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周朝君主的周昭王,为何要御驾亲征讨伐楚国?

如题所述

公元前九百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位可能是当时东亚大陆上最有权势,文明世界中最有权威的人,在此时却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无法确定发生了什么事,如果采信传世文献的说法,这位身份显赫的大人物是中了敌人的计谋,令自己陷入危机,最后溺死于汉水。

他是周文王的后裔,克商之武王的曾孙——昭王

在渐渐沉入水中,挣扎的力量缓缓流失,意识逐渐模糊的这段时间,周昭王在想什么呢?

他也许在想,为何自己与大臣精密筹划下,偕同诸侯之师与敌方对阵,接连获胜,最终仍然遭受惨败,更令自己溺死于异域。到底是什么样的动机与敌人,驱使他、或迫使他必须亲自讨伐?又或是其实昭王并非溺死,而是中了埋伏战死沙场,又或是因南国疾疫,水土不服而死?

事实上,昭王南征不复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谜团,本文将以此短小的篇幅,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向读者介绍昭王南征这一史事的前因后果,并解释其何以为一大谜团。

传世文献中的昭王南征

关于昭王之死,我们仅能依据传世文献凤毛麟角的记载,尽可能拼凑出各种线索。传世文献中,关于西周历史的记载本来就很少,往往见于《国语》、《左传》、《吕氏春秋》等典籍及其引述,如要进一步认识西周历史,则须得凭借新出的铜器铭文、简牍文献,乃至于非文字性质的墓葬。

昭王南征而不复一事亦为西周史中的难解之谜。

传世文献里记载昭王南征史事者,主要见于《吕氏春秋.音初》、《左传》、《史记.周本纪》、《古本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在细节方面虽有差异,但大体记述周王南征失利之事。

在《史记.周本纪》中,武王克商,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制礼作乐后,周王朝便进入了黄金时代,有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之语。

至昭王时,黄金时代似乎步入尾声,《史记.周本纪》言昭王王道微缺,又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古本竹书纪年》云: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笔者按:兕为古代一种似牛的野兽),又云: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又云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帝王世纪》则对昭王南征有较戏剧性的描述,昭王南征之初相当顺利,要渡汉水时却因乘被船人动了手脚的胶船,胶船行至河中,胶遇水溶解,昭王也因而溺死。昭王的遗体为长臂且多力的卫兵辛游靡从河中捞起,送回镐京。以上大概是早期文献所见关于昭王南征不复的相关记载。


此为静方鼎的纹饰特写,此器铭文记载昭王命令大臣中、静二人省南国。所载史事与本文引用之〈中方鼎〉等器同

昭王南征的动机为何?讨伐的敌人是谁?

严格而论,依据传世文献记载,昭王南征的起因、败因、敌人是谁,其实仍然无从得知。

不过,由于近年出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令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昭王南征,以下将从几件出土的青铜器为例说明。

根据铭文,昭王最初派遣中前往繁,为同年伐虎方做准备。南宫伐虎方取胜后,昭王才命令中安排南巡。中方鼎铭文内容则记载大约同时的史事。中方鼎现已不存,仅有拓本流传,据《博古图录》为宋代重和戊戌年(1118)于安陆(今湖北)孝感县出土,此器属于周昭王时期,铭文大意为昭王在命令南宫讨伐反叛的荆方这年,昭王也命令中(人名)先省南国贯行,艺王位,中奉昭王之命视察南方的道路,建设昭王行宫,命人禀告昭王,并将这件事铸在青铜器上。

昭王对于中下达巡视南国的命令还见于中甗、中觯。这揭示昭王南征时,同时对繁、曾、鄂有所布署,稍后更以曾、鄂两国为根据地讨伐楚荆(或称荆方)。

值得注意的是,繁为西周时期金道锡行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而古代中国南方盛产铜矿,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已证实为周代重要铜矿产地,此外长江沿线尚有江西瑞昌市铜岭遗址、安徽铜陵铜官山及南陵等地产铜。因此,有理由判断昭王南征很可能就是为控制铜矿。


中方鼎拓本

也有另一种意见认为,昭王南征不为铜矿,而为征服土地。

自周初武王克商、周公东征以降,周人两次分封诸侯,将大部分的姬姓、姜姓之亲族、功臣分封至今天的河南、山东地区,以加强对于殷墟故地、东夷的控制,虽有论功行赏的意味,主要仍藉此屏藩王室,封建秩序的稳定性是建立在周王室持续获得土地的前提上。

从成王至昭王这段时间,周姬姓、姜姓之贵族必然繁衍甚众,周王室一方面以宗法维持封建秩序,另一方面臣属有功时,则以田土作为赏赐。不过,王室所掌握的田土终究有限,如果无法持续获得新土地,周王仅能赏赐自己掌握的土田,如此一来,王室的力量就会逐渐削弱。

因此,藉由军事征服获取田土,有助于巩固封建政治秩序。这两种说法实际上并不互斥,昭王南征也很可能同时为了铜矿与田土而进行征伐。

昭王南征应自成周出发,以曾、鄂(今湖北孝感地区)为基地,再进伐荆方。铜器铭文里面提及的中,应是在南征期间先于昭王抵达曾、鄂,筹备南征事宜。南征作战的过程中发生重大转折,周人先胜后败。第一次南征应当取得一定成果,否则〈中甗〉铭文不会记载中因巡省南国有功而受周王赏赐。第二次周人则遭受沉重打击,以致昭王南征不返。

传世文献对于昭王南征的动机、行军路线、楚荆是谁等,只字未提,以致于许多环节难以厘清。

首先,周人南征具体的进军路线,究竟是从成周出发后,选择哪一条路线进入南阳盆地。其次,周人所讨伐的楚荆,究竟所指为何,有可能为春秋时代的楚国吗?

