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发展情况如何

如题所述

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最大的国家。主要影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产品质量提升,制造业企业迫切需要“机器换人”,国家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包括: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中国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伴随着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国产机器人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等因素都驱动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那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格局是怎样的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应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产业规划,机器人产业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发展目标和路径清晰,发展前景广阔。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自成立以来发表了大量关于机器人产业的研究成果,正逐渐成为引领和推动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市场工业机器人将达7500台,同比增长36.6%,整体而言,机器人市场需求只增不降。在多种因素的引诱下,工业关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再次提速,步入历史上的第二个繁荣发展期,或将比第一次浪潮还将巨烈。总结下来,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

1.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食品加工、非金属加工、日用消费品和木材家具加工等行业应用快速增长。

2.随着人机协作趋势的发展,那么小型的机器人几乎成为各家企业发展的核心产品,如小六轴关节机器人、SCARA机器人成为企业的新卖点和市场增长点。

3.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整合三种模式:实业模式、投资模式,“企业+基金”模式。三个不同的模式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因缘际会下、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方向,共同走向产融结合,贯通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互动和循环,一步步实现企业成长,推动着产业整合。

4.同质化与价格战。国产机器人市场刚起来就硝烟弥补,以6kg一下六轴坐标机器人为例,2015年部分企业降价达30%之多。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品牌厂家,博立斯随时关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格局,跟随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步伐,投入更多的资源以研发、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工业机器人设备,博立斯主要的产品包含了:数控车床机械手、上下料机械手、多关节机器人、桁架机械手、冲床冲压机械手、五金冲压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数控、冲床周边自动化设备。博立斯多年来已为众多企业解决自动化生产的问题,是一家经验十足的智能化设备企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3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科大智能(300222)、沃迪智能(830843)、工业富联(601138)、远大智能(002689)、上海沪工(603131)、埃夫特(688165)、ST伯朗特(430394)、ST华昌(300278)、机器人(300024)、科远智慧(002380)、华自科技(300490)、埃斯顿(002747)、ST安控(300370)、泰禾智能(603656)等。

本文核心数据:工业机器人产量、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全球工业机器人出货量TOP15国家和地区

供给端: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幅增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中国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应对复杂严峻局面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工业机器人行业表现逆势上扬。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30万套,同比增长44.9%。

需求端:

——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增速近20%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根据IFR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达到422.5亿元,同比增长18.9%。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

《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将达到1051亿元左右。

——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居世界首位

据IFR《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168400台,强劲增长20%,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

2020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占据半壁江山

从机械结构看,据MIR统计,2020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中的销量在各机型中依然位居首位,全年销售总销量的63%;SCARA机器人全年销售占比为30%;另外,协作机器人与Delta机器人销售占比分别为4%与3%。

综合来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断提高,产量和销售额逐年增长。未来,随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加速,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