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 谢清林

如题所述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疑问和困惑,为其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听讲做好准备。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英语特色;鼓励预习;习惯培养;督查评价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言学习诸多环节中的第一环节。在传统的教学中,预习往往只被教师布置为课后作业,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下节课上听懂教学内容而已。由于小学生缺乏预习能力,教师很难找到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和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因而预习环节教学效果较差。

笔者认为,预习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找到适合学生的预习方式,必将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疑,才有思,才有求知欲望。毋庸质疑,预习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教学环节。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教学指导中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一、促使学生课前预习

小学英语教师应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观念。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搭建这座桥梁,为其初中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预习可以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快乐,使学生的自信心倍增,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教师需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认识到预习对英语课文理解的意义。

1.解决学生疑难问题、扫除知识障碍

预习能解决疑难、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教师在新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应针对课文内容布置一些预习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准备有关知识。

课前预习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旧概念的记忆,扫除新课学习的知识障碍,还有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讲效率

预习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课堂听讲效率。学生预习课文后再去听讲,其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会更强。实际上,学生预习的时间有限,加上个人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预习时把教材内容全都学会,总会遗留一些不懂的地方,从而提高学习的目的性。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学生只有带着问题思考,其求知欲望才会提高。预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

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率。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经历了独立思考阶段,对知识有了初步的印象,因而在课堂上听完教师的讲解后,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深刻。教师通过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能够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间的对比、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活动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苦和乐,成功与失败,使其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和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预习可以使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增强学习的独立性,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自学能力。

二、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前预习活动

1.改变预习时间的设置

传统的预习活动被放置在课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际上,学生可能由于课业负担大,没有多余时间去预习或由于懒惰而不愿预习,预习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初期应把预习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摆在课堂教学的首位。

第一、在集体预习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第二、学生的课堂预习活动应有教师的当场指导和监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都可向教师请教。当然,教师的指导并不是指教师直接给予学生充分的提示,而是为学生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三、课堂预习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预习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节约时间。

第五、教师需把预习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学习语言贵在持之以恒,预习活动只有受到师生重视才能坚持下去,才能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实现预习的最终目标。当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了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后,会具有一定的自主预习和自学能力。当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感受到预习的诸多好处时,自然也就能自觉地对英语课文进行课前预习了。

2.选择适宜的预习方法

学生在课前要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标,明确单元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预习的起始阶段应侧重对词汇、语句的认知和对语法现象的感知。词汇学习包括单词读音、单词拼写、单词和词组释义。教师可指导学生总结、归纳一些读音规则、构词规则,通过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和归纳来记忆单词和词组。

语句认知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词类、句子成分等基本的句子构成去把握句子的主干、理清支干,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对于某些语法现象,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透过现象去感知本质,而后通过讲解或师生共同讨论来感知语句的内在,使感知变得深刻、全面、系统,调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和学习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预习任务的布置可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积极思考、大胆设疑,在预习过程中做好预习笔记,通读有关的语言材料,了解语言材料的中心内容,体会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感情,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汇和短语时,先做个记号,然后联系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上下文),猜测词义,做出正确判断。

三、英语学科的预习特色

英语预习大致可以分为阅读预习、语法预习、听力预习、单词预习、作文预习等,不同课时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和模式。

1.单词预习

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师教读和讲解单词之前,通过拼读规则、查词汇表或网上查询等方式理解词义并进行记忆。最好通过语境来猜测单词的词义,对于重要的动词和名词可先查字典,了解其相关的动词搭配、词组搭配、引申意义或者派生词。

2.听力预习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听力开始之前把题干和答案分析透彻。如某对话题问的是Who’s this woman?学生听的时候就会特别注意到woman的回答。

3.语音预习

做辨音题时,教师可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后再进行总结。教师应要求学生既要选出答案,还要归纳总结发音种类与发音规律;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4.阅读预习

教师以侧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主,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关键词句和重要细节。学生要做的就是根据课后问题或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不仅要思考问题的答案,更要思考答案所蕴涵的文化背景和文章中的疑点。

5.语法预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某一语法点之前,自己先通过阅读语法书等材料对这一语法现象有初步的了解,或者对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初步解析。

6.作文预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教师讲解作文之前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检查和修改,把文章通读一遍,回忆自己的写作立意和写作时遇到的词汇或语法困难,以便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分析比较,提高个人写作水平。

7.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合作预习

学生在预习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受原先的知识储备的影响,体现出的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力较强,不仅能独立预习,还能较好地记录和表述知识的获得过程;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能较好地进行独立阅读;有的学生基础则非常薄弱,不能独立进行预习。

(1)一对一合作

为了鼓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能参与并顺利地进行预习,笔者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合作预习,以优带差。教师要处理好一对一合作中的一些细节,使一对一合作预习成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结意识的土壤。同时,教师应注意避免后进生产生惰性心理。

(2)小组合作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在现有的能力范围内,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独立解决;有的问题已经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无法自己独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合作才能解决。

如果学生长期处在面对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预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挫伤。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商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疑难问题。合作预习法适合各层次学生,它不仅有利于学困生和中等生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四、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英语的习惯

督查、激励、评价是促使学生乐于预习的好方法。

1.及时督查学生的英语预习情况

小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惰性,教师必须对其英语课前预习情况及时地进行检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督查激励法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督查激励。检查的方式有:查阅学生的预习笔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笔答、课内提问检查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在检查后都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讲,以推动下一次预习。

起初,笔者主要利用早读课、课间的时间亲自督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或批评,对偷懒者加以教育批评并责令其完成。当学生的预习习惯基本养成后,笔者则安排组长进行课前检查。在上课时,笔者通过提问、学生讨论答疑的方式,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为学生扫除障碍。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检查预习情况,互查互助,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英语预习习惯。

2.对预习结果及时作出评价和鼓励

教师的评价在学生预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重视评价导向,通过一个点头肯定、一点微笑鼓励、一句口头表扬,给前进中的学生以信心和动力。教师尤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预习可以将学生推进到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通过预习学生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发问的喜悦,从而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总结

总之,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必须做到位。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而预习重在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预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自学能力、理解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今后在中学、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