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堵减缓运费下跌速度!欧美航线未来五周减班一成!附停航跳港

如题所述

海运市场动态:运价放缓,罢工与拥堵影响显著



近期,全球海运市场上的运价下降趋势遭遇了港口罢工和拥堵的挑战,导致运价下跌的速度有所减缓。根据德鲁里发布的数据,7月18日至8月22日的第29-33周期间,欧美航线的取消航次达到76个,占比约一成,船公司调整运力的举措旨在稳定市场,减少运价下滑的压力。他们解释,这主要是由于港口塞港导致的船期延误,因此采取了减班和并班策略。



面对需求下降,船公司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包括延长航程和减少运力投放。航运报告强调,为了对抗海运现货价格下滑和集装箱需求疲软,承运人正在寻求保护盈利的方式。这一系列举措旨在缓解燃料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通过“其他策略”来维持运费稳定。



据德鲁里的最新数据,未来五周(第29-33周),全球三大航运联盟合计取消了61个航次,其中THE联盟取消23.5个,2M联盟20个,海洋联盟17.5个。这些削减主要集中在跨太平洋东向贸易航线,特别是美国西海岸,占空航总数的71%。



尽管运价指数如德鲁里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和波罗的海运价指数(FBX)持续下滑,但受罢工和拥堵的影响,实际跌幅微乎其微。例如,WCI的上海至鹿特丹运价仅下降1%,FBX亚洲至北欧运价下降0.7%。罢工导致的汉堡港瘫痪加剧了西北欧港口的拥堵,比如汉堡港的船舶等待时间一度长达两周。



WCI数据显示,上海至洛杉矶和纽约的现货运价分别下跌1%和基本持平,反映出美东港口拥堵的严峻性,如纽约-新泽西港的船舶候港时间超过20天。积压的货物问题日益突出,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指出,库存过高和销售压力导致港口外存储空间紧张,这将使运价下降过程变得缓慢。



短期内,船公司将继续通过空航策略调整市场供应,减少即期运费的波动,预示着现货运价不会出现大幅崩溃。然而,未来一年,航运业将面临一个不寻常的市场状况,即现货运价低于合同运价,船公司需要寻找长期解决方案以恢复市场平衡。



中国大陆至北美、欧洲和地中海停航与跳港概况



以下是容易船期统计的中国大陆到北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在未来五周(2022/7/17-2022/8/27)的停航和跳港情况:




    华东地区
    上海
    宁波
    华南地区
    珠三角
    深圳-盐田
    深圳-蛇口
    深圳-大铲湾
    广州-南沙
    香港
    厦门
    福清
    华北地区
    青岛
    天津新港
    大连
    连云港


市场动态的转变将持续影响这些航线的运营,船公司和货主需密切关注并适时调整策略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