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的中共三中全会

如题所述

党史知识:中国共产党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称为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二次会议称为第二次全体会议.诸如此类。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三次会议在共产党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为期4天。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次“关键会议”将提出全面改革方案,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之际,本次会议备受期待。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8月11日召开会议,决定于今年10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和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并对宪法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届党代会之后的中共中央三中全会往往具有特殊意义,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大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结束立三路线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于1930年9月24日至2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瞿秋白主持。全会批判了以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制止了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丰富而危险的计划,基本上结束了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全党的统治。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一年多的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应采取的战略和政策。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提出的战略路线和行动纲领,对实行各项民主改革,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大跃进的起源。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于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在北京中南海召开。全会提出并规定了改善党的领导、改革经济体制、重视发展农业、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改善农业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正确的思想、方针和政策。但是,全会改变了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他对1956年采取的纠正侵略倾向的正确政策进行了错误的批评,这实际上是发动大跃进的开始。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回归中国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于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在京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将、张春桥、江青、姚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其党内外职务。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不能割裂和歪曲毛泽东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这实际上进一步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99年12月18日至1999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整改深化改革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于1988年9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向本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原则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在未来五年或更长时间内,国务院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稳妥地组织实施。全会还原则批准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于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全会认为,《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部署,是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于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农业农村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