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落远征万里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谁呢 具体史实是怎么样的呢?

如题所述

你好。
率领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落远征万里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是渥巴锡。
17世纪30年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尔扈特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一带,渥巴锡出生于俄国。沙皇俄国趁渥巴锡未成年,强行将土尔扈特部汗之下的权力机构王公会议(扎尔固)隶属于沙俄政府外交部控制,派特使直接管辖。同时,又任命他的堂侄策伯克多尔泽为扎尔固首脑,以其钳制汗。强迫土尔扈特人致奉东正教,强行征召土尔扈特人入伍。乾隆三十二年,渥巴锡曾酝酿返归中国,因内奸泄密未能成行。次年渥巴锡亲率2万士兵赴高加索,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以麻痹沙俄当局。三十五年秋,他自土耳其战场回来,与伯克多尔济计议返回中国。不久,秘密召集六首领会议,通过东迁计划及宣誓。三十六年正月,渥巴锡率伏尔加河南岸土尔扈特部3.3万余户,16.9万人,赶畜群,携辎重,自伏尔加河下流起程归国。居住于北岸的1.4万户土尔扈特部因来不及会合,未能成行,后为俄国卡尔梅克人。沿途经过多次战争,加之长途跋涉,疾病饥饿,人员伤亡很大,于翌年六月,约七八万人回到伊犁。渥巴锡向清政府敬献明永乐八年(1410)汉篆敕封玉印及玉器,自鸣钟时刻表、拉古尔木碗等物,以示归属诚意。清政府予以妥善安置了游牧地及发放救济的衣服、牲畜、帐篷、口粮、茶叶等。同年九月,渥巴锡于热河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县)朝觐乾隆帝,并于避暑山庄万树园被赐宴。乾隆帝于普陀宗乘庙内树立了由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他被封为卓哩克图汗,领乌讷恩索诛克图盟旧土尔扈特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4
是渥巴锡。
18世纪中叶,清政府镇压了沙俄支持的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叛乱,为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创造了条件。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月,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之孙)毅然率领部众169000人,离开居住长达170多年的伏尔加河地区,赶着数以万计的牛羊,冲破沙俄的围追堵截,历经艰难险阻,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行程万余里,终于在1771年6月胜利地回到了祖国,到达伊犁城。在回国途中,他们在哈萨克草原上遭到突然袭击,90000蒙古族战士奋起低抗,壮烈牺牲。饥饿和疾病又使许多人丧失了生命,生存下来的只有70000人。到达伊犁后,渥巴锡向清政府献上了土尔扈特部祖先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受到敕封的汉篆玉印一颗,以表示土尔扈特部人民忠贞不渝、热爱祖国的赤忱。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人民从踏上祖国疆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清政府乾隆皇帝在热河木兰围场的伊绵峪接见了渥巴锡和其他人员,封渥巴锡为克里克图汗(蒙语英勇、刚毅之意)。1771年,清政府又在承德避暑山庄狮子沟中,仿照西藏布达拉宫样式,修建了一座普陀宗乘庙,庙内有乾隆皇帝特地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碑高5米,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刻写,记述了土尔扈特部众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动人故事。
第2个回答  2012-12-04
早在明朝末年,在中国天山北部的塔尔巴哈台(仅新疆塔城)及其以北地区,活跃着一支游牧部落,他们是明末漠西厄鲁特蒙古部落的一支 ——土尔扈特部。由于受到准葛尔部的欺凌,他们于17世纪20年代向西迁徙,来到额济勒河(仅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建立起新的游牧生活。然而,沙俄势力向南扩张,土尔扈特部开始受到沙俄的残酷奴役压迫。但他们一直进行英勇的反抗,始终没有屈服。清朝建立之后,他们多次纳贡,向康熙皇帝表达对祖国的向往,康熙帝也派官员进行抚慰。直到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1年),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土尔扈特人举行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然后开始踏上返回祖国的艰难历程。沙俄政府派出军队进行围追堵截,经过多次激烈战斗,在8个月长途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在伊犁河畔与清朝派来迎接的军队相遇。此时,出发时的17万人仅剩下7万人,他们的回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回归后的土尔扈特部收到清朝政府的热情欢迎和妥善安排,重新开始了安稳的游牧生活。
第3个回答  2012-12-04
渥巴锡(1743-1775)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乾隆二十六(1761)年继汗位。渥巴锡在1771年1月率领本部17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由于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追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7月到达西部蒙古时只剩66073人,随即在承德避暑山庄受到乾隆帝的隆重接待,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1774年移居裕勒都斯草原,次年去世。

17世纪30年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尔扈特迁徙至伏尔加河流域一带,渥巴锡出生于俄国。沙皇俄国趁渥巴锡未成年,强行将土尔扈特部汗之下的权力机构王公会议(扎尔固)隶属于沙俄政府外交部控制,派特使直接管辖。同时,又任命他的堂侄策伯克多尔泽为扎尔固首脑,以其钳制汗。强迫土尔扈特人致奉东正教,强行征召土尔扈特人入伍。乾隆三十二年,渥巴锡曾酝酿返归中国,因内奸泄密未能成行。次年渥巴锡亲率2万士兵赴高加索,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以麻痹沙俄当局。三十五年秋,他自土耳其战场回来,与伯克多尔济计议返回中国。不久,秘密召集六首领会议,通过东迁计划及宣誓。三十六年正月,渥巴锡率伏尔加河南岸土尔扈特部3.3万余户,16.9万人,赶畜群,携辎重,自伏尔加河下流起程归国。居住于北岸的1.4万户土尔扈特部因来不及会合,未能成行,后为俄国卡尔梅克人。沿途经过多次战争,加之长途跋涉,疾病饥饿,人员伤亡很大,于翌年六月,约七八万人回到伊犁。渥巴锡向清政府敬献明永乐八年(1410)汉篆敕封玉印及玉器,自鸣钟时刻表、拉古尔木碗等物,以示归属诚意。清政府予以妥善安置了游牧地及发放救济的衣服、牲畜、帐篷、口粮、茶叶等。同年九月,渥巴锡于热河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县)朝觐乾隆帝,并于避暑山庄万树园被赐宴。乾隆帝于普陀宗乘庙内树立了由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他被封为卓哩克图汗,领乌讷恩索诛克图盟旧土尔扈特部。
第4个回答  2012-12-04
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 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