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一审被判死刑,从北大精英沦落到弑母凶手,是什么让他走到了这一步?

如题所述

从天堂坠落地狱的滋味,没有人比吴谢宇更清楚。8月26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犯罪一案做出了宣判: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从2019年4月被抓,到2021年8月26日一审,历时2年4个月。这场漫长的审判,随着疫情的起起伏伏而被众多热搜淹没了,这一场审判,将当年那场骇人听闻的案件从众人记忆的深处打捞出来,与此同时,关于吴谢宇的成长历程、犯罪动机、作案细节……毫无疑问,也将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从天才少年到凶手

完美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曾经的吴谢宇应该是个标准的模板。自律、礼貌、和善、乐观、情绪稳定……种种你能想到的一个好少年应具备的美好品质,吴谢宇都有。可就是这么一个别人眼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选择了犯罪这条道路,而且蓄谋已久。

他提前两个月申请退课,网购了近十种刀具,以及塑料布、干燥剂、防霉包、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把作案能用到的工具全部都想到了。

他还在屋子里装了摄像头和报警器,像观察自己的作品一样,随时用手机查看屋内情况。为了不让其他人怀疑,他还模仿母亲的字样写了辞职信,用借款的方式告知周围亲戚“妈妈去美国了”。他身上的完美、严谨,被滴水不漏地用在了犯罪这条路上。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案件曝光后,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逃亡三年的吴谢宇没有给出答案,他拿着借的钱四处流浪,做了所有乖孩子都不可能会做的事情。这个被人说不出缺点的孩子,突然性情大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行为乖张的罪犯。

乖巧也许只是他们获得肯定的面具罢了

在亲友的眼里,吴母性格低调内敛,与人交好,但却“极度自律克己,当上老师后再也没有穿过裙子”。而且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吴母始终把自己视为标杆,一言一行都很谨慎。

也许,对金钱的渴求一直藏在吴谢宇的内心,只是被妈妈强压了下去。就像吴谢宇曾经的那些小孩子毛病,都被强行抹去了一样。他聪明又倔强,所以更善于伪装。为了迎合母亲对一个完美小孩的渴求,他把自己粉饰地无比完美。

结语

双面,一直都是吴谢宇的生活真相,就像有人说他开朗活泼,也有人说他很安静一样。然而,“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把孩子逼成“完美孩子”的后果,只有多年后才会表现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6

我认为让吴谢宇走到这一步的,是父亲的故去对他带来的打击导致他心理上产生了扭曲,而其母亲也日积月累地给吴谢宇灌输着她是一个单身带着孩子的可怜的丧夫女人。长期以往,吴谢宇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而他也并非不爱自己的母亲,所以才会选择杀死母亲,旨在帮助母亲脱离苦海,早一点去见到自己的父亲。

北大学子弑母震惊世人

轰动全国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一案时隔六年终于宣判,吴谢宇一审被判处死刑。人们很难将北大学子,弑母凶手这两个完全反义的词汇联想到一起,但是却真实发生在了吴谢宇的身上。

2015年,吴谢宇筹谋了半年之久,在7月份的时候,他特意选在了7月10号这一天对母亲下手。正是这一天,作为教师的母亲谢天琴送她的学生毕业了。

吴谢宇趁着母亲谢天琴换鞋的时候,用哑铃猛击谢天琴的头部和面部。母亲死亡后,用床单,活性炭,除味剂等工具将母亲包裹起来,藏匿在家中。

随后,吴谢宇向亲戚朋友们谎称母亲要陪自己出国,先后骗取了144余万元,随后开始了1300多天后的逃亡生涯。最终在2019年4月,频繁更换身份,隐瞒身份的吴谢宇终于落网。但是这起案件带给社会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吴谢宇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

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因病去世,这一场家庭的变故让吴谢宇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去世后,母亲谢天琴似乎没有了生活的依靠,但是她还要坚强的活着,为了抚育吴谢宇长大成人。

只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在面对生活的压力的时候,谢天琴还是会经常对吴谢宇抱怨,自己活着没有意思,她活着都是为了吴谢宇。

不仅如此,吴谢宇还偷看到了母亲写得私密小纸条,纸条上尽是对父亲的思念。根据吴谢宇的坦白,他其实很爱自己的母亲,而且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相爱的。他只是觉得,如果不是自己的存在,母亲本应该和父亲一起去另一个世界的,他们的灵魂应该干净的在一起的。

生活中的吴谢宇很听话,而且很聪明。在学习上他从来没有让母亲操心过,但是他也曾经跟母亲说过自己想要自杀的念头,却都被母亲骂了回去。

仔细想想,吴谢宇的心理变化有迹可循,只是作为母亲的谢天琴却没有看到这些变化。在调查取证中,吴谢宇的同学也透露过,吴谢宇之前曾经对他说过很多消极的话,而且能看得出来吴谢宇活得并不开心,并且这些不开心的东西他也并不愿意全部说出来。

重视教育,培养情商

我们不得不承认,吴谢宇是具有高智商的罪犯。在庭审过程中,吴谢宇除了在描述自己杀害了母亲之后的情景有情绪波动外,其余描述都是非常镇定自若。

吴谢宇自己所承认的杀人动机是想让母亲和父亲团聚,但是心理学家却从他过于平静的表现判断吴谢宇的杀人动机并不一定这么简单。

作为一个高智商的罪犯,吴谢宇没有任何的同情心,他的头脑让他可以编造很多的话语应对所有人,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吴谢宇的父亲的死亡是他产生心理变化的起点。

这种严重的心理创伤加上吴谢宇的高智商,以及母亲谢天琴对他心理教育上的忽视,让吴谢宇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从他庭审唯一的一次情绪波动我们能够看得出来,吴谢宇对于杀害母亲这件事情,在情感上也一定是难以接受的。只是长期以往的执念,让吴谢宇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所以,这件事情带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就是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忽视。

结语

我想,谢天琴在最后都不会相信自己竟然命丧自己的儿子手中。而事到如今,吴谢宇也已经是求死的心态了。他带着他完美的杀人计划,却偏偏不让所有人去深挖他杀人的动机。这种高智商的罪犯真的太可怕了。

第2个回答  2021-08-26
是因为他一直都得到了母亲的疼爱,然后他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是他的三观不正,同时他在听到母亲唠叨的时候,没有选择正确的方式,选择了这种偏激的方式。
第3个回答  2021-08-29
他父亲去世后,母亲对他肯定有太多的抱怨,让他的心理产生了变化。什么爱母亲都是假的,肯定是受够了唠叨、抱怨,对母亲有诸多不满,如果真的想一家三口团聚为什么母亲死后他不想死。估计他父亲死后母亲对他要求也很高,老觉得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不容易!把一些无形的东西压倒了他身上,他也心理扭曲有问题了!
第4个回答  2021-08-26
是他骨子里的自卑,和原生家庭的不幸,然后导致了他这样的极端行为,这种人特别可怕,非常的敏感,自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