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在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域,

如题所述

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改一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有的党组织对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更有少数党政领导干部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经济工作做好了,党建工作也做好,有一好遮百丑的倾向,并没有真正重视党建工作。

2、目标考核量化不细,没有具体衡量标准。在
党建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内容的设置上,任务量化指标较为笼统,导致在实际考核评价中,难以定位,考核模糊化,甚至可能出现工作做得好考核结果不理想,工作
落实较差的考核结果靠前,本末倒置。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对哪些情况下要追究责任,责任追究主体不够明确,在责任主体的认定上,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
人、具体责任人各自所负的责任模糊,难界定。

3、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措施不多,落实力度不够大。部
分党组织没有认真研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措施,工作简单,方法、点不多,对新形势下履行党建工作职责的能力较弱,作风飘浮,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际,没
有认真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投入不足。从人力投入上看,乡镇领导班子
备改革后,党委副书记职数减少到一人,同时兼任纪委书记,还要负责群团、老年等工作,工作量成倍增加,分管副书记的精力投入不足,配备的党务干部,因人
少,多数党务干部都兼任2-3项工作,精神不能集中,抓落实的力度不大,满足于一般化和过得去。从财力投入上看,多数乡镇党委没有单独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工作推进的难度较大。

4、监督管理不够,考核奖惩不严。围
绕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县、乡党委都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但实际运行过程中,监督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对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缺乏及时
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如工作因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烤烟生产等工作过失,受到责任查究和党内行政处分的领导干
部屡见不鲜,但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方面还没有人受过处分。同时,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平时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开展不好,特别是考核结果运
用得不够充分,奖惩措施落实得不够严格,还没有在综合考评中凸显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二、对策

在新形势下,党的基层党建工作越来越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增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切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一)加强引导,明确责任,增强管党意识。实
践证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直接决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和工作成效。一是要加强领导干部抓党建的意识。加强党的建设,是
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教育引导书
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出了问题是渎职”的责任观念,真正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牢牢抓在手上,自觉地把基层党
建工作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联系在一起,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目标同订、任务同下、责任同查、工
作同奖惩。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导向。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干部评先选优,调整和提拔的重要依据,树立“基层党建工作抓不好不行,不抓更不行”的正确
导向,营造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同时,还坚持把会不会抓、能不能抓好党建工作作为选拔配备乡镇党委书记的重要条件和衡量基层党委书记称职不称职的重
要依据,对在任的乡镇党委书记,不会抓、抓不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上级组织要痛下决心,该调的调,该换的换,决不姑息迁就,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党建工作的
责任感和自觉性,实现由“要我抓”向“我要抓”转变。三是明确责任,履行职责。要分层明确集体责任、第一责任、具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
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实行目标管理,增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可操作性。
任何一项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真正落实的关键。一是工作责任要细化。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能笼统,要按照“分级负责,一抓到底”的原则,逐级分层签
定党建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目标,做到职责、任务和内容细化和具体化,既明确共性职责,又要区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既要明确集体责任,又要明确个人职
责;既要明确“一把手”责任,又要明确其他干部的职责。二是目标要求要量化。在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量化目标责任,明确各项指标
的数量、时间和标准要求,切实解决落实党建工作任务的可操作性。三是分层落实责任。在落实的方式上要按照逐级负责、责任共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落实体
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强化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加
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是规范履职行为,推动工作落实,保证常抓不懈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就必须统一考虑、同步运行与之相配套的考
核、奖惩、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工作措施,做到督促检查有力度、考核有标准、奖惩有办法。一是强化督促检查。要进一步完善督查措施,采取不定期督查、
巡回检查、随机抽查和明查暗访,督查工作落实,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分析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适时通报并提出整改要
求,帮助解决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二是强化考核奖惩。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考核体系,采取动态跟踪、专项述职、
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自觉
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责任感。三是严格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是推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有效手段。要结合中央的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和探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哪些情况下要追究责任,具体的责任主体,使党建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具体,可操作性强,不流于形式,保证党建工作责任制有效运行。四是
加强指导。要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工作,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五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新闻线索报送制度,积极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宣传报道,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大投入,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保障机制。
一是要建立人员保障机制。调整充实党务工作人员,改善党务干部队伍的结构,使党务干部队伍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有人抓的问
题。二是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党建工作经费的预算,并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管理,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加大对基层组织开展活动、表彰奖励
和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三是要建立素质保障机制。制定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党务干部上岗培训、定期轮训制度,加强
对党务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1
OK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