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过渡带变化

我国农牧过渡带是如何变化的?

我国农牧过渡带演变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气候演变
从北魏平城迁都、元朝中叶岭北地区移民、 1 2世纪初科尔沁沙地演变、明初兀良哈三卫南迁等四个历史实例出发 ,讨论了气候变冷变干时 ,农牧过渡带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变化现象。可以肯定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变迁的影响是存在的。同时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社会系统起作用的 ,不同的社会状态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农牧过渡带实况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农牧过渡带附近对峙时 ,气候向寒冷方向的变化常常成为社会动荡的触发因素 ,极端情况下可以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地球获得的大部分热能是太阳能(日照量),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中有太阳活动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而大量的合成化合物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

另外,由于荒漠化,荒废的地面将进一步促进气候干旱化这种恶性循环。因荒漠化而裸露的地面引起日照反射率的增加;气温由于日照吸收量减少而下降;下沉气流增强从而雨水变少。事实上荒漠化的确给围绕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二、人为因素
原过渡带是指修建长城时及其以后一段时间为农牧业的过渡地带;“可能变动带”指再后来(近300年)因为战争、不合理经济活动、农牧业之间频繁更替,使半干旱与半湿润、草原与森林、农与牧的界线在此间变动。
有3点须讲清:
1,在西北风的作用下,荒漠带向东南推进;(前面已提到)
2,产生原因:人类活动之不合理经济活动;
3,严重地区的分布(典型地区):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
到1931年,内蒙古地区的农垦规模基本已与现在类似。在内蒙古地区东南部形成了一条广阔的农牧过渡地带,它将秦汉到明代长期形成的农牧界线。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往往使得本该进行放牧的地区进行农耕,这样就会使得农耕范围扩大,从而使得农牧交错带向西部地区或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移动,这样就导致了人地关系矛盾,新开垦的农田由于地表植被的变化,以及降水较少,从而导致沙漠化的发生。
(1)牧畜(游牧,放牧)
家畜消费的植物量超过植物生长量的界限时,即过度放牧,将超过植被破坏,加快地表面的裸露而成为风蚀或雨蚀的原因。当降雨丰富,植被繁茂时,家畜数量迅速增加,但其后如果发生干旱,植被衰退时,就必然要调整家畜数量。然而,实际上这种适应是相当难的,多数情况会引起荒漠化。而且,近年在各地推行游牧民的定居政策,但在限定地区进行放牧引起家畜的集中化,为了获得燃料采伐周围树木等,很多情况对植被管理带来不好的结果。

由于牧畜需要大面积的草原,在荒漠化面积形成的各种原因中,过度放牧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在确定与植被相平衡家畜头数的同时,正在寻求改善放牧方式。
2)干式农耕(依赖降雨型农业)

用仅依赖自然降雨的农作法,在很多冬雨型降雨量为250~500mm的地区和夏雨型年降雨量400~600mm的地区,大量栽培小麦和高粱等谷物。

为了利用土壤中贫乏的水分,必须至少停种休耕1~2年,然后利用其间畜积在土地中的水分进行耕作。所以,在休耕期间,旱季易引起风蚀,雨季易引起水蚀,特别是因干旱年和粮食不足不得已缩短土地裸露化,引起土壤侵蚀。另外,为了现金收入的经济作物栽培也引起土地的过度使用和耕地过度扩大。同时,耕地内的放牧、烧荒耕种等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3)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其生产量的比例高于其他农作法,而且由于生产稳定,今后会进一步加快开发。但是,引起水资源枯竭和土壤盐碱化(盐类蓄积),则是灌溉农业的最后结局。

由于连续的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使存在于土壤中的无机盐类溶于水,通过毛细管作用向上输送,故地面附近土壤的盐分浓度将会增高。而且,由于水的蒸发,在地面只有盐类残留蓄积,这就是所谓的土壤盐碱化。由此会阻碍植物生长发育,使其枯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7
农牧过渡带,换句话说,也可以叫农牧交错带,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称为农牧交错带,系农业生产边际地带,也是是生态脆弱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两陕地区,青海部分地区,内蒙古东北部,四川大部和西藏的东南部靠近云南地区。总体呈狭长形地带,自北向西南延伸。

