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幅图是谁画的 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我只能告诉你关于这篇课文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3、碳单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和高温下的活泼性,说明稳定和活泼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通过对碳单质新的形态的发现及其简单介绍,学生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认识科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碳与氧气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碳的还原性。
  第一课时
师: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很多的。我们今
天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请同学们把书翻开。
  [板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
  生:由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大家讨论。
  生:不可以,一种元素应该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生:可以的。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我们学过氧元素就能组成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
  师:磷元素可以组成白磷和红磷。
  [教师一边小结一边板书]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师:碳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
  [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发生在玻璃店里的小品。
  [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和顾客,走到讲台前表演。
  "顾客":"老板",我要配一块玻璃。
  "老板":好啊。
  "顾客":我自己有一把很锋利的刀,我想自己来划。
  "老板":你自己想划,行啊,那你试试。
  ("顾客"用刀划玻璃没有成功。)
  "老板":还是我来吧。
  ("老板"用玻璃刀很容易地把玻璃裁下来。)
  "顾客":你的玻璃刀什么做的?这么厉害!
  "老板":我的玻璃刀上镶了一小块金刚石,它的硬度很高,给你看看。
  "顾客":哇,只有圆珠笔头这么大,真厉害。谢谢老板!
  "老板":不客气。
  【点评】
  从生活走向化学--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的真实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给学生以鲜明的感观刺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短的几句对白,亲自"操刀"(划玻璃)的感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了金刚石的"坚硬"性。这样的有意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师:谢谢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鼓掌),由于金刚石非常坚硬,所以可以用来裁割玻璃。我们大家也看一下玻璃刀上镶嵌的金刚石吧。
  [实物投影]玻璃刀上的金刚石
  师:金刚石还有其他的性质吗?课前布置了大家到网上或书籍中查找有关碳单质的一些资料,不知你们查到没有?谁先说说有关金刚石的一些资料?
  生: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是正八面体结构,它的结晶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是岩浆作用的产物。金刚石无色透明或带蓝、黄、褐和黑色,有光泽;硬度为10,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密度为3.52克/厘米3;折光率为2.42,具有强色散性。可以用来制作首饰、高硬度的切割材料、高温导体材料等。
  师:谁还有不同资料要补充的吗?
  生:早在罗马时代,就有人把金刚石雕刻成印章,这是最早的金刚石的"工业用途"。事实上,人们从自然界里开采出来的绝大多数金刚石是用于工业的。长期以来,金刚石大多数的工业用途是利用它特别硬,不易磨损的特性。金刚石可以用于切割玻璃,制作钻头用于地质钻探、开采石油和打井等,还可以切割水泥,甚至大理石等建筑材料。至今,只有用金刚石车刀才能加工超硬的陶瓷,尚无其他代用品。金刚石还是优质的磨料,金刚石砂轮用来磨削硬质合金,比碳化硅耐用一万倍。
  师:金刚石可以做装饰品--钻石,大家在商店里应该看过吧,我这里有颗钻石,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孪生兄弟比高低
  不知何年何月,碳家庭养育了一对孪生兄弟。老大名叫金刚石,生得通体透亮,膀阔腰圆,英俊之气咄咄逼人;老二名叫石墨,长得黑不溜秋,柔软无比,毫无男儿阳刚之气。
  自古孪生七分似,怎乃这对兄弟犹如天壤之别。让人好生狐疑。
  其实,兄弟俩的身份千真万确,容不得怀疑。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兄弟俩的性格之所以不同,只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已。金刚石是结晶碳,每个碳原子周围有4个碳原子,距离都是相等的,原子之间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而石墨内部的碳原子同相邻的碳原子提的距离是不相等的。离得较远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拉力较弱,容易断裂分手,这样,金刚石和石墨就出现了硬和软的不同"个性"。
  在化学王国里,像金刚石和石墨这种由一种元素(即碳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物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其实,金刚石和石墨只是它们许多孪生兄弟中的两个呢,它们的兄弟还有碳黑、木炭、活性炭、焦炭等,碳元素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金刚石身价百倍,价值连城,风流国王用来装饰皇冠,点缀权杖,耀武扬威达四方。它一身钢筋铁骨,铜头铁脑,刀砍不入,枪打不进,钻石如土,削铁如泥。它充当钻探机的钻头,开凿坚硬的岩层锐不可挡,切割大理石、坚硬的金属真是手到擒拿。
  石墨虽貌不如兄,却也能以柔克刚,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耐热、耐火、耐酸本领无与伦比,传热导电独怀绝技。它可制成铅笔、干电池的电极,它也有十八般武艺。
   "血浓于水"。毕竟是同根同宗同种,外形虽有差别,内质并无二样。通过一定的外科"整形手术",这对孪生兄弟居然能互换面孔,金刚石可以变成石墨,石墨也可以变成金刚石,它们再也不会有什么遗憾的了。(指导教师:刘四方)
  
