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十纵的历史

如题所述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 ,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 ,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赣 、浙、闽广大地区。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 160 余万人。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3.7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 。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1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后勤给养严重不足。为了援助大别山的解放军,中央军委派刚组建不久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携带物资南下。 1947年9月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以下简称第10纵队)在安阳以东的陈家寨召开了成立大会。纵队机关由冀南军区机关抽调人员组成,下辖第28旅、第29旅、第30旅。第10纵队集中了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第5旅及冀南3个分区的独立团和基干团,另接纳了高树勋起义改造部队官兵6000余人,成为一个拥有19800名官兵的大纵队。
第十纵队司令员王宏坤。王宏坤本来是第六纵队的司令员,王近山接任第六纵队司令员后,王宏坤回到晋冀鲁豫军区参与主持日常工作,第十纵队组建,王宏坤担任司令员。
10月20日,第10纵队抵达濮阳,接收了一批南下干部工作团和1200人的原刘邓部队伤兵,再加上地方调拨的随行民工,形成一个庞大行军队列。
王宏坤率领第十纵队南下,运送大批骡马、金条和弹药等物资,千里押送,一直送到大别山。
此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开始了对大别山的清剿,刘邓决定内外线配合粉碎国军围剿计划。按照部署,刚刚进入大别山的第10纵队去平汉路西的桐柏山,以桐柏山为依托,建立了桐柏军区,10纵部队发展为了新建二级军区和军分区的基干部队。
中原野战军组建时只有七个纵队,没有第10纵,第10纵队的番号没有保留。
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下辖9个军,从第10到第18军,并包括一个特种兵纵队。
1949年2月中旬,桐柏军区及所属部队根据命令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不在第二野战军序列。高树勋和孔庆德先后任军长,部队编为第172、第173、第174师。第58军成立后,即执行剿灭残匪、清除地方反动武装等任务,并配合江汉军区部队发起花(园)西战役。3月上旬,河南军区成立,桐柏军区撤销。5月,第172师调归湖北军区建制,改称独立第4师,第58军军部率第173、第174师拨归河南军区建制,在豫西地区剿匪。9月,军部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第58军番号撤销。
附带说一下,10纵当年默默无闻,今天却非常出名。58军172师后来改编为湖北军区独立4师,再后来以这个师为班底之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七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创作了一部小说《桐柏英雄》(前涉执笔),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小说连播,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桐柏英雄》连环画。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小花》,由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人主演,获得巨大成功。影片中的主人公赵永生、赵小花的名字,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其中有一首插曲“绒花”,后来又被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作为主题曲再一次搬上荧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楼主可以看看百度百科里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384.htm

1947年7月2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决定以太岳、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主力与原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原第5师),依次组成第8纵队(辖新组成的第22、第24旅和第23旅),由王新亭任司令员;第9纵队(辖第25、第26、第27旅),由秦基伟任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第10纵队(辖第28、第29、第30旅),由王宏坤兼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第11纵队(辖第31、第32、第33旅),由王秉璋任司令员、张霖之任政治委员;第12纵队(辖第34、第35旅),由赵基梅任司令员、文建武任政治委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8
中原10纵队涟水失利,纵队司令阵亡于国军74军张灵甫之手。后改编为地方部队桐柏军区,军史从来不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