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突触传递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征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比较突触传递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特征有何不同
突触传递由于要通过化学递质的中介作用,因此具有不同于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
1、单向传递。
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就是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2、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时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 ms),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

3、总和。
通常兴奋性突触每兴奋一次,并不足以触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但是,同时传来的一连串兴奋,或是许多突触前神经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兴奋,引起较多的递质释放,就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种现象就叫做总和。
4、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突触对内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5、对某些药物敏感。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知识点延伸:

神经元之间没有原生质相连,它们之间的联系只靠彼此接触,即通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发生接触,并进行兴奋或抑制的传递,这些接触部位称为突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2

补充:

    方式:

    神经纤维=刺激→电位差→达到阈值形成局部电流→传递给未兴奋区,本质是动作电位的传导;

    化学突触(比如兴奋性的)=突触前神经元末梢兴奋→释放兴奋性递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去极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速度:神经纤维快,突触慢

    方向:神经纤维双向,突触单向

    是否易疲劳:神经纤维比突触不易疲劳(因为耗能更少,也不存在递质的耗竭)

较之上一个答者列出的突触传递特征,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特征

1.生理完整性:只有在结构功能完整时,神经纤维才具有正常的传导冲动能力。

2.绝缘性:若干神经纤维——神经干,各纤维隔绝、互不干扰(因无胞质沟通)

3.双向性:一点刺激——两侧电流(体内兴奋发生在轴突起始部,表现为单向性)

4.不衰减性:不随距离衰减

5.相对不疲劳性:与突触相比不易疲劳,因为耗能较少+无递质耗竭问题

(其实把突触和神经纤维的特征统统列出来应该就能拿到所有分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