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学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近代的新式教育也逐步产生,开始创办了一些专门学校,培养人才。最早是1862年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人才。开始时开设英、法、俄文三班,后来又增设天文算学馆和德文、日文班,学制
  三年。以后又相继开办了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湖北自强学堂等等。这些大都是外语、军事等专业学校。当时新式的普通教育大都是一些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最早是上海天主教传教士于1850年在徐家汇开办的徐汇公学。不过天主教开办的主要以小学为多,高校仅有一所上海震旦大学。新教基督教则以中学、大学较多,大学如1865年在山东登州开办的文汇馆,(1917年改名为齐鲁大学),以后又陆续开办了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育英书院(1 911年改为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南京汇文书院(后改名为金陵大学)、广州格致书院(后改为岭南大学)等等,至19世纪末,外国教会学校已达2000所左右,学生总数已达4万多人。
  中国自己创办普通学堂则自1898年开始。在这年的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改良派的提议,诏立京师大学堂,“凡翰林编检、部院司员、各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各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均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第一任教育总长。虽然他任期很短,从1月3日至7月中旬辞职,仅仅六个半月左右,却颁布了一系列符合资产阶级原则的教育方针政策,废除了一系列封建的教育制度,特别是积极筹备了从7月10日到8月10日的第一次全国临时教育会议。正是在这次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通过了民国的教育宗旨和学制系统。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壬戌学制基本是以美国的学制为模式,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而制订的,既继承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革新精神,其中小学教育的“六·三·三”制,也是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状况而制订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中国新教育运动的一大成果。从此便奠定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并一直沿用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止其中小学教育的“六·三·三”制至今都没有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