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题目,求解过程!

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
消费C=1400+0.8Yd;税收T=ty=0.25y;
投资I=200-50r;政府购买支出:G=200;货币需求:M/P=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M=900
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

  
  1、在产品市场上,Y=C+I+G=1400+0.8Yd+200-50r+200=1400+0.8(Y-T)+200-50r+200=1800-50r+0.6Y,化简得Y=4500-125r,此为IS曲线
  2、在货币市场上,由M/P=0.4Y-100r得Y=2250/P+250r,此为LM曲线
  3、将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消去r得Y=3000+750/P,此即为总需求函数;
  4、当P=1时,带入总需求函数Y=3000+750/P得Y=3750;再带入LM曲线得r=6。
  回答完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5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

2、总支出、国民收入。

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4、国民收入、利息率。

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S。()

8、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9、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只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

10、边际消费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各题后的三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消费曲线位于45º线的上方表明,储蓄是()。

A、正数

B、0

C、负数

2、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时,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

3、当总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将()。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4、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则增加100万美元的投资,可使国民收入增加()。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5、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具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A、政府支出和政府减税

B、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C、政府减税和政府支出

6、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7、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应当()。

A、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B、增加福利支出

C、增加税收

8、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9、如果通货膨胀没有被预料到,则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

A、股东

B、债权人

C、退求金领取者

10、下面哪一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

B、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

C、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1、C

2、B

3、C

4、B

5、B

6、A

7、C

8、B

9、A 10、C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什么能稳定经济?

2、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3、简要回答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主要内容有:累进税、社会福利支出和农产品维持价格。内在稳定器的注入量使国民收入逆方向变化,漏出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化,所以,对经济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缓解的作用。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境内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则是指在一定时间所生产的以货币来表示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在反映的一个国家的居民从事生产性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时,加上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但减去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工资、利息和利润等收入。而国内生产总值则不考虑从国外得到的或向国外支付的生产性收入,它反映一个国家在国内实际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值。

3、本题的要点:1、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要点2:回答各个要点的具体内容;要点3:回答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条件。

4、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是两个不同的原理,首先,前者说明净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增量对净投资的影响,其次,前者是短期的分析,后者是长期的分析。但是,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根据前者,投资的变化将会引起数倍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根据后者,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引起净投资加速的变化,;其次,从长期和动态的过程来看,乘数发生作用以后,加速数接着会发生作用,成数又接着发生作用,如此继续下去。

5、要点1:从原因来说,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惯性的通货膨胀;要点2:简述各种原因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

1、按照凯恩斯学派的现代货币理论,货币供给是怎样对经济产生影响的?

2、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有何区别?

3、均衡国民收入是怎样变化的?

1、要点1:货币供给对经济影响的第一个环节是它对利息率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二个环节是利息率对投资的影响;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影响的第三个环节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点2:简述、图示各环节的变化方向。

2、短期消费曲线是与纵轴相交的曲线,长期消费曲线是经过原点的曲线;短期消费曲线与45º线相交,长期消费曲线在45º线下方。在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曲线是一条上凸的曲线,在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

3、以已形成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为起点,令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储蓄、政府税收或政府进口发生变化,分析由此带来的总支出曲线、注入曲线或漏出曲线移动,并求出新的均衡的国民收入,比较原均衡国民收入和现均衡国民收入,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化。

六、计算题(15分)

假如某经济社会的的消费函数为C = 100 + 0.8Y 投资为50单位。试计算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

解: Y = (100+50)/(1-0.8)

= 750 (单位)

解: Y = (100+50)/(1-0.8)

= 750 (单位)

C = 100 + 0.8×750 = 700 (单位)

S = Y – C

= 750 – 700

= 50 (单位)
第2个回答  2012-11-30
1.总需求曲线是不同价格水平下与IS-LM所确定的均衡国民收入所组成的曲线。根据条件求出IS-LM曲
Y=C+I+G 即 IS:Y=1400+0.8(Y-0.25Y)+200-50R+200 LM:900/P=0.4Y-100R
联立IS-LM消去r就是总需求函数
2.将p=1带入IS-LM即可解出Y和R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