农牧过渡带受着自然资源,人类迁徙和气候变化的变化而变化,它的本身存在并非是固定的和不变的。农牧过渡带的变化反映了历史时期比较活跃的地理现象,自然灾害导致的变更和气候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农牧过渡带还会在将来发生调整和变化的。

解答详细,希望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7
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是历史时期比较活跃的一个地理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中原汉族农民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民活动地域的交互变化,反映经济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形态在地域组合上的迁移。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讲,它也隐藏着气候条件在其背后的影响乃至操纵,因为牧业和农业本身是依据气候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本章讨论历史时期农牧过渡带的变迁,但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了解农牧过渡带变迁来探求其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农牧过渡带及其变化的自然条件

从自然条件来看,农牧过渡带指的是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农业和牧业两种生产形式的过渡地带和界限。据现代农业自然条件和分布规律的观察和研究,我国东部季风大区与西北干旱农业气候大区分别属于不同的光热水组合类型。前者光热水的匹配宜于农业,而后者的水分条件显著不足,限制了光热资源的利用,不利于农耕业,而以牧业为主.上述两大区的交际地带即农牧过渡带。许多研究都表明,①在温带半干旱地区,绝大部分地区的光热资源都已经捌足了旱作农业的要求,而能使旱作农业存在和维持的另一个气候基本要求是年降水量400毫米。从宏观上来说,近代以来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等值线的位置大体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东北西部羽旱地区和黄土高原北部。在过渡带以西以北地区,旱作农业依靠天然降水已经无法保证,为草原牧业所取代。
农牧过渡带降水的基本特征除了年降水已经低至旱作农业对捌分的基本要求外,同时存在变率大,连旱年的机率高,明显影响到旱作农业的稳定性。受我国东亚季风年际变异大特点的影响,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的位置迁移幅度很大,降水量多的年份这条线司以西移到内蒙古包头以西,而少雨的年份则可南撤到华北平原的中南部。在年平均降水量300—400毫米的雨量带中,有的年份降水可高达550—600毫米,小地区极端的情况下还可更高,而有的年份翘不到200毫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因此,丰水年份可丰收,干旱年份旱作失收,连牧草也大大减产。可见农牧过渡带的降水条件除了与年降水的总量有关外,还与降水量的稳定程度有关王从近30年的年降水量≥400毫米的出现频率来看,在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以北以及伊盟中部到兰州一线以西和以北地区已经陈到20%,在锡林格勒草原的中部地区、呼伦贝尔草原中部以及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只有5%一20%。这些地区lo年内有8年以上不;能保证旱作农业水分的基本要求,除了具有灌溉条件和特殊水分条件的少部分地区外基本上无法维持旱作农业的连续存在。因此农牧过渡带的降水条件仅用年降水量来表示是不够的。现代农业区划研究的结论表明,从宏观上来说,当年降水量≥400毫米出现频率达50%以上时,表明可以以旱作农业为主;当频率低于20%时,只能存在牧业。因此年降水量…>400毫米出现频率20%一50%相当于农牧过渡带的北界和南界。换句话,从农业收成的机率来说,农牧过渡带的南界大体相当于两年一丰收的保证率,对北界相当于五年一丰收的保证率。
除了年降水量和保证率的影响外,风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大陆高压的前缘,具备经常产生大风的气候条件。风力不光会加大土地水分的蒸发量,更重要的是在土壤含沙量高或土壤下层有丰富沙源的条件下,对农耕后裸露的地表造成侵蚀,形成沙化。沙化的后果是改变了土壤的机械结构和养分结构,成为沙地,农业上再也无法利用.尽管以后的降水能满足旱作农业的要求,也只有在先锋草本植物扎根后重新形成土壤,才能构成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土壤条件,而这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此外,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是影响农业稳定的一个条件。我国北方的降水年内分配属夏雨型,主要的降水是在夏季风到达后才形成的,同时降水的形式常常是暴雨类型,一次降水的量可以达到全年总量的20%或更高。如果降水量在旱作农业的生长季中分配不好,与作物的需水时间相距较远,尽管年降水总量可以满足需要,但仍然可以形成农业上实际的干旱。这种气候上定义的干旱与农业上定义的干旱,在半干旱地区有时是会有差异的。

