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人订婚需要什么习俗

如题所述

丽水人订婚习俗:

    订婚前,双方父母见面选日子。男方就会委托媒人一起,事先去女方家一趟,与女方家一起协商挑个订婚的日子,再挑一个结婚的日子。除了挑选好日子,重头戏就是男女双方初步协商结婚时候的聘礼多少,金银首饰几何,婚宴的桌数以及价位等等议题,反正全部是涉及到钱的问题。

    订婚当天,也是送结婚日子的一天,按照丽水话说也叫“送日子”。男方要请上媒人,拿上若干烟酒,肉菜之类的东西到女方家里去吃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媒人就要根据原来初步协商的结果,最终达成共识,红纸黑字的写下来。

    订婚后,男方接下来的日子就要兑现双方协商好的内容,全心全意付诸实施,按照丽水的习俗,一般情况下像房子,装修,家具,聘礼,酒席,黄金等是需要男方负责的,而女方需要承担的也不少,像家用电器,室内用品,新郎的全套行头等,不管男女,都应量力而行,如果那方有钱就多出点也无妨,只有让两位新人结婚以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才是王道。

订婚注意事项:

1.订婚前也是需要准备很多东西的,男方需要给女方买的物品一定要事先准备好,比如:两身衣服,订婚的首饰和一些家用电器等等,看每个地方的婚礼习俗来准备。

2.订婚的礼金也是要事先准备好的,在礼金的多少问题上同样也是看每个地方的婚俗习惯来准备,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毕竟是喜事礼金的数字应该都会是个吉利数。而回礼金也可根据双方的经济条件来回,这个都是不一定的。