  【点评】祝燕来同学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金刚石和石墨喻为碳氏家族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可谓是"异想天开",恰如其分。小作者以对资料的占有和对二者性质的透彻理解,将这对"孪生兄弟"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述。从作者流畅、诙谐的笔端,我们看到了化学世界里的童话,这种变角度、换视点、转脑筋而富有人情味的叙述,让读者读来倍感亲切。以这种心态来学习化学,其实你已启开化学探究之门,化学能不成为你"想学、乐学"的科目?
  (刘四方老师点评)
  【总评】
  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采取以问题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交流讨论,进而自主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程大力倡导的"自主探究"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同样渗透了"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本课题的设计还有一个精妙之处,就是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代之以命题或自命题的形式撰写有关"碳氏家族"的小论文,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第七中学 刘四方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刘永舜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通过制取二氧化碳探究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一、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1、碳酸钠(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有效成分为HCl)[或稀硫酸(有效成分为H2SO4)]等酸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与稀盐酸 (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 / L,空气密度为1.293 g / 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验满方法为 。
  二、查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从反应条件难易、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反应速度快慢、产生的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进行比较,思考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什么原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原料生成二氧化碳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理由 1 2 3 4 5 ... [教学引入]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讨论交流] 交流教学准备内容。
  [活动探究]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重点比较反应剧烈程度,由此归纳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原料。
  
反 应 原 料实 验 现 象反应
剧烈程度结 论石灰石 + 稀硫酸 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为:碳酸钙粉末 + 稀硫酸 碳酸钠粉末 + 稀硫酸 石灰石 + 盐酸 碳酸钙粉末 + 稀盐酸 碳酸钠粉末 + 稀盐酸   
  【点评】
  此设计能让学生认识实验对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更注重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1)选择实验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合理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组装成装置。
  每组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大烧杯、过滤漏斗、集气瓶、玻璃片、橡皮管、玻璃导管
第二组:广口瓶、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玻璃导管、橡皮管
第三组:U型管、铁架台(带铁夹)、玻璃导管、橡皮管、无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第四组:平底烧瓶、玻璃导管、橡皮管、橡皮塞、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小烧杯、大烧杯
第五组:锥形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橡皮管、双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第六组:广口瓶、管径被折断的长颈漏斗、过滤漏斗、玻璃导管(若干)、橡皮管(若干)、双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小试管、
第七组: 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玻璃导管、橡皮管、双孔橡皮塞、集气 瓶、玻璃片
第八组:锥形瓶、注射器、玻璃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长颈漏斗、玻璃导管、橡皮管、橡皮塞、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用组内组装的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同时验满。
  (3)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验证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4)以小组为单位,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它未给出的仪器,也可以用生活代用品)中选择适当仪器,你们还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在下表中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寻找最理想的装置。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导管(若干)、橡胶管(若干)、无孔橡皮塞、单孔橡皮管(若干)、双孔橡皮塞(若干)、铁架台(带铁夹)、集气瓶、玻璃片、水槽、过滤普通漏斗、长颈漏斗、管径被折断的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烧杯、小试管、大试管、破试管、广口瓶、U型管、平底烧瓶、锥形瓶、带支管的烧瓶、烧杯、铜丝......(见下图所示)
  
  
  
  
  
  
  
  
  
  

设计
几组
装置
图为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点评】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激励创新,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展示交流]
(1)同学展示交流用本组给定仪器设计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成败的原因。
  (2)在交流展示实验装置的同时,与小组设计的另外几组实验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反思自己所设计装置的不足,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3)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在选择仪器组装成装置时,要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
交流展示的装置为:

  【点评】
  采取先设计多种方案之后,再交流展示,从而对方案进行反思、诊断、改进、补充完善的群体探究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
  
  [比较归纳]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如:反应原料的状态、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气体的反应装置、气体密度、气体溶解性、气体是否与水反应、制气体的收集装置及检验气体的方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制 O2 制 CO2 反应装置反应原料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气体密度 气体溶解性 是否与水
反应 检 验   [联想反思]
   1、评价本组设计方案和开展实验情况,从交流中获得哪些启示或教训。
2、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课后作业】用生活代用品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案,并按方案进行家庭小实验。
  
  【总评】
  这是一节学生自主的、全员参与的活动探究课,学生经历"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实验对比探究→用给定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自选仪器设计多种方案→展示交流并反思→复习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明确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交流展示时的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七和方案八等,让成功的同学体验创新发现的乐趣,使思维受阻的同学豁然开朗,并激起思维的共鸣,提高思维的发散性。用破试管、管颈被折断的长颈漏斗等仪器组装成实验装置,使学生既形成废物利用的思想、又懂得可以节约资源。 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在选择仪器组装成实验装置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的讨论,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清晰条理化,逐步形成一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该课题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学生参与面广,老师起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小组提供器材让学生实践反思,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和技能,又锤炼思维,同时张扬个性,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执教:湖北省宜昌市第九中学 孙明槐
点评:湖北省宜昌市第六中学 罗 红

