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敷贴法

(1)生大黄6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生姜60克,共研细末,取适量凡士林软膏与之混合调匀,取药膏适量贴敷于神网、大肠俞,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7日。适用于湿热痢。

(2)取神胭、脾俞、足三里,将胡椒10粒、绿豆3粒、去壳巴豆3粒共研细末,与红枣2枚捣融入膏,取药膏1/3份,贴敷于穴位,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2-3次可愈。适用于寒湿痢。

(3)久痢丸:马钱子3个,母丁香24粒,察香0.3克(可用冰片或樟脑代替),将马钱子放锅内炒黄,候冷,与丁香共研细末,过筛,再和香混合研极细末,开水调膏,如豌豆大,敷神网、脾俞、止泻穴六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7-10次即可见效。适用于虚寒痢、休息痢。

2.敷脐法

(1)吴茱英20克,研细末,过筛,醋调成膏,敷神胭和双涌泉穴,每日1次。一般3-5日即可见效。适用于湿热痢、疫毒痢。

(2)牙皂6克,细辛27克,大葱100克,田螺2个,神曲12克,将牙皂、细辛、神曲烘干,研为细末,再和大葱、田螺肉共捣成膏,用药膏适量,纱布包裹,压成饼状,敷神胭穴,胶布固定,药干即换。适用于嚓口痢。

(3)白术、厚朴、陈皮、甘草各32克,木香、槟榔各15克,桃仁、黄连、获等、党参、当归、生姜、发团各15克,以香油2500毫升炸枯去渣,入黄丹熬在收膏,贮于瓷器中备用,用时取适量,平摊纸或纱布上,贴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用于嚓口痢、疫毒痢。

3.熏洗法

(1)乌梅500克,清水煎汤,将药汁倒入盆内,先乘热气熏肛门,温度降至45-50摄氏度时,用药汁坐洗肛门,每日1次,连用3-5日即见效。适用于嚓口痢、休息痢。

(2)黄蔑、防风、积壳各50克,清水煎汤,将药汁倒入盆内,先熏后洗肛门,每日1次,连续3-5日。适用于虚寒痢。

4.灌肠法

(1)白头翁、苦参、银花、黄柏、滑石各60克,水煎,浓缩至200毫升,待给患者清洁灌肠后,再以药液灌肠,灌肠后静卧休息,每日1次,连续3日。适用于湿热及疫毒痢。

(2)淫羊蕾15克,附子10克,乌药15克,刺猬皮10克,降香10克,赤石脂15克,禹余粮15克,姻砂10克,偎肉落15克,五倍子10克,石榴皮10克,水煎,浓缩至200毫升,先给患者清洁灌肠,再以药液灌肠,灌肠后应静卧休息,每日1次,连续3日。适用于虚寒痢、休息痢。

(3)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黄柏10克,赤芍15克,当归25克,甘草10克,水煎灌肠,每日1-2次。适用于湿热痢。

(4)白及、血竭、紫草、儿茶、五倍子、甘草、青黛各适量,水煎,灌肠,每日1次。适用于痢疾,便下脓血,赤多白少者。

(5)五倍子10克,马齿览30克,水煎后加青黛(或锡类散)、三七粉各适量,灌肠。适用于阴虚及虚寒久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