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四集《家常

如题所述

“家常”前面四川的部分还是很带劲的,能通过那些菜感受到姑姑对小侄子的关怀,中间走开了一下,回来看到学琴女孩的妈妈在哭诉,然后是大篇幅描写珠海的四川媳妇进产房后各种紧张,我转头问老公:你确信这是在看舌尖?不会是不小心换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了吧?

这一集立意是满好的,但是播放的成品非但没打动我却让我觉得不舒服。

导演们肯定是辛苦的,听说舌尖2的目标是更大的商业化,那么观众们不约而同的吐槽已经很明白了,这与付出无关,没拍好就是没拍好。市场不认可这一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26
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评价,,貌似都不太好,,或者说,这一季的评价就没好过,,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可能第一季成功后,大家的期待值太高,,要不就是我没文化,实在不知道他们挑剔的究竟是为哪般~不过这些纯属言论自由,有评价也是好事。我把在网上找的一篇截过来给你看:

上周五我泡了一壶咖啡打开电视看《舌尖2》,因为第三集比较一般,所以看第四集前我也没报什么期待。但当我看过提琴少女和母亲那一段之后已经有点愤怒了。这个女人究竟他妈是谁,死乞白赖的占用我十几分钟关注她的生活?之后我在影视区的直播贴里这么回复:
不得不说这一集确实让有些生活经历的观众感慨颇深,不管是母亲,老人还是家庭描述的都很棒,看这集导演名字大概是个女性,这大概就是女性独有的拍摄方式吧。
就我个人而言看这片子一个是为了各色的美食,一个是我国的各种地方特色,各种民俗习惯,这些都是第一季里吸引我的地方。
第二季第一集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次加入了许多人文元素,这并不能说不好,甚至第一集其实挺不错的,有一种将中国人和中国人的食物用生活化的方式融合并表达了出来,这很好。
但是,我还是想说但是,今天这集将这种主题追求的颇多弊端表现了出来,说实话就我个人而言,我坐在电视机前不是为了看别人家生活状况的。我也从片中诸多的普通中国人角色中能感受到生活的共鸣,但是我可以在许多其他国内纪录片中找到,而换做平时我对这样的片子可以说毫无兴趣。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努力打拼就是,何必煽情何必矫情?我也不需要晚上下班回来坐在电视机前看一部以教育态度面对我这个观众的纪录片。

直到昨天我才在哔哩哔哩看完了这集的完整版,配合着各种谩骂和反呛的弹幕看了两遍,然后我想了一下,思考出我的结论:提琴女这段之所以如此恶评如潮,主要是导演强迫我和这位素不相识的母亲拉近距离。

比如说,我下晚班在街头等红绿灯,一位中年妇女忽然向我靠近,口中不停的向我念叨着她的安利产品,不断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经历表演催人泪下的口活儿,单方面拉近我的她的距离(物理上和感情上的)。听她絮叨了了十分多钟,我终于一边骂娘一边走开,对她没有留下丝毫好印象。

上述这个例子大家可能有点儿难理解,事实上这就是我对那段“提琴少女与红烧肉母亲”的最直观感受。她用我国媒体人最喜欢用的“哭”来试图表达她的不容易,最终目的是让我关注她和她的宝贝女儿。而导演也不断在用摇啊摇的各种特写镜头试图拉近我和菜肴的物理距离,直到看的观众头昏眼花。从网路上铺天盖地的恶评看来,这种拍摄方式失败的一塌糊涂。

第一,我感受不到这段中舌尖所带来的美妙味觉(别提那个被上海观众唾弃至极的红烧肉了)。没有食物也就算了,那就看看中国吧……结果我看到的是妈带着娃学中提琴的故事。观众纷纷表示这根本不是我们的家常好吧?为《家常》一集的选角,却选了一个和大多数普通观众无关的一家人,尤其是选择了一种“感动中国”的范本级央视范儿,所以导演根本没资格责怪观众们出戏,以至于产生厌恶心理。观众们与剧中角色产生了强烈的远距离感,这就坏大事了,我们无法对一个距离自己很远的角色产生移情心理,这样的选角是完全失败的,更何况导演用这么一种可疑的方式来塑造“提琴少女和红烧肉妈妈”这一对角色。

接下来,反观“提琴少女与红烧肉妈妈”一段过后,四川小伙儿和辽宁大妈那段立刻跳出了前段剧情无比违和的观感,我看的B站弹幕中对这两段的好评是最高的,第一个泪点在四川小伙儿和父亲相顾无言,默默吃饭的镜头处,第二个泪点在辽宁大妈说着“有人就好”处。如果说这两段的观感恢复了第一集中把那样保持距离,不失客观的描述方式,或许大家大多都能认可吧。

只是我很奇怪,这邓洁导演干嘛非得让我和那位母亲套近乎?

