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关山月>>的"天山"是哪座山?

<<唐诗宋鉴赏词典词>>新疆人民出版社解释”关山”为祁连山.
<<诗文地理>>新世界出版社解释为天山,由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组成.还有若干别的说法~~

“昆仑”和“祁连”的语义都是“天象之大”,所以祁连山还有个名字:“天山”。唐代李白《关山月》诗中有“明月出天山”句,“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而非新疆那座天山。《淮南子•坠形训》中对古昆仑还有一段大气磅礴的描写:“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这段话径写高峻非同寻常的祁连就是登天之梯。祁连主峰名天梯山,是有来由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095002.html?si=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12
《啊,昆仑山!》是李斌奎描写西部边塞“大兵”生活的长篇新作。你也许要遗憾它缺少宏大的场面、错综复杂的多组人物关系,但你却能从作品关于昆仑山雄奇壮丽的风光描写和“昆仑人”感人的奋斗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激发,得到独特的审美享受。山,昆仑山:“千峰竞起。万仞直立,似斧、似剑、似擎天玉柱。山连着山,峰衔着峰,红色的岩、黑色的石,黄色的壁,在头上,在脚下,在身边。望不绝这山的天地哪是头哪是尾,只见那喀喇喀什冰河时而在深谷中漫漫游荡,时而跌入万丈深渊。……”暴风雪,昆仑山乍起的暴风雪:“云层、云块、云翳,深灰色的,灰白色的、灰黑色的,……网结成厚厚的沉重的云幕,从天边漫上来。白昼的光亮,被压抑的死灰的颜色无情地吞噬掉了。……耳边响起了呜呜的吼叫声,开始象是口哨,慢慢地耳膜感到挤压——啊,怒吼了,咆哮了,仿佛奔驰的千军万马, 又仿佛震耳欲聋的海

祁连主峰一带为古昆仑山,古人对此有明确的断定。《括地志》说,“昆仑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颜师古注释《后汉书·明帝纪》文中的“昆仑塞”说:“昆仑,山名,因以为塞。(昆仑山)在今肃州酒泉县西南,山有昆仑之体,故名之。”《晋书·张轨传》载:“永和元年,以世子重华为五官中郎将、凉州刺史。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 ’骏从之。”
考证“昆仑”至“祁连”的名称演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上古时中国之境,《神农纪》说炎帝其地“西至三危”,三危即今酒泉市辖区内的敦煌三危山;黄帝时其土地“西至崆峒”(《黄帝纪》),此崆峒指酒泉市辖区内的崆峒,而非甘肃平凉的那座;《尚书·舜典》说“窜三苗于三危”;《尚书·禹贡》说夏禹土地“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流沙指居延、敦煌一带。那时祁连山主峰一带虽近中国西极,但属域内,“昆仑”一词屡见诸典籍。秦汉之际匈奴侵入河西后, “祁连”词汇才开始出现。就笔者所知,“祁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中,而稍早于《史记》的刘安的《淮南子》中尚无此词。颜师古云“匈奴谓天为祁连”,匈奴语“祁连”和汉语“昆仑”语义相同。“祁连”当是“昆仑”的匈奴语转音或意译。祁连山即古昆仑山,古昆仑山即祁连山,本是同一座山,在此可明。有关昆仑的神话,如太帝在下界的都城,西王母的玉山、瑶池、居室,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穆天子会西王母,白娘子盗仙草,等等,皆指的此山,在此亦可明矣。《左传》曰:后羿自鉏迁于穷石。《淮南子》注云:穷石,山名,在张掖也。张掖距酒泉仅220公里。《山海经》叙述昆仑时曾提到羿,《淮南子·览冥篇》说 “羿求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将嫦娥奔月、敦煌飞天、酒泉东风航天城这三件事物联系起来,充分说明酒泉是中华民族飞天理想的起源地和实践地。

“昆仑”和“祁连”的语义都是“天象之大”,所以祁连山还有个名字:“天山”。唐代李白《关山月》诗中有“明月出天山”句,“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而非新疆那座天山。《淮南子·坠形训》中对古昆仑还有一段大气磅礴的描写:“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这段话径写高峻非同寻常的祁连就是登天之梯。祁连主峰名天梯山,是有来由的。
第2个回答  2008-04-12
天山,祁连山,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匈奴语呼天为“祁连”,故祁连山亦称天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