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春节的来历,民俗,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情况等,从中感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进步

搜集春节的来历,民俗,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情况等,从中感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进步

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

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当天象“斗柄指寅”时,阴阳转化,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年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传统春节习俗:办年货、祭灶、扫尘、压岁钱、年例、拜岁、拜年、派利是、烧炮竹。

几代人的春节

1、爷爷奶奶好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喜欢提一提陈年旧事,感慨那段遥远的时光给他们带来的艰辛。据爷爷奶奶所说,过年简直就是一年中最满足的时候了。因为过年意味着可以吃一顿饱饱的饭,有全家人聚在一起,粗茶淡饭,即是团圆的美味佳肴,即使年货不多也仍然要祭岁。

对于逝去的亲人,全家人都会一起去坟上拜年。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大家用这种古老朴素的方式,希望能驱魔辟邪,祈求子子孙孙吉祥平安。虽然不富裕,但是年味儿却很浓,花灯会,舞狮子,十分热闹。

2、父母亲年轻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街前街后相熟不相熟的都坐在一起,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一边嗑瓜子一边跟身边的人搭话。那时候年前爱串门,熙熙攘攘一大群人,常见的或是许久回来一次的。

面熟的或是哪家带回来的面生的,长辈带着后辈,踏着夜里烟花的余烬,手放口袋里缩着脖子顶着风,却是热热闹闹说着家常,一路从街这头走到街那头,其实他们现在最怀念的,就是当时这种质朴的人情味。

3、到如今的我们,心心念念的是和家人有一次相聚的机会吧。亲人各自奔走他乡,一年来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除夕的团圆饭就显得格外重要。或许会因为不熟悉的亲戚而压抑自己躁动的心,文静/绅士得让自己毛骨悚然,但是年味和亲情,都是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

电视上照常播着春节联欢晚会,抬眼看一两分钟节目,垂眼朋友圈吐槽半个钟头。爸妈和舅舅或伯母他们就坐在旁边沙发,时不时听见说着你和表哥表姐的糗事。听到说这个男朋友怎么样那个又终于在哪买了房。总有那么几个人明智地起身离开可能出去散心,可能一拐弯去了隔壁房间,开门的时候传出麻将乒乒乓乓的声音混着人声,莫名地就很亲切。然后微信突然一个消息提醒,四周惊呼声乍起,家族群里红包分分钟抢了个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4

春节的来历: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

“年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古籍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天皇时代以“岁”来表示“年”。

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

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

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事。干支纪元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民俗: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游锣鼓、烧炮、烧烟花、掼春盛,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灵、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

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对比情况:

60年代:集体年

选购花布,回家裁制新衣。年夜饭在公共食堂 虽说集体吃有集体吃的热闹,但无法顾及所有人的胃口。

70年代:革命年

简单的年夜饭因为倡导革命化,所以那个年代的年夜饭以白菜为主。娱乐节目比较单调 基本都是看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

80年代:改革年

菜式不再单调的年夜饭了,83年取消了凭票采购,家家户户都能选购自己想吃的菜。

90年代:开放年

真正丰盛的年夜饭 大江南北新鲜的菜都能摆上桌了。

00年代:个性年

生活富裕,下馆子,火锅,餐餐大鱼大肉。预示年年有余。支付宝集五福,各种网络红包。

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传统节日也在跟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2-26
我怎么觉得物质与精神都在退步呢?追问

追答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外面的民俗还有多少真正大面积保留下来的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