3.订婚的时辰和地点都要在订婚前确定好,以免耽误了良辰吉日而影响大家的心情和订婚的顺利完成。虽然订婚前的心情很忐忑也有些紧张,但是对于订婚的很多方面和细节问题,还是得自己亲自去核实清楚和安排到位,这样才不会在订婚当天手忙脚乱、乱糟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2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老一辈人经常说的话。这既是一种社会习俗,也是人生的一个必然。结婚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不管你有钱与否,往往会倾尽所能为自己办一个隆重,体面,有意义的婚礼。每个地方不同,则婚嫁习俗不尽相同。现在就让你了解了解我们家乡丽水的婚嫁又有哪些有意思的习俗,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我们家乡,一对情投意合,谈婚论嫁的男女,一般都要经过订婚,结婚两道程序。在这订婚和结婚过程中,不管你们是相亲介绍的,还是自由恋爱的,总之少不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媒人。媒人是联系男女两家的桥梁,起着传递信息,沟通协调,主持大局的纽带作用。如果男女双方是通过相亲介绍的,那媒人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时候甚至掌握着这对男女能否成眷属的生死大权。你在我下面的婚俗介绍中还可以经常看到媒人的脸孔出现。
先来说说订婚。如果一对男女有了结婚的意象,那就先订婚吧!男方就会委托媒人一起,事先去女方家一趟,与女方家一起协商挑个订婚的日子,再挑一个结婚的日子。除了挑选好日子,重头戏就是男女双方初步协商结婚时候的聘礼多少,金银首饰几何,婚宴的桌数以及价位等等议题,反正全部是涉及到钱的问题。这也是女方狮子大开口的时候了,如果男方给的越多,女方就会越有面子,反之要少了会脸上过不去,因为一个村庄的价码是有先例和可比性的,况且每个人都有攀比心理,否则女方会觉得自己女儿掉分。不过这个也要看男方的经济实力,也不可能漫天要价。往往这个时候媒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他要根据男方的承受能力以及结合女方的具体要求,相互协调这个数量,最终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有时候会因为在聘礼上达不成共同意象而彼此告吹的事情也不鲜见。
如果双方都同意了那天作为订婚的日子,也初步协商好这个结婚费用的价码,那接下来开始正式步入订婚程序。订婚那天,也是送结婚日子的一天,按照我们丽水话说也叫“送日子”。男方要请上媒人,拿上若干烟酒,肉菜之类的东西到女方家里去吃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媒人就要根据原来初步协商的结果,最终达成共识,红纸黑字的写下来。这其中的内容是非常详尽,除了聘金,黄金,菜金,这三金之外,还比如给女方香烟要几条,具体到什么牌子;糖果几斤,硬糖多少,软糖几何;喜酒多少,其中啤酒几箱,白酒几瓶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什么都结算成钱也可以,这样更来得简单痛快。男方接下来的日子就要兑现双方协商好的内容,全心全意付诸实施,要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周全,女方可是要发脾气,闹婚的哦。
按照我们丽水的习俗,一般情况下像房子,装修,家具,聘礼,酒席,黄金等是需要男方负责的,而女方需要承担的也不少,像家用电器,室内用品,新郎的全套行头等,如果女方有经济实力的话,像小汽车之类的作为陪嫁礼物也是屡见不鲜了。不过现在也不会分的那么清,不管男女,都应量力而行,如果那方有钱就多出点也无妨,只有让两位新人结婚以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才是王道。
如果男方兑现了所有的承诺,到了良辰吉日即可如期进行。在我们乡下,女方的喜酒是放在中午,男方则是放在晚上。为了这场宴席,那务必要搞得兴师动众热闹非凡,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一般头三天就开始张罗着,总理(任务是收聘礼,记账,出纳等)厨师,走堂,烧火,煮饭,洗碗在各个岗位各就各位,叫过来帮忙的这些人除了厨师以外,其余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隔壁邻居。城市里就简单多了,在酒店订好酒席,男女双方一起共进晚宴,吃好喝足即可走人,哪像乡下酒席还搞个前三天,后三天的。
结婚头一天,在女方家要吃一种夜宵的,而这个夜宵不吃别的,就是吃馄饨,美其名曰:“上轿馄饨。”来吃的人越多,说明这家人亲戚朋友多,人缘好,场面热闹。结婚的当天,女方家还要分馒头,这个馒头是用乌豇做的甜馅料,全村人都要分。以户为单位分过来,两只馒头,外加一包糖果(十颗),意思是告诉村里人我家今天嫁女儿了,拿馒头和糖果与大家一起分享甜蜜。以馒头做的大,糖果质量好为荣,要是不分你全家人乃至本族人会被人瞧不起,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嫁女儿不分的情况。这是老一辈流下来的传统,嫁女儿的时候都要遵循。
结婚这一天,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开赴女方家。媒人是领队,新郎官是副领队,还有二位接姑(接新娘的,要求是没有结婚的,长相俊美的,且父母双全的那种女孩子)还有过来搬嫁妆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总人数是有规定的,务必是双数,而迎亲的车子要求却是单数,你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这讲究。车子一路走,就放一路的爆竹。快到女方家,爆竹放的更紧密了。到了女方家门口,往往大门横放着一把长凳子,不让男方的队伍进门,必须双方两家进行爆竹大PK。这时候男女双方的爆竹手一溜排开,你来我往,放的那是天崩地裂,昏天黑地,不亦乐乎,只放到女方家的爆竹声越来越疏,男方家的爆竹手点上三千或者是五千的连炮,拿开凳子,冲进大门,拿着爆竹一直放到客厅转一圈回来,这爆竹戏才算告一段落。
