三寸。然后神气内敛,头向上顶,肛欲上提,沉肩松胯,气贯丹田,意入拇指,缓呼缓息,使两拇指意气相通。
接着,用逆呼吸法,即吸气时小腹内收,存气于胸喉之间,呼气时小腹隆起。呼吸均用鼻,呼吸均要缓柔细长,有绵绵不绝之感,吸气时,男者意存左手无名指尖,女子意在右手无名指尖。然后,将气收至喉间,缓缓将气呼出,并纳入丹田。呼气时,男子将意念由喉间顺右臂入右掌中指尖溢出,女子则相反。如此一呼一吸,意念随气由左手无名指入,贮于喉间,再一部分纳入丹田,一部分由右中指而发。
上法成功之后,再将气转入胎息,由气在胎息中先动。久而久之口鼻俱停,而腹中如有物然,如此便练成了练神还虚之功。

或者坐盘
子午盘功是武当静坐之功.
在清静空气流通之空室中,与床上或凳上,双腿盘膝而坐.先以左腿内屈,脚跟抵会阴穴,随之右腿弯屈,右脚置于左脚之上或双脚交叉抱于左腿外.身体坐正,双臂自然前屈,以右手拇指,中指轻扣左手无名指根.两掌虚握,右拇指在左掌内,右中指在左掌外,同时左手拇指与中指轻扣,成子午诀置于丹田.
静坐之后,虚灵顶劲,抿唇闭齿,舌抵上鄂,全身放松.调心入静,心宁如无物,呼吸自然和缓,意存丹田,蓄之一时,再缓缓收缩小腹,将气由鼻送出.如此缓缓循环,如有真气连绵不断.练习既久,丹田中有真气上升,小腹中有热气上升而暖全身.此时缓以意将气相存,使之蓄于丹田,不可有散.久之其气益增, 腹如火炙.持之以习, 火炙之感渐逝,而觉内热如火球滚动,大小如泥丸耳.此时将气上提,意其冲会阴,经尾(巴),入命门,上玉枕(此时须提玉楼以助气通),再向前流鹊桥,过巨阙,注丹田.如此循环为一小周天.每次练习以小小周天为序, 循环而练,持之以哼,其气再走两臂入全身,全身各处均能走到,最后均注入丹田,此时丹田中如有夜海明珠,此真气也.
http://hi.baidu.com/%D4%BB%CE%F0/blog
这里有图,可以参考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D4%BB%CE%F0

第2个回答  2008-04-05
一个月,早了。
功到自然成。打坐练功不能强求,不然会走火入魔的,要正确认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4-06
哈哈,气功的真谛是要学会心静。你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老师指导你。
第4个回答  2019-07-27
我不知不觉,丹田之内,有股暖气,随心所欲,,我睡觉喜欢练呼吸,有住睡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