二、影响农牧过渡带及其变化的人文因素

尽管农牧过渡带的位置和分布是自然条件区域差异的后果,但农牧过渡带毕竟是人类活动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的产物,它首先是因人类活动而存在。如果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当然也不会有农牧过渡带的形成;而如果一个社会仅有牧业发展,同样也不会有农牧过渡带。因此这里讨论影响农牧过渡带变化的人文条件,首先是根据我国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即同时存在农业和牧业的经济生产形式的客观事实而论,在这个基础上再讨论影响农牧过渡带位置、幅度和摆动的人文因素。
在自然农业社会里,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定居的农耕经济和游动的畜牧经济。尽管形成这两类民族社会经济生产方式差异的根本原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一旦一个民族的经济方式确定和形成以后,就有一定的时间稳定性。当在某种自然或人文的因素影响和驱动下,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可能迁移,在新迁入的区域里,游牧民族也把这种生产方式带人其中。如果新迁入的地区有合适于农耕的条件,尽管从长的时间角度来看,受更为先进和具有更大生产力的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会逐渐朝定居农耕经济的方向发展,这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其例。但从短的时间角度来看,游牧民族向原有农耕地区的迁移实际上是改变了农牧生产方式的地理分布,也即农牧过渡带的移动。这种改变可以是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迫使游牧民族寻求新的草原资源而产生的,也可以是由于非自然的原因所致。如元代,蒙古人统一了全国后,仅安西王在陕西的领地里就把大量的农田圈为牧地;又如,清朝在热河地区圈占木兰围场,其中相当部分的土地具备适宜农耕的条件。因此在一定时间里民族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会对农牧过渡带的迁移和位置产生影响。
旱作农业存在的基础是降水量能否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但降水并不是农作物所需水源的唯一来源,灌溉常是补充降水量不足的一个重要的人工措施。人工灌溉能使农作物摆脱对天然降水的依赖,甚至完全依赖灌溉而生长,西北地区的许多绿洲农业实际上就是完全依赖引水灌溉的。从历史上灌溉的形式来看,主要是河渠灌溉,这对灌溉区域有一定的限制,比较著名和成规模的是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地区和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系统,而农牧过渡带附近的其他地区仅限于河谷一线,尤其在地形破碎的山地,这种灌溉的有效面积都很有限。 从定居农业方面来看,从事农业民族的范围总是从小到大,逐步扩大的。这个农业的界线不一定完全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还常常受其有效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分布的影响。在先秦,农耕民族的分布尚未完全融合,国与国和部落与部落的范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隙地”,
既使是一个国家或部落内部的土地利用也远未达到充分利用的程度。这时农业区域的边界更多受人口名少和控制范围的影响,并不一定能达到自然条件昕限制农业的界线。只有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对土地资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土地的开垦才会向自然条件差些的地区发展,最终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或阻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付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农耕开发历史了。从考古发现可以证实东北地区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农耕的存在。但一直到辽朝才有了较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行动,而此时也仅仅局限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还谈不上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东北地区的大面积开发是晚清开始的,到现在不过百余年的时间。而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农业开垦的北界主要在燕山一带徘徊。形成如此状况的原因绝不能归结于降水条件的限制,而是农耕民族的大规模开垦活动范围一直没有延伸到东北地区。因此,尽管也能在这个地区探讨农耕的范围,但这个范围主要体现在人文的因素上。
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少数几个朝代外,大部分时期或多或少地存在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峙状态,彼此间力量的大小和消长也影响到农牧分布的状况。当游牧民族的力量比较强大,会占领一些可以发展农耕的地区;而游牧民族的势力较弱,或中原王朝有足够的强大,则能在适宜农耕的地区守住自己的土地。当然,越过自然条件允许的农耕范围则是很困难的,因为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长期戍守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是当地能否提供足够的粮食。如明朝初期,尽管有“五出三犁”,进击北方游牧部落的功绩,但实际上明朝能真正守住的还是在长城一线。此外不同民族之间的军事对抗有时也促进农耕的发展,造成农牧分界线的变化。如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军事紧张,陕北地区大量惺寨的设立和戍守的需要促进了当时陕北地区的农耕开发;而清前期绥远地区的农耕发展也是受到清军西征葛尔丹军事行动的促进。

