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教会2000年

如题所述

1.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最早由犹太人建立,被古罗马立为国教。

在古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西罗马帝国时,基督教也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也可称公教或罗马公教)。16世纪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文叱责教皇销售赎罪卷恶行,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提出因信得救的教义,分裂出天主教建立新教,这事件引起连锁反应,许多西欧国家也纷纷脱离了天主教的控制,建立起如安立甘宗、信义宗、归正宗等其他各派,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现在基督教泛指新教)及其他教派的共同教义是敬畏上主是人的光荣、夸耀、喜悦和欢愉的冠冕。

敬畏上主,悦乐心神,赐与喜乐、愉快和长寿。敬畏上主的人,终必得福;在他临终之日,必蒙祝福。

(参考尼西亚信经), 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他们信奉的“上帝”或“天主”本体上是独一的,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格不能乱,体不能分。

2.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产生之初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犹太教宗派,它的成员以真正的犹太教徒自命。从l世纪中叶起,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犹太人被吸引到基督教的社团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义、组织制度和礼仪等。这样,到2世纪中叶,基督教社团已从没有自我意识的初期阶段发展成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具有独立形态的基督教会。 基督教形成的历史,包括从一世纪中叶到五世纪为止这一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现实末世论阶段(一世纪下半叶)、迁就阶段(二世纪)、争取在罗马帝国取得统治地位的阶段(三至五世纪)。 1、现实末世论阶段 在这时期,基督教还没有同犹太教割断联系。因此可以称之为犹太基督教阶段。 原始基督教是犹太教中主张弥赛亚降临说和世界末日论的—个教派。他们盼望世界末日的来临,盼望新的世界秩序的产生;他们坚决不接受现存秩序。 这场运动的社会基础是备受奴役和颠沛流离的人们,其根源则是民族和社会的压迫。《启示录》充满了仇恨和渴望复仇的思想。 2.迁就阶段 世界末日并没有来到。相反,公元二世纪,罗马社会相对稳定。这种形势之下,在基督徒的情绪中,世界末日行将到来的指望逐渐消乏;代之而起的,是在现实世界谋求生存、迁就秩序的生活态度。 但它并没有放弃关于世界末日不可避免的学说,末日论仍然是基督教教义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单“福音书”继续要教徒等待世界末日并叫他们相信为期不远,强调“这世代还没有过去…。”(《马太福音》24:34,《马可福音》8:30,《路加福音》21:32)。这个观点在基督教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留下来,直至现在。 在基督教迁就现实世界的这一时期内,教会作为一种组织制度也产生了。 这一时期也是基督教完全摆脱犹太教而独立的时期。基督教不再要求必须遵守包括割礼在内的教规,还在仪式和习惯方面同犹太教断绝联系,比如安息日改为礼拜日,逾越节变成复活节。 这一时期是基督教确立礼仪的关键时期。洗礼和圣餐礼是基督教仪式的基础。 3、争取在罗马帝国取得统治地位的阶段 4世纪初,当罗马对基督教的镇压显然徒劳之后,帝国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任何以强力消灭基督教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而且要有效地控制帝国,都必须首先维持和基督教会的和平。于是,继311年的《宽容饬令》规定停止迫害基督教之后,313年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又颁布了著名的《米兰饬令》,宣布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的合法地位。从此,罗马统治者开始大力扶植基督教,并逐步使其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 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公布法律禁止在任何场所向异教神诋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一般被看作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

3.西方中世纪教会为什么有那么大权利

有很多原因构成的没有整理过,随便打打,个别人名地名年份可能搞错,sorry:

首先,教会组织结构的因素造成的:

宗教上因为要对抗诺斯底主义等等异端,需要有人一锤定音,所以教皇的宗教地位扶摇直上(古基督教5座主要城市,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已经被 *** 攻陷,君士坦丁堡只顾不及,罗马因为有罗马法带来的强理性思维,在宗教地位中占了主动)

其次,重大历史事件变革造成的:

军事上,西罗马帝国最后几年欧洲蛮族(指的是日耳曼人)屡次入侵意大利,罗马 *** 无力抵抗,反倒是教皇出面调停(日耳曼族中亚流主义流行,虽然有点异端,但是教皇在他们那里还是有说话分量的),Leo利奥一世还一度让即将屠城的蛮族退兵。而最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有加强了教廷的权势——再也没有黑手在他的上面了。7世纪 *** 势力崛起,并且一度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犯西班牙,东罗马帝国最终也沦陷了,但是西欧这边教皇凝聚起大量的欧洲国家,抵挡住了 *** 势力的进犯(忘了那一年,732年好像是……叫做都尔战役)这样教皇的凝聚力就暴涨了。

三则,教皇主动出击获得的权利

教皇的地位本身就很高,更何况他们通过伪造的康斯坦丁御赐教产条约,伊西多而教令集拥有了巨大的权利,并且合法化。而且自从法兰西国王矮子皮平(Pepin)给教皇赐地以后,教皇拥有了大片土地,当然包括期间耕种的农民。也就是说,教皇从一个属灵的统治者,也开始变成属世的统治者了。公元800年(这个比较好记“发灵灵年”)教皇主动给皮平的儿子查理加冕,称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下可更不得了,皇帝当不当可是要教皇说了算的哦。在教会但是流行一个说法,皇帝是属世的管理者,教皇是属灵的管理者,属灵的管理者管理灵界并且“影响”属世界,“影响”这个词很含蓄也很 *** 裸。

四则社会体制造成的民族主义不强

首先中世纪时期民众的民族主义比较弱,封建主义要求每一个人vassals(家臣)只要想自己的lord(领主)负责就好,没有很强大的中产阶级,上层贵族直接占地为王,这样的情况下欧洲政治上比较松散,信仰上大一统的大公教会自然就有比较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了。

中的提一下,教皇中世纪时候手握三大法宝::开除皇帝教籍,查封教会活动,施行异端裁判。教皇贵格利七世及德皇亨利对教士授职权之争,总的来说,最后还是教皇得胜。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1198-1216)时,教皇的权力达至最高峰,宣称教皇是“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是全世界的统治者。

不过最后说一下即便如此后来教皇势力也迅速没落了,不到100年的时间,在中世纪后半期,教廷教皇曾经是被西欧皇帝辖制的,出现过多次数个教皇同时存在互相指责谩骂互相开除教籍的情况。

随便打打,但愿对你有帮助。如果对教会历史感兴趣,你可以去买一本书,叫做《历史的轨迹——2000年教会史》这本书浅显易懂,简明扼要很好的

4.2000多年基督教历史发展中,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哪些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阶段,基督教会曾实行财产共有,外界视其为一种秘密性的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常常向罗马当局控告他们。罗马 *** 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从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 *** 的迫害就开始了。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开始将耶稣复活的一天定为复活节,又定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