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秦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形成

如题所述

1.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指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个人专制独裁,帝位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中央统帅地方,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2.形成原因:(1)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2)政治上: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3)思想上:法家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4)实践上: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5)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3.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独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央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并互相配合,相互牵制,保证皇权中心。(3)地方制度:郡县制。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4.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⑷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5.影响:(1)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3)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4)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5)极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使秦短命而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30
秦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形成过程是从秦国变法就开始的了。
周天子的分封制使得天下分崩离析,至战国,士大夫最后攫取政权之后,各个国家基本上也就是战国七雄进行了强化君权的努力。其中秦国做的最为彻底。概括来讲,秦国中央集权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政治贵族的经济基础丧失,新崛起的地主阶层拥有了经济的实力,但从一个阶层来讲仍在缓慢的形成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并没有获取政治上的优势。这就在中国历史上相对的短暂期间内形成了一种平民化的社会,也即皇帝直接面对众多的平民,通过皇帝亲手建立的官僚体制,拥有极大的集中优势和权力。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也即耕战成为社会主体的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由于其分散性而迫使政权必须采取集中的方式以有效应对频繁的外部征战和恶劣环境。另一方面,整个中原地区由于频繁的经济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而货币、商品、度量衡等的不一致构成了较大的阻碍,从商品经济来讲,对于统一和集权是欢迎的。
从政治方面来讲,君主控制地方势力,抑制贵族势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了比较成熟的郡县制、官僚体制等。这就为秦的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政治经验和传统。法家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也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从社会来看,数百年的频繁征战已经让人民疲惫不堪,厌战情绪浓厚,从民心来讲,是渴望安定与统一的。从农耕文化心理来讲,农耕文化的基础在于定居、在于稳定,它对于势力林立、内部矛盾重重是极为排斥的。这种生产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心理与文化,并反过来对上层建筑构成反作用。
从君主个人来看,秦始皇最后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方面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他本身是个权欲极重的人,不允许任何人包括他的子孙分享他的权力。这就形成了一种历史和制度的惯性。开启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开端。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1个回答  2012-11-30
我认为这和法家思想在秦朝的盛行是分不开的

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若论法家思想在秦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时的商鞅变法,那时秦国的变法图强就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500年对富国强兵梦想的不懈努力,到了秦始皇当政的年代,秦国已经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战无不胜的军队,因而秦灭六国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必然结果。
如前所述,秦始皇在消灭六国之后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那你就是在除制度上的统一外,如何在思想上也有利于他的统治。 秦晋法家的创始人之一李悝,任魏文侯相,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籴”法,兼顾农人与市民的利益。他还收集当时诸国刑律,编成《法经》6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与李悝同时期的吴起先在魏国进行兵制改革,后又在楚国进行政治改革,“明法审会,损不急之官”,“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打破旧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强迫旧贵族徙边垦荒,奖励“战斗之士”。后来,商鞅在秦实行两次变法,主要内容是: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战,凡勤于耕织而多缴粟帛者可改变原来身份;有军功者可授以爵位;实行郡县制;主张用严刑重罚以杜绝犯罪。但是他排斥道德教化,轻视知识文化的作用。他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第2个回答  2012-11-29
一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9--221年 过程韩、赵、魏、楚、燕、齐 影响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政财 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主要体现的是君臣关系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 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主要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核心集一切权力于皇帝地方三权集于中央中央之权集中于皇帝。 2、皇帝制度 由来嬴政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 PS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 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 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 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特点天下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核心 3、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分左右两相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位在丞相之下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的职能部门 影响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 皇帝手中。 4、郡县制 设立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 ②商鞅变法时实施郡县制 ③秦统一后经过朝廷上的激烈争论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 行郡县制。 PS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 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 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内容①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②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③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④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相同点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
①是秦朝行政体制的创举是中央集权政治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三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积极1、政治:巩固封建国家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2、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思、文:有利于文化交流; 消极1、政治:易于产生腐败 2、经济:封建末期阻碍资萌芽的发展 3、思、文:摧残文化、束缚思想
第3个回答  2012-11-29
1、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2、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秦统一后,统一货币、文字等文化。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施行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