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地震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应急处理?

如题所述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 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 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9
地震及余震后,几百万灾民的心理介入是必需的,有人会谈震变色,有的人会恶梦不断,除了心理医生的治疗外,提高灾民的安全感十分必要. 睡觉时,假如你知道房门没关,你会睡得不踏实,地震后假如你有若干个防备措施,地震的阴影可以做到最小.用国外多发地震地区人们的经验,每个人要备一个地震应急包! 我们是搞了几年地震应急包的设计者,经过对日本及台湾等地震高发地区的调查,结合我们的研究,有些电视节目播出的预防地震及自救的办法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我们想把研究成果告诉广大群众,在防灾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作些对老百姓有用的贡献. 地震发生时能逃则逃,逃到空旷处,这是第一选择,地球人都知道,全世界通用; 地震发生时,晃动较大,在楼房较高处的人员可能来不及逃出,这时的第一选择是卫生间,一般来说卫生间的间距较小,抗垮塌能力较其它房间是最强的,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水库”,即马桶上的水箱,实践证明它对受困人员的维持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有卫生间有上水管及下水管通顶层,除了也起到支撑作用外,敲击水管是向外界求救的好渠道; 厨房面积也较小,有点类似卫生间的结构,但有一致命弱点是可能会有煤气泻漏,因此我们认为在地震发生时,尽量不要躲避在厨房里; 在来不及的情况下,躲在楼道或离开窗口的角落里也是较好的选择,缺点是由于缺水缺粮缺传递信息能力,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在楼房垮塌的情况下,应尽量扩大自己的小空间,便于呼吸及自救工作,我国的家具结构比较单薄,我们认为地震发生时躲在桌子及床底下是不可取的; 中国是地震多发地区之一,但国民的防震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日本的家庭一般都会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即用一个塑料袋,内放收音机,手电筒,电池,食品,饮用水等等….. 我们研究认为,假如遇难者躲在卫生间,身边有一个地震应急包,将会大大延长他的等待救援时间及存活机会,为此我们将几年来我们研究开发的国内唯一的地震应急包配置办法告诉大家,便于提高我们的防灾能力: 地震应急包:内放收音机一台,信号发射器一个(含声光,光,红外报警),可以被搜救仪及时发现,目的就是便于搜救人员定位并及早实施援救.,手电筒一个,7号电池8节,高能聚合压缩饼干一盒,饮用水一袋(10小包),活性碳口罩一个,湿毛巾一份.有条件的还可放一个榔头及一些消毒药品,经常注意更新食物及饮水。平时可放置在地震发生时的躲避处(如家庭可放在洗手间)! 食品是高能聚合压缩饼干,一小块就可维持受困者一天的能量需求;淡水也是特制的,全部都会被人体吸收,不会有尿,效率是普通水的若干倍.
第2个回答  2021-01-25

地震自救知识,大震跑不掉小震不用跑,但是要看处在什么场景

第3个回答  2018-10-17
你需要休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