目前学界倾向认为,西周时期周人的影响力不出汉水,昭王南征,派遣大臣巡省南国,应是先至南阳盆地最南端,转而东行随枣走廊。由于前引传世文献提及昭王曾渡过汉水,在汉水一带全军覆没,那么周人是于何处越过汉水?

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沮水,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南阳盆地、随枣走廊西缘,在经大洪山最南端时,转为西向东流,最后于今武汉、汉口附近注入长江。周人讨伐的楚荆是位于随枣走廊的西侧还是南侧?若在西侧,则昭王势必向西翻越大洪山,渡过汉水。若在南侧,则昭王便是自随枣走廊南下,渡过汉水。


昭王南征的区域地理状况

假使是第一种情况,楚荆就可能与春秋时期的楚人有关。

理由在于,春秋早期楚武王、文王父子仍视汉东之随(曾国)为劲敌,楚在春秋早期击败随国前,势力尚无法抵达汉水以东,换言之,春秋早期之楚就在汉水以西,楚人的起源地虽有争议,众说纷纭,目前丹淅说、枝江说的可能性较高为主流,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楚人皆在汉水以西。[3]

那么文献中的昭王南征所讨伐的「楚荆」,即便不是楚人,也与楚关系密切。在此情况下,周人显然是以曾、鄂为据点,击败随州东南、溳水以东的敌人后,又折回随州,再向西渡过汉水,讨伐楚荆。显然,昭王之死,楚人的祖先或远亲涉有重嫌。假使是第二种情况,昭王巡省南国,击败随州东南、溳水以东的敌人后,继续向南越过汉水,则楚荆的位置可能就在汉水下游地区。[4]

考虑到前述楚人及其起源之地望,及春秋时期的国际局势,「楚荆」就不会是楚人。

「昭王南征不复」的余波

随着西周晚期王室动荡,周厉王为国人所逐,宣王中兴不果,周人在南面及北面的军事活动整体来说均不算成功,内部又政争不断。犬戎更在西周末年攻陷镐京,王室东迁。春秋初年周王便已无力主持封建秩序,霸主代之而兴,如郑庄公、齐桓公。当时诸夏如郑、齐、鲁等国皆注意到楚逐渐强大,控制了江汉地区,开始威胁中原,作为霸主的齐桓公企图动用诸侯之师,挫败楚之锐气。

由于齐、楚双方都没有十足把握战胜对方,齐桓公带领会盟的诸侯联军,与楚成王对峙,由于双方均不愿真的开战火并,便上了谈判桌。谈判当中昭王南征不复再次被提及。楚成王派使者向齐桓公说明立场,认为齐、楚风马牛不相及,何以齐桓公来意不善,作为桓公代理人的管仲则以王祭不共昭王南征而不复诘难楚使。楚使作为楚王的代表,认为若是对周室贡赋不周全,补上便是,但「昭王」这笔帐可不能算在楚人头上,事情的真相可得管仲自个儿去问汉水之神。

换言之,《竹书纪年》所云昭王伐楚荆,春秋时代的楚人可是完全不认帐的。

最终,无论昭王是否因楚人而死,诸夏的霸主齐桓公仍然接受楚使的说辞,诸侯联军与楚师各让一步,皆班师回国。几百年前东亚大陆上最有权势的人,也不过就是外交辞令中的谈资,汉水之滨,那水依旧不舍昼夜的流着,就如同昭王溺死的那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7
因为楚国拒绝进贡包茅,惹怒了周昭王,他决定亲征楚国。
第2个回答  2021-03-08
我认为是因为周昭王第一次伐楚的时候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这让周昭王一时心动,认为楚国已经让自己打怕了,这次御驾亲征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财富。
第3个回答  2021-03-08
一个大臣对昭王说:“大王,我们祭祀时滤酒用的包茅,本来年年都是由楚国进贡的,可是如今楚国不但自己不派人来进贡,还不让南方其他诸侯进贡。

这真是目无天子,岂能纵容?要是就这么饶了楚国,往后天下人眼中还有咱们周王朝吗?”昭王一听大怒,骂道:“楚国这群蛮子,好大的胆子!马上传令下去,本王要御驾亲征,讨伐楚国!”昭王本来就喜欢骑马狩猎,这次更是要借讨伐楚国之机,好好地狩猎一番。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