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那些老师比较有名?

如题所述

分专业来说:声乐类(都是教授或副教授级别的,教出的学生挺不错)有吴一帆、胡建军、刘明建、廖婷、刘燕萍、李艳萍,钢琴系有黄红辉、方行伊,二胡有李艳萍,乐理有张涌,小提琴有李新庭、李响,小号有李琦(江西省首席小号演奏家),古筝有谢晓滨.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学位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6人、省级教学
名师2人、省音乐学科学术带头人3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省批“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学术梯队中有多人担任全国、省级学术团体的兼职如:中
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理论作曲、合唱指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副主席;江西省声乐家学会、
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
(院长:邓伟民)
邓伟民,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导,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艺术学硕士点领衔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外聘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省艺教委副主任,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音协音乐创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首届“江西省教学名师”,首批江西省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
在高等音乐教育一线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作曲与作曲理论的教学、研究,长期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教学成效显著,多次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主持完成多项省教学改革项目。
出版著作和教材4部,个人音乐作品专辑3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作品100余篇,部分作品被收入歌集、CD、VCD以及中学音乐课本。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奖励50余项,音乐作品两次获国内专业音乐最高奖——“中国音乐金钟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成果一等奖等。2011年音乐作品《那一片红》入闱“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许多作品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电台、国家大剧院及省级以上的重大文艺晚会中播出、演出,并代表江西音乐界出席全国文代会、全国音代会。2010年担任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中央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就邓伟民在教学及音乐创作方面的成绩作过多次专题报道。
(院党委书记:李新庭)
李新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小提琴学会理事、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小提琴协会副会长、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音乐教育工作36年,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的美育人才,指导的小提琴学生均获得过全国和省级的奖项,指导的节目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奖项;个人均获的国家级、省级指导教师奖;指挥的交响乐团多次出演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活动,完成两次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交响乐进校园的演出,应邀分别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和韩国郑律成国际音乐节上指挥交响赣剧和管弦乐作品。指挥的作品在韩国出版发行(DVD/CD)。由教育部选派,参加全国师范类教学改革纲要编写工作,本人为外国乐器组组长。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多次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完成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多项。
(副院长:谢晓滨)
谢晓滨,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扬琴协会会员、中国扬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古筝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56年生于四川重庆,高中毕业回江西农村插队知青,77年考入江西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81年毕业留校任教,同年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83年毕业回校任教至今。
主要从事民族器乐(扬琴、古筝)的演奏、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曾参加江西省音乐节、艺术节、音舞节等重大专业音乐比赛,多次获演奏一等奖。演奏的扬琴曲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和其他省市电台、电视台播放。95年应邀赴日本名古屋等六城市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创作与改编的音乐作品数十首,其中多首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专业音乐比赛每次均获演奏一等奖,本人多次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教授的专业学生有多人分别考入中央、中国、上海等音乐学院。出版了《扬琴艺术论要与演奏技法》、《古筝
艺术与名曲》等多部著作和数十首音乐作品。完成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多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了《论扬琴艺术在中国之发展》、《古代筝乐文化属性》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已入选《中国音乐家辞典》、《当代中国民族音乐家名典》、《中国艺术家辞典》等。
(副院长:解丽)
解丽,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教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委会理事、江西省影视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第九、第十届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音乐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主持艺术、声乐演唱方向。具有30多年的舞台实践与教学经历。参与过各类重大的文艺晚会的演出。曾应日本NHK电视台邀请出访日本演出;应朝鲜万寿台艺术团、莫斯科国家模范歌舞团、非洲青年艺术团的邀请进行访华演出。1990年主演的歌剧《红土地的精灵》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歌剧大赛优秀演员奖; 1985年、1990年、1993年分别获得江西省音乐舞蹈艺术节独唱、重唱一、二等奖;2005年撰写的论文《以我为主,和而不同》获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二等奖;2006年《以我为主,和而不同》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论文评选二等奖;2007
年获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学生联合会举办的“奉献青春,紧跟党走”江西省高校大学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主要发表的论文与文章有:《多元整合和而不同—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管见》(人民音乐);《论高等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南昌大学学报);《原生态民歌:在传统与当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南昌大学学报);《多元整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江西社会科学);《鲜花献给周小燕》等(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信息”报)。
(副院长:廖婷)
廖婷,女,江西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西省青联副秘书长,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作为江西青联优秀代表,应邀到韩国和香港演出。承担了本科《形体拉丁舞》《声乐》《声乐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1973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2003年—2005年被选调到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挂职锻炼,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
个人曾获省级各类拉丁舞比赛一、二、三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省级拉丁舞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在科研工作中,在《江西社会科学》上先后发表了《新世纪中国民族电影艺术的人文思考》、《今村昌平电影的女性文化解读》、解构与创新——伍尔夫《达洛卫夫人》叙事模式探析,在《音乐学科教学论》上发表了《高师声乐教学多样性探微》和《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美感训练与培
养》等论文。
参与的课题有:《“孟戏”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研究》、《当下电视栏目记录片生存困境与对策》、《广告音乐编辑与传播研究》、《学校音乐学科教学审美化的实验研究》等等。
曾获江西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三下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院党委副书记:李艳萍)
李艳萍,女, 江西师大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声乐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江西省合唱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声乐表演和教学工作,承担了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声乐》《声乐演唱与教学》《合唱与指挥》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个人曾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声乐比赛一、二、三等奖近20项次,其中国家级声乐比赛金奖2次;所教学生多人多次在各类声乐大赛中获奖;所指挥的合唱团队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在科研工作中,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保护》、《积极参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那里的哎呀勒》等6篇论文和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简论中国民歌的演唱风格》、《歌唱中的声、境、情三位一体》等近20余篇。
音乐论文《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声乐教学改革》、《如何提高高师声乐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分获江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主持研究的成果《多路径培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获2010年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持和参与《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演变与发展研究》、《江西省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等近20项省、校级科研课题。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声乐艺术理论》(中国声乐作品教学曲目精选)、《合唱与指挥》2部,参编《音乐欣赏》《美学与美育教程》《西洋歌剧与美声唱法》等多部音乐理论著作。曾获江西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江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三下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3
音乐学院是我们学校比较牛的一个学院,在全国同类高等院校也是名列前茅的,有名的老师自然不少。
第2个回答  2013-08-23
邓伟民 张涌 黄红辉 邹健林 吴一帆。。。
第3个回答  2014-01-17
分专业来说:声乐类(都是教授或副教授级别的,教出的学生挺不错)有吴一帆、胡建军、刘明建、廖婷、刘燕萍、李艳萍,钢琴系有黄红辉、方行伊,二胡有李艳萍,乐理有张涌,小提琴有李新庭、李响,小号有李琦(江西省首席小号演奏家),古筝有谢晓滨......
第4个回答  2012-12-12
邓伟民 胡建军 黄红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