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评价量规中的指标和描述语

如题所述

(一) 首先我找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比参考后,重新列出该知识教学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三维目标,评价的内容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态度的培养。所以在《小组合作交流---自我评价量规》中,我把量规中的指标由原来的“对讨论的贡献、职责、目标、小组合作、反馈、热衷程度、问题解决”改为“参与态度、角色扮演、小组协助、创新能力、沟通交流、交互质量、问题解决”。修改后的评价指标能更明确的指引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与发展21世纪技能,同时在评价的指标中能让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二)《图形的拼组》的教学,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评价的活动中来,在修改指标的描述语时,我把原来的“你”改为以学生作为第一人称来描述的 “我”,同时描述的语言改为通俗易懂,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与理解水平。如:指标:(参与态度)把原来的(你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活动吗?(ABCD)改为:
(优)我提出了很多想法,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良)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合格)我没有持续参加小组讨论。(需努力)我选择不参与。
(三)具体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可量化的,非常具体的,学生一看就能操作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量化指标,我把原来的评价标准(A、B、C、D分)改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如我设计的“角色扮演”量规,其中“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的标准分别改为:优秀-我主动完成分工,并在我的小组成员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良好-我及时地完成了分工。合格-在鼓励下我完成了分工。需努力-我没有完成我的分工。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就评价了自己的学习水平、找到努力发展的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