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鲁迅<<药>>中的"夏瑜"这个人物形象

如题所述

夏瑜”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他有一定的觉悟及政治理想,他知道“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他有革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作者对这个革命战士予以肯定,没有丝毫的批判。作者写夏瑜主要是为了表现群众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以此来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扩展资料:

夏瑜的命运与《圣经》中耶稣的命运相比,则显得更加契合。耶稣是被自己的门徒以三十个银币所出卖,而夏瑜则是被自己的叔叔以二十五两白银而告发;耶稣曾经对自己的门徒宣告“上帝的国是你们的”,夏瑜在监狱中也对狱卒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耶稣在监狱中遭到兵丁的羞辱与殴打,而夏瑜在监狱中也被兵卒红眼睛阿义给了“两个嘴巴”;而夏瑜“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夏瑜劝阿义造反的事情,被茶店里的看客都认为是“发了疯了”;耶稣在十字架上请求天父饶恕钉他十字架的人,而夏瑜则直说殴打他的阿义可怜;耶稣被犹太人群情激奋要求钉在十字架上,而夏瑜行刑的时候也有许多的看客“鬼似的在那里徘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夏瑜是鲁迅先生著名小说《药》中的主人公。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加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只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给健壮的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壮举”,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次诈骗的机会。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时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土”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夏瑜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用侧面描写,通过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刻画他的形象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