此时新郎官会拿出香烟,给所有在场的人散烟,一人分两支,所谓好事成双。不管男女老少,抽与不抽,那都得接哦,这可是喜烟,不接可就是不给面子的了。厨房更是今天的重头戏,一定要巴结好厨房里面的人,不然新郎官是会被作弄的。所以分香烟不是一根计算的,而是以包计算,一人起码得一包,拿出来就是好几条,这是规矩,不给的话会男方就显小气了。散烟的同时,女方会给迎亲队伍端上早已准备好的点心,一般都是两个白煮鸡蛋,只能吃一个,有吃有留,这也是规矩,不可破坏,不然会被人耻笑他去的。
接下来的时间,迎亲的队伍可以该干嘛,干嘛,就等着女方家开宴,宴席结束就可以搬嫁妆打到回府。而女方家则是最忙乎的时候,一边要招待客人,一边要准备酒席。按照规矩,女方会对每个送上贺礼的客人敬上一包香烟,另外还有两个馒头,一包糖果。在接下来的酒席上每个来喝喜酒的人也能得到一包香烟,所以在农村喝喜酒是能拿上好几包香烟的,虽然档次不高,但是喜烟吗,图个吉利。
在三个爆竹响过之后,酒席就开始了。农村不用安排座位,客人会自由组合成十个人一桌,迎亲队伍以新郎官,媒人为主而组成一桌或几桌。最有讲究的就是新娘子这一桌了,除了男方安排过来的两个“接姑”,再加上女方的“送姑”(肩负着把新娘子送到男方去的历史使命),这些人全部是清一色的女性,并且个个都是父母双全,未曾婚配的妙龄女子,这是最低要求的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等到香菇汤这道菜出现,就开始由新人出来敬酒了。从女方的长辈开始敬起,一桌一桌,一位一位敬过来。往往由女方的父母一边做介绍,新郎和新娘一边给倒酒,客人喝什么酒就倒什么酒,还要两位新人一起给倒满,表示尊敬,不管喝与不喝,都得倒满。一桌人介绍完毕,这酒也就倒好了,接下来就是大家举杯祝福新人,一干而尽。往往有些好玩的客人,会出来助助兴,搞点什么花样和节目,作弄一下这对新人,敲点喜烟或者喜糖,活跃活跃气氛,让大家开心开心。
等到把这酒桌上的客人都敬了过来,也就拉开了新娘子开哭的序幕。这“哭嫁”习俗由来已久,新娘子哭的越凶,说明越舍不得离开娘家,对父母亲戚的感情越深,当然新娘子不会白哭,那是有红包的哦!每个过来和新娘子道别的至亲,都会递上一个不菲的红包,给新娘子以作“私房钱”或者支持一下刚刚建立家庭的经济。拿到红包的新娘表面在哭,内心却是乐开了花,几颗廉价的眼泪换来的是沉甸甸的红包,何乐不为!这时候已分不清是舍不得离开亲戚哭呢,还是收到红包激动的哭了,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新娘子哭够了,腰包也塞满了,嫁妆也装好了,男方就会督促起程了。这时候往往是最煽情的时候,女方全家就会哭哭啼啼,恋恋不舍的送女儿上车,场面好感人,好震撼哦!也难怪,女方家辛辛苦苦把女儿养这么大,眼看着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岂有不心疼,不痛哭的道理。连旁人都会看的唏嘘不已,为之动容!不过女儿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哭过以后就好,毕竟这是个高兴的日子。
起程的迎亲队伍又壮大了不少,除了满满当当的嫁妆,还加了主角新娘,再就是送新娘过去的两位小舅子和两位“送姑”。这小舅子最好是能说会道,精明干练,酒量极高的那种,因为我们农村有戏弄小舅子的传统,如果不能从容应付,完美脱身,不然就要乖乖的多掏银两的咯!家乡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不走回头路。迎亲队伍来时走的路,和回去的时候走的就不能是同一条路了,这也是我们家乡很奇特的一个规矩之一。
宴席往往是结婚程序中的重头戏,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新郎和新娘除了要敬酒之外,最有看头的就是厨房向小舅子要红包了。酒席一开始,新郎官这桌是给予特殊照顾的,除了供应给正常的菜以为,厨房还会端上洗脸水,毛巾,香烟,喜酒等等之类的东西,再说上几句彩话,当然不会白忙活,每次端上来都是要给红包的,如果红包小了,还会一直不停的想办法让小舅子多拿,直到厨房满意为止。人们最喜欢看热闹了,看着厨房和小舅子之间是如何斗智斗勇,完美收场,酒席要的就是这种热闹,喜庆的气氛。
酒席结束,就是闹洞房的开始。人们会想尽办法作弄新人,直到心满意足为止。农村流行脱新娘和新郎以及“送姑”的鞋子袜子,包包之类的东西,谁抢到手,谁就显的非常有成就感。主人家这时必须拿喜烟,喜糖拿来交换,还得讨价还价,搞的不亦乐乎!玩疯玩够了,也该让新人安歇了的。今天的新郎官和新娘地位是非常尊贵的,点心会有人亲自送过来,吃的是红枣莲子羹,寓意早生贵子。还有洗脸水,洗脚水,都会有人给你送到,哈哈,不过都不是免费的,乖乖的要掏红包,早上亦是如此。
貌似一场婚礼已经结束,其实还有些后续 工作需要新人一起去完成,首先得感谢媒人。感谢媒人是要礼物的 ,这礼物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猪蹄,送猪蹄的意思就是说媒人为促成一对新人,跑来跑去辛苦了,拿上一只猪蹄补补,并作感谢 ,猪蹄是越大越有诚意。除了猪蹄,还有香烟,喜糖等等一并奉上。新人对媒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新郎和新娘在结婚后的第三天,要回女方家一趟,这一趟也是必不可少的,岳父母会盛情款待新姑爷,并祝福新人。晚上是不允许住在女方家的,无论都晚还是要回自己的洞房安歇,这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过了今晚,一对新人开始了正常的甜蜜的夫妻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