附:"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探究学案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学案
--化学实验探究课
  宜昌市九中 班 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一、课前准备
(一)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
  1、碳酸钠(Na2CO3)、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有效成分为HCl)[或稀硫酸(有效成分为H2SO4)]等酸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与稀盐酸 (HCl) 、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 / L,空气密度为1.293 g / 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验满方法为 。
  (二)查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从反应条件难易、原料是否易得、反应速度快慢、产生的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进行比较,思考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什么原料是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原料。
  
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原料生成二氧化碳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理由 1 2 3 4 5 ...
二、活动与探究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分别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由此归纳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理想原料。
  
反 应 原 料实 验 现 象反应
剧烈程度结 论石灰石 + 稀硫酸 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为:碳酸钙粉末 + 稀硫酸 碳酸钠粉末 + 稀硫酸 石灰石 + 盐酸 碳酸钙粉末 + 稀盐酸 碳酸钠粉末 + 稀盐酸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1)选择实验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并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画出装置简图。
组别填出桌上给定的仪器名称设计的装置简图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后,评价该实验装置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用组内组装的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同时验满。
  (3)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验证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4)以小组为单位,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它未给出的仪器,也可以用生活代用品)中选择适当仪器,你们还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在下表中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寻找最理想的装置。
设计
几组
装置
图为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反思评价 三、展示交流与反思
  (1)每小组派一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本组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实验的情况,分析实验成败原因。
  成功之处: 。
  失败教训: 。
  (2)在交流展示实验装置的同时,与自已小组所设计的几组实验装置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之处,反思自己所设计装置的不足,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填在上表中)。
  (3)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在选择仪器组装成装置时,要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
  思考的问题有: 。
四、讨论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如反应原料的状态、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气体的反应装置、气体密度、气体溶解性、气体是否与水反应、制气体的收集装置及检验气体的方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制 O2 制 CO2
五、谈谈本课活动的收获与启示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了解温室效应。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知道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
2、通过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用途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3、通过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实验准备】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稀醋酸、紫色石蕊溶液、蜡烛、稀盐酸、用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小花、一氧化碳、氧化铜、水。
试管、烧杯、玻璃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质地较软的塑料瓶、铁皮、贮气瓶、导气管、火柴、酒精灯。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与情景】
  【实验6-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
  ③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你的猜想?
实验现象 该气体的性质 你的猜想 你的实验   【点评】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证明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
  【讨论与交流】
  你还可以用什么事实或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讨论交流:①一个两端(均有纸筒)已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筒一端倾斜;
  ②同体积气球充入二氧化碳比充入空气下沉得快;
  ③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④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面上;......
若学生答得不全,教师补充。如:"屠狗洞"的故事。
  【引入与过渡】
二氧化碳除了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外,还有哪些性质?
  【问题与情景】
【实验6-5】:猜想:如果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结论:从该实验说明中你获取了什么结论?
你的猜想 实验现象 获取的结论   【联想与应用】
请你再例举出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问题与情景】
①在【实验6-5】中塑料瓶为什么会变瘪?请说出你的理由?
  ②那位同学对上述理由需要提出质疑的?
  ③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
  补充实验
  1:如右图,用试管取塑料瓶中液体少许,向试管中滴加
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塑料瓶中的液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请你大胆进行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可能是水使紫色石蕊变红。
  ③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生成的产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设计实验:请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
  讨论交流:请小各组展示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选择学生中有代表性的一组(如类似课本P114页【实验6-6】;若学生未想到,教师就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自己的方案,引出课本的方案)
  【活动与探究】
  探究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
  预备实验:稀醋酸和稀盐酸是二种我们熟悉的酸,现分别向二朵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喷稀醋酸和稀盐酸,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现象 获取的结论 【实验6-6】:
实验 Ⅰ Ⅱ Ⅲ Ⅳ 现象 结论 问题:从【实验6-6】中,你可获取哪些结论?
  【点评】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问题与情景】
从上述实验中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 + H2O == H2CO3
碳酸是否稳定呢?
  【活动与探究】
补充实验2:将补充实验1中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获取的结论 小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CO2↑+ H2O
  【问题与讨论】
我们还学习过二氧化碳的什么化学性质,请说出来。
小结: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浓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H2O
------这是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联想与应用】
展示:一瓶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问题:为什么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会出现白膜?(教师引导观察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解答:略
【反思与小结】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
【练习与巩固】
1、课本P120页:4、6、7、8
2、讨论:你还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吗?若能,请画出实验装置图,并说明实验原理。
3、家庭小实验:课本P119页
4、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填入下表。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作者是达,芬奇
第2个回答  2012-11-21
王时敏追问

这幅画叫什么啊

第3个回答  2012-11-21
有点像倪瓒~~~
第4个回答  2012-11-21
看不清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