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中国人口的4%,但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3

主要现在国家推行了继续教育,教育形式不在局限于当年的应届本科,即使是英语、数学水平不好的人也可以很轻松的混一个名牌大学的文凭。目前来说非参加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校门的人可以通过成人高考、自考、网络教育的方式获得本科或以上的学历,也是国家承认的,所以才会出现遍地都是大学生的感觉。

成人高考类似于普通高考,是每年两次进行的考试招生,针对专科与本科都有不同的分数要求。考试若通过分数线则会收到相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学生获得前往学校注册的资格,缴纳学费、办学生卡、安排班主任,定期需要前往学校签到上课,偶尔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不过毕业分数要求比较少。

一般来说上述的都是为了方便一些在职工作的人员的方式之一,另外一种就是远程教育。这种方式主要是节约了大量路上往返时间,学生相对较为自由。虽然需要完成作用,但因为老师有录制视频,学生可以反复看他所说的重点,随后考试的时候再前往考场便可。弊端则在于没有什么学校生涯体验,老师与学生相互也不认识。

自考的含金量不比普通高考差,但是不太适合在职人员,适宜脱产自学。由于难度太高,需要备考者全力准备,因为缺乏老师指点,全靠自学,一下子十余门课程会让考生压力山大。但也不排除有一边自考一边参与成考的人。加上普通高考,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间接导致了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值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如果你自己是大学生,毕业后去找了工作,人家招聘门槛就是本科,所以你见到的只有可能是本科生以上。再加上你的朋友,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基本都是同一个起跑线的,所以你的圈子是基本见不到本科生以下的人。


相反,如果你高中没毕业,去找工作,人家招聘的门槛对学历基本没有要求,本科生又基本不会去和你们竞争岗位。同样的原理,你的周围本科生是很罕见的。

第一,5%这数据是全体中国人,也就是说中年人,老人,和没到18岁的孩子也包括。你平时不会傻到去问一个10岁小孩读大学没,而中国,中老年人因为时代的原因读大学的很少,比例自然就被冲下来了。

第二:大学扩招,年轻一代人读大学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你都在与你的同龄人竞争自然感觉本科不如狗。

第三:现在渠道多了统招,自考,留学,大专,成教,运程等等大把渠道拿证书也都叫大学生。

我国虽然经济水平提高,但是家庭环境不理想的还是大多数人。穷困潦倒的宁愿辍学去打工养家;子女多但父母收入太低导致只能部分子女完成学业;看见有人在外面闯荡变成了大老板而心动辍学闯荡;就算家庭条件不是太差,有自己不愿意继续上学的、没考上又不想复读的也是很多。

念大学只是一个原因,没念大学的原因却有无数个。所以本科生相对于总人口只有4%是很正常的比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1-15

       据不完全统计,本科以上的人口在全国中仅占4%,但现在的年轻人认为到处都是本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义务教育的普及。一般能达到高中的学生都有能力考到本科,所以本科生会比之前多很多。而且大学生在刚毕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所接触的人大部分都是同龄人,外加本科生人数增多,所以会有到处都是本科生的这种看法。

       除此之外,再读的大学生一般都生活在学校或者是学校周边,接触的人也多以大学生为主。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在大学生毕业时会有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就是现在社会上所说的内卷现象。本科生与本科生之间在考研、找工作,几乎都是和自己同学历的人相互竞争。想象一下,你在招工单位网站上看一下应聘人员信息,齐刷刷的几百个应聘人员全都是本科生,中间可能夹杂几个硕士学位,你顿时会感觉到这本科生真是烂大街了。同样的,到了工作岗位,身边的同事也几乎都是本科学历或者更高,所以大学生会认为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

       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也就是对象上的问题,所谓的4%,是从全国人口的角度出发,而大学生所看到的只是18到25岁之间的人的学历。而在这个年龄段之间的学历,有大部分是本科及以上,所以大学生认为遍地都是本科生也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由于社会学历的普遍提高,大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与本科生接触较多,在他们的规划发展中,需要与众多本科学历以上的人竞争,所以他们会感叹,本科生真是到处都是。

第4个回答  2022-01-10

为什么说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中国人口的4%?但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呢,这个问题的话,要看你处在什么城市,也就是说,你处在什么地方,就像很多人觉得遍地都是大学生的地方,那他的周围的城市很繁华,要么就是大学城特别多。

而且就我们中国的人口数量来说,我们已经达到16亿人了,但是全国的本科大学里才普及到4%,也就是说几千万人有本科学历,那这4%的人口一般都是在一线,二线城市路上随便一把抓都能抓到很多个大学生,这样就会让人觉得心里有很多遍地都是大学生的心理。其次就是,周围的话,大学是比较多的那一个大学的话,他就占比就有几万人,一般来说,大学她都是建立在省会城市比较多,还有就是繁华的地区,像北京,上海啊,大学都非常多,所以就会让人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

其次就是现在学历普及度都是非常高的,国家提倡继续教育学院。那本科的话,它也分为很多种本科,像有自考本科成人高考之后的本科,还有就是全日制的本科和非全日制的本科,再加上这一部分人的本科,这样的学历也算是大学生,就是有点区别,所以人家也可以说自己也是属于本科学历的。

而且现在的人们都对小孩子读书教育,这一块规划的都非常重要。那以后我们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后面全体国民他本身的学历水平,就会得到更高的一个层次的提升。到那时候才是会让人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因为在这个社会来说,你只要你想学习,你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提升自己的学历,从而成就自己更好的就业面和事业方向,其实这个问题他都是有多面性的,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他的表面,如果是处于偏远地区,山区地区的话,一个村都很少有大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