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

如题所述

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幼儿园、企业、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志之间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的价值。
3.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乐于助人,能与他人分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求和创造愉快、健康、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言规范、健康、做事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为人师表。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 细则: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2.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细则: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然、规范。细则:体态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头微上仰,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A、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细则:使用普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B、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求言简意赅。细则: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的语言。
C、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细则: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方式。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表扬与批评。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园、社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不利因素。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的个体差异。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态度和能力。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5.有简单的英语会话基础,能与幼儿与家长简短对话。
6.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信息。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1.好的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幼儿的生长发展;能及时准确进行个别教育,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佳教育情境。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提供、布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能利用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的教学实践。
8.有较强的组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8
与过去相比,当前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更多更有用吗?如何做价值取舍?什么是真正的学生发展?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周增看来,这是当前教师普遍面临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要思考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教师的专业化不是让教师拥有超越机器的能力,而是对挑战的冷静判断和情感关怀,能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能对受教育者未来前行之路有洞察与预见。”面向未来,教师还需要研究智能时代中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在周增看来,需要构建教师的终身学习体系,让学习成为工作的内容,让组织成为工作的形态,让共同成长成为工作的目标。“面向未来的教师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自我超越。优秀教师的特征是拥有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能够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周增说。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看来,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不会取代具有硬核实力和卓越能力的优秀人才,但教师的内涵还会变化。他分析称,未来将会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教师角色的分化,在线学习服务师已经成为一个新型职业,学习指导师、问题诊断师、学生分析师可能是一位教师的不同角色。二是教师能力的综合,一专多能的跨学科STEAM教师、双师型教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曹培杰还认为,未来教师,还会有三种角色定位。“未来教师,不是教学的师傅,而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不是教学的师傅,而是学的专家,是重组课程的设计师;不是教学的师傅,而是连接世界的策划师,把全世界的优秀资源提供给学生。”
“当教育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会给社会造成烦恼;反之则能够创造巨大的财富。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跃迁,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晓哲认为,教师要尽可能体验更多新的技术,体验这些新的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在今年上半年,我们经历了一段非常特殊的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体验中,教师在这样的技术空间中不仅仅是扮演新授课老师的角色,意味着更多教学时空的拓展。教师也在更广泛的合作中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杨晓哲认为,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就会思考未来的教育会形成怎样的一种新生态,这是每个面临未来的老师所需要思考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