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纯修是什么地方的人?有谁知道他更多情况?

我有一幅书法对联,比较老,字写的很漂亮,但不了解该先辈情况.

  刘启泰修,乔纯修纂。启泰,字尧初,本省光山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民国 9至11年(1920-1922)任原武县长。纯修,字悉卿,本县贺厂村人。前清拔贡,录为七品吏部小京官,民国改制,归里,曾当选县议会议员,以后又在本省安阳、卫辉、沁阳、开封、洛阳、南阳等地从事教育工作。

  民国 11年(1922),县长刘启泰请绅董熊润修等人筹资编纂县志,乔纯修遂被聘为修志局长兼纂修,协同娄玉坷(字鸣銮,本县人。清宣统时拔贡)、李森(字玉堂,本县人,清光绪时岁贡)、黄东来(字紫云,本县人,清岁贡)共同编辑,因财政拮据,不一年。局裁人散。翌年,乔应聘北京之教,时本县人苗元勋(字硕辅,号憨僧,清宣统拔贡,民国初,毕业于京师法政专门学校,任职于财务总署税务处)亦在京,应乔之约,于公务之暇,二人搜集资料,编辑志稿,经数年,已成十之六七。民国17年(1928)秋,二人相携归里,共居县城以期完稿。适省府又有修志令下,娄玉河等请县长李育三重开志局,乔、苗二人欣然就职,但经费困难,勉强数月志局又裁撤。乔应大连之请,前往就教,但仍坚持与苗二人书信频繁,终于民国23年(1934)功成.由于诸种缘故,一直未付刊。

  全书十卷,共分十五门,百余目,约45万字,目次为:卷一舆地上 舆图,疆域(沿革、城镇、乡里、地方区),气候晷度,山川;卷二舆地下 古迹(八景、名胜、府第、庙、墓、坊),封建;卷三职官(选举、科第),民政一;卷四民政二别途,典礼(坛、文庙);卷五民政三 典礼(武庙、祠、其他典礼),风俗;卷六民政四 宗教(佛、道、回、天主),慈善,仓储,公产,自治,户口,警务,建置(城、池、郭、公署、试院、仓、桥),财政上(丁赋、田赋、丁田赋、漕粮);卷七财政下(税捐、征徭、公款、盐务),实业(农、工、商、林、渔、牧、蚕),水利,物产;卷八教育.(旧学制、新学制),党务,河务(河官、河防),交通(驿传、邮电),军事(主军、客军),艺文;卷九人物上(郡马、功勋、名臣、循良、文苑、隽才、忠节、孝友、义行、隐逸、艺术);卷十人物下(列女)、恩荣(爵秩、溢法、浩赠、恩荫、耆民、五世同堂),金石(金属、石属),灾异(附杂记)。卷前有修志公文,乔纯修、苗元勋、娄玉珂各一序,旧志序十一,目 录,凡例,修志姓氏。

  此志之修,以民国11年(1922)河南省通志局所颁大纲,结合本县实际,损益折衷。书之体裁采引、记、考、按、传、表、附录多种。书之内容,“合新旧一炉而冶,互为修饰。”凡录采之旧志内容者均予以注明,接旧续新,十分明晰。阅其所载,旧志采择适当,新续内容丰富。最有价值者为经济资料。丁田有道光、同治、光绪、民国各时期的记载,尤以民国最详,几乎逐年有记,漕粮国亦类此。并附有《原武民间完赋银价沿革记》、《原武田赋附加记》、《原武民间完漕米价沿革记》,资料翔实,切中时弊。如关于银价,其云:“咸丰年银市价昂,民间尚不浮出,光宣间及民国初年,银每两市价低至,千二三百许,民间仍完钱二千五百,每两浮出一千二三百许,然国家只一两收一两,民间浮出者皆县宰中饱。民国3年、每两民间改完银币二元,以银币每元七钱二分计,民间每两浮出银四钱四分。至16年,二元之外又加二角…·。”旧中国统治者榨取民脂民膏丑恶现象暴露无遗。实业各目反映了本县工、商、林、牧、蚕等的落后萧条,在物产目中,于本县特产碱的兴衰变化记述翔实。此外,社会状况的资料亦很丰富,集中体现在风俗一门。节气时令、冠婚丧祭、士农工商的记述皆结合本地,载述很有特色。除这些传统的目以外,另有风俗杂记,包括医术、拳术、方士、酒、赌、春祈会、私报会、擂马匹、义和团、神坛、扶乩、在理会、金钟罩、老母会、同善社、枪会等社会各个方面的记载,很有价值。军事门于光绪十三年至民国二十年间军队的进驻原因、番号、时间等皆为记载,资料翔实,反映了清末民初战乱不已的状况。灾异记始自周襄王二十七年,迄于民国二十二年,以明代以来最为翔实。杂记中捻军、大圣教等亦记述具体,皆有价值。

  本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是民国志书中的佳作,惟缺贯通古今的大事记,为美中之不足。

  是书稿现藏本县档案局,全稿十分完整且誊写洁美,如能整理出版问世,将是河南方志界一件好事。

参考资料:http://www2.zzu.edu.cn/habook/listoldbook.asp?id=20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