三、农牧过渡带的定义

农牧过渡带是个使用较为广泛的名词,但这个名词的内涵和定义在不同的研究和学科中有一定的差别。在《地理学词典》中称农牧交错区或半农半牧区,是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和过渡地带。历史地理研究中常用的农牧过渡带的概念也基本与此相同。这个定义是从农业和牧业经济生产的外观形式来作的,而没有规定实现这些不同生产方式在自然条件上的差异,因此这个定义是基于现存农业和牧业的状况和分布而言。在历史地理研究中探求历史上经济生产分布及其变化时,这样的定义并没有多少的漏洞和不妥之处。由于这样的定义是指存在的客观现状,很明显在理论上它缺乏指导农牧业合理分布和调整农牧过渡带位置的功能和作用。因为农牧分布的现状不一定就是很合理的,如现代有些地区的农田开发曾发展到250毫米降水量的地区,其后果是草原地区的沙化严重,因此在现代的农业区划中,对农牧过渡带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农业区划的重要目的是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寻找农牧业合理分布的最佳状态,它的明确作用是指导农牧业的合理分布,因此它并不以实际存在农牧业分布为条件,而是根据实现农牧业分布合宜的自然条件,制定农牧过渡带的位置,显然它与上述的定义既有联系也有一定的差别。简单而言,前者强调农牧分布的现实,后者强调影响农牧分布的因素。
本章研究的是历史时期农牧过渡带变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从历史时期的农牧过渡带的变迁中提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因素,从而评价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以及气候变迁在农牧过渡带变迁中起的作用。因此,上述两种定义的农牧过渡带都与本章讨论的目的和要求不同。从上述历史地理研究中使用的农牧过渡带含义来说,它强调农牧分布的事实,这是研究历史时期农牧分布的基础。但在我国北方农牧过渡带上影响旱作农业存在的因素不仅仅只有降水条件一个,
从大的范围来看,人为的开渠灌溉能改变旱作农业对降水条件的依赖。事实上我国历史上河套地区、宁夏平原以及河西走廊等地都存在农牧交错的经济状态,是相当大的一块。但这些地区的旱作农业主要依赖渠道灌溉来满足庄稼的需水要求,而与降水量大小的直接关系不大(当然气候上千湿变化也会影响到干旱地区河流上源的水量大小,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农业的分布就更多地依赖其他的人文因素。而从农业区划中的农牧过渡带来说,它强调了降水因素的现实,这正是农牧过渡带之所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从历史时期的角度来说降水因素的地理分布和时间上的变迁也是我们所需要探求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讨论了不同研究中对农牧过渡带定义和内涵的差异,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农牧交错分布的事实和降水量对旱作农业的限制。因此本章讨论的农牧过渡带不包括那些纯粹使用河渠灌溉的农业地区,而仅讨论受天然降水制约的农牧交错分布地区。另外在农牧过渡带的分期和位置的讨论中也尽量排除民族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以便突出影响农牧过渡带的自然条件。尽管农牧过渡带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为了区分主要的迁移特征,需要分段描述和图面的表达,势必会忽略一些较次要的过程。同时,图上的界线也因资料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是同一个时刻的。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关于历史时期农牧过渡带的研究文章较多,许多先生的研究在撰写本章的过程中作了参考,但如全部引证过于繁琐,只能略过,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资料: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农牧过渡带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