再往后,镜头切到广东部分,距离感又开始暧昧不清。糖水爸爸那里没什么波澜,紧接着是本集第二个喷点:生孩子。这段还没看完,我又感觉导演强迫我和“孕妇生产”这段剧情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母亲的伟大真的是毋庸置疑,只是这一段直面鲜血淋漓的生产场面实在是……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也就有女导演会这么拍吧。

只有女导演敢这么拍,为什么?这就是本集中两处最大的喷点,前一个是含辛茹苦为儿女的母亲形象,后一个是为生孩子遭受痛苦的母亲形象。大家想想,“抚养孩子”和“生孩子”恰恰是表现女性社会地位,最直观的一种方式。

对了,还有做西瓜酱的姥姥,一个守护孙辈和守望儿女的老母亲形象;独自撑起家庭的辽宁大妈,坚韧的女性形象。

我是这样认为的:本集如此违和的拍摄方式,是本集导演邓洁本人的真实目的,同时也是本集的最大偏颇之处:家常家常,女性的家常,主妇眼中的中国。舌尖被抛弃了吗?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本集的重点根本不是舌尖,甚至也不是中国,而是女性。

对了,本集中不是有两部分男性段落吗,一段是四川小伙儿和他的父亲,一段是澳门父亲、女儿和恋人。这两段确实表现了父亲的角色,但前者核心其实是更重要的监护人——姑妈(还是姨妈来着),女性,后者同样没离开女性角色,那就是女儿——B站弹幕里打趣的说,这位父亲第一次见小伙就给他食白果(弹幕中解释说是粤语中表达“竹篮打水”的一个意思),表现了父亲对宝贝女儿怎么喜欢上这么一个小子的复杂心情。可能有点牵强,不过我觉得还是以女性为核心。

当然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还是有很多的观众很喜欢本集,在礼拜五的讨论帖里大家也讨论过了,一些上了年纪,有了些经历的观众对本集采取赞赏态度。其实我也认同,本集完全不是一无是处,有很多感动人的地方。这其实也是邓洁导演表现女性主题的成功之处——对于经历人生和在外漂泊的观众来说,母亲几乎就意味着家。B站的弹幕中有许多海外留学生和外地孩子们在姥姥和母亲的剧情角色上触动了,包括我也在父亲和儿子,守护小孙子的姥姥的剧情上有点泪目。母亲和女性在中国家庭中代表的分量,也确实在这集中表现出来了,这是本集可取的地方,被许多为本集叫好的观众感受到了。

不喜欢本集的观众中,我分析大概是这样几种构成。

第一是少年/青年观众,就像有人提到,这集需要有些生活经历的人看起来更感动。反之正值青春时光的年轻人对本集有些无感。

第二是男性观众。本集中女性角色戏份极重,所以有些桥段男性观众会很难接受,觉得无聊。

第三是想看美食的观众。这里要说一下,其实许多观众会如此愤怒,应该是觉得自己自己被这集(甚至舌尖2)背叛了,所以大家才会嚷嚷着“美食变少,人文变多”。

其实这很好理解。绝大多数观众是被第一季所吸引,才会如此关注第二季的。第一季和第二季相比讲述方式有些不同,用我的看法是,第一季讲述方式风趣而生动,用一种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方式和视角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食物,进而引申出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这样朴素又亲昵的“爱国主义”。不同于央视动不动就哭天抹泪相比,舌尖1对剧情人物的塑造方式,稍有距离,不失客观,绝不会像舌尖2第4集这样用这么直白的方式“深挖”角色。即使对比舌尖2第一集也不一样,可以回忆一下第一集中白马占堆和养蜂人夫妇的描述方式,再来对比“提琴少女和红烧肉妈妈”一段。
PS:这才想起来,我完全忘了提开头的一家人那段。说实话那段开头当时还真误导了我,因为那是一段很中国传统家族特色的描述,只是这样一个颇为大气的开头后立刻转进了提琴少女那段,弄得都没什么存在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