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编号和学籍号一样吗?

如题所述

学籍号是以学生的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的。

1、具体来说,学籍号的各位意义为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校验位(1位)。此外,还有以“L”开头的临时学籍号码和以“G”开头的正式学籍号码。

2、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正式学籍号是G字开头后面加身份证号;而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正式学籍号是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前面加上J字头。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字头加上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

拓展知识:

1、编码规则

1)G加上身份证号(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2)J加上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3)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加上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都是19位。

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

2、学籍注册

1)学校按照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所划定的就近入学的学区范围及有关要求招收新生。

2)初中新生入学时,要将原小学的学生档案、户口及住房证上交该校审查,合格后学生凭盖有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和学校章的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小学新生入学时,要将户口和住房证上交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凭辖区教育行政部门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道。

3)新生在规定时间报到后,即取得相应学校学籍。

4)非本学区的学生该校一律不予建立相应学校学籍。

5)新生自报到之日起,两周之内未到该校报到,学校可取消入学资格(特殊情况除外)。

6)学籍内容包括加盖辖区教育局学籍章和相应中学学籍章的录取通知书,小学生毕业登记表,教育局统一制定的素质手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