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的资料有哪些

如题所述

蔺相如这个人,对其能力,历史上是有争议的。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登上历史舞台的人物颇多,有记载,能通过多种史书印证的人物也不少,但蔺相如却是一个例外。“在《史记》之前,蔺相如之事迹未见于史籍记载,即使专记战国之人事的《战国策》亦为疏忽,《史记》之后,史家与史书对于蔺相如亦不再有其他记载,即言《史记》是惟一可资后人查阅蔺相如事迹之资料。司马迁虽工于典籍,但对于史料中渺茫无信息的蔺相如事迹却无典籍可寻,只能根据传闻为其立传。”《史记》中,蔺相如的事迹主要有如下几件:
①大家所熟知的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②赵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年),蔺相如带兵伐齐,打到平邑后收兵;
③赵孝成王七年(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蔺相如病笃,赵王欲以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后赵国战败。
后代对蔺相如的记载大都是对这几件事情的描摩渲染,少有新的内容,而《史记》的这几件事情,正如上文所述,其增饰渲染大于信实,所以,蔺相如的能力到底有几何,实在不好说。在负荆请罪章节中,蔺相如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句话就是值得考量的。从上文所引史实可以看出,完璧归赵前20年里,秦国基本上未兵出赵国,完璧归赵之后到渑池结盟的4年里,秦国年年打赵国,战绩颇丰。然后是渑池会盟之后的情况:
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攻楚国,占郢都;秦昭王三十一年(前276年),秦攻魏,占两城;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年),秦攻魏,围大梁;秦昭王三十三年(前274年),秦攻魏,占四城,斩首四万人;秦昭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魏、赵联军攻韩,秦救韩,败赵,沉赵军2万人于黄河;秦昭王三十七年(前270年),秦攻赵,围攻阏与(山西晋中和顺),赵将赵奢救援,败秦军。
秦国在渑池结盟之后5年里,确实都不曾对赵国用兵,直到秦昭王三十四年(前273年)两军才再次交战,但原因是魏赵联军攻韩,秦救韩,并不是秦直接攻打赵国。从表面来看,秦国没打赵国,似乎确实是“徒以吾两人在也”,但仔细分析,可能未必。秦国打不打赵国,更多原因应该是秦国的战略布署问题,我以为原因不外乎三方面:第一,赵国国力一向强大,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推行“胡服骑射”之后越发强盛,秦国当然也就不愿轻易挑事儿,所以一直不曾对赵国用兵。这才有了完璧归赵中的试探(前283年),一试,发现赵国也没有想象中的厉害,于是有了之后连续4年的进攻。第二,赵国在这一阶段并不是秦国的主要进攻对象,所以用渑池会盟来结束为时4年的战争,来巩固已经取得的战略成果,让天下人无话可说,也好腾出手来干自己该干的事情。第三,从战略地位来看,秦国要想称霸中原,主要的路径是函谷关,而从函谷关东进首先要面对的是韩国和魏国甚至是楚国,相对而言,赵国的领土在北方,战略位置没那么重要。所以秦国多年来热衷于和韩、魏、楚交战,这也解释了秦昭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魏、赵联军攻韩,秦为什么要救韩,韩国是秦国东进的通道,怎能被他国占领,并且韩国已是秦国囊中物,口中食,又忌容他人染指。
由此观之,蔺相如“徒以吾两人在也”这一句话多少是具有文学色彩的,蔺相如机智、勇敢、伶牙俐齿,作为上卿,在外交上他是合格的,但是在内政上呢?张涛之《蔺相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曰:“公平而论,蔺相如在赵国没有太大作为……蔺相如在外交场合表现得勇敢机智,这是他的长处。但是,他在观察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方面显然缺乏动力。”在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之后的若干年里,赵国的实力与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充其量,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外交部长。因而廉颇说他“徒以口舌为劳”,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那个时期,赵国确实不仅仅只有蔺相如、廉颇,文臣中的平原君赵胜(担任赵国的相)、武臣中的马服君赵奢之辈,都是赵国的脊梁,历史上的名人。
按照史料,蔺相如也没有做过赵国的丞相,《史记》记载他担任的是上卿,那个时候赵国的相的称呼是“相邦”。1981年6月,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八道沟镇葫芦套村村北山坡石堆中出土蔺相如铜戈一件,上有“相邦”字相,但这仅是孤证,并且铜戈本身也语焉不详,不能确凿。所以,传统戏曲中的《将相和》只能说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有意拔高蔺相如的地位,渲染他的能力,美化他的形象而已。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如此美化蔺相如的形象呢?其实,这不外乎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借这个人来寄托自己的人格理想罢了。蔺相如不计个人荣辱,以大局为重,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容人的雅量。“蔺相如是‘忠、信、智、勇、和’的化身。他的人生实践,既符合统治者所要求的‘仁臣’标准,也符合士大夫的理想人格追求,还符合一般庶民阶层所要求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因此,蔺相如的人格精神历来为人们所称慕、学习、褒扬,逐渐形成了‘蔺相如现象’。”司马迁是刑余之人,已经不能完成一般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于是把诉求形之于笔端,表达出自己的人格信仰,这是可以理解的。宋代陈亮评论蔺相如:“言有重于泰山,相如是也。相如真丈夫,真男子,真大圣人,真大阿罗汉,真菩萨,真佛祖,真令人千载如见也。”这是蔺相如的历史形象,也难说不是司马迁的理想追求。
所以,历史上的蔺相如和诸葛亮应该是有共性的,他们有功,对历史有过贡献,但并不像文献刻化的那么出彩,那么神乎奇神。蔺相如因《史记》和戏曲而传唱,诸葛亮因《三国演义》和评书而流传,而还原一个真实的蔺相如其实是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