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有几次

如题所述

唐山大地震只有一次。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秒在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 北纬39度38’,东经118度11’,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

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发生了6. 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余震活动历经二十余年未平息。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三,仅次于海原地震。

唐山地震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扩展资料

唐山地震震后,全市96%的住房倒塌,未塌的也损坏严重。面对一片废墟,讨论、调研、清墟用了4年多时间,直到1980年,救灾任务基本结束,唐山正式开始重建。

当时国家困难,资金短缺,唐山重建没有任何外援。唐山市的重建资金由国家全包。震后十年间,唐山共建造了各类建筑209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为1218万平方米,共设计了168个居民住宅小区。

其中路北区59个小区,路南区32个小区,古冶区58个小区,丰润区10个小区,开平区9个小区。

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7·28唐山地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5

唐山大地震只有一次。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53秒在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 北纬39度38’,东经118度11’,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

当天18点45分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同年11月15日宁河发生了6. 9级地震,主震后的余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灾害。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余震活动历经二十余年未平息。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三,仅次于海原地震。

唐山地震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扩展资料:

余震情况: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断,当天18:45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2012年5月28日10:22分,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专家称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动。

在1811-1812年间,位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新马德里地震带曾经发生“新马德里大地震”。

至今,这一地震带的活动仍然活跃,而且地震的活动规律符合余震的一条重要定律——“大森定律”,所以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仍是“新马德里大地震”的余震。

科学家发现,余震的震级和发生频率一般遵循三条定律:

首先是“大森定律”1894年,日本科学家大森房吉在论文中提出:主震发生后,时间越久,余震发生频率越低。1961年,宇津德治对大森定律的数学公式进行了修正,提高了这一定律的准确性。

其次是“贝特定律”。它指出,主震震级与最大的余震震级之差是一个几乎不变的数值,在1.1-1.2级之间。

第三是“古滕贝格-里希特定律”。它指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主震震级和余震发生次数存在关联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7·28唐山地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0

唐山大地震只有一次。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

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唐山地震无明显前震预兆,余震持续时间长,衰减过程起伏大。此次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断,当天18:45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2012年5月28日10:22分,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专家称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动。

扩展资料:

唐山地震震后,全市96%的住房倒塌,未塌的也损坏严重。面对一片废墟,讨论、调研、清墟用了4年多时间,直到1980年,救灾任务基本结束,唐山正式开始重建。

当时国家困难,资金短缺,唐山重建没有任何外援。唐山市的重建资金由国家全包。震后十年间,唐山共建造了各类建筑2090万平方米,其中居民住宅为1218万平方米,共设计了168个居民住宅小区。其中路北区59个小区,路南区32个小区,古冶区58个小区,丰润区10个小区,开平区9个小区。

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7·28唐山地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19

唐山大地震一共有一次。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  435556人受伤, 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大地震余震不断,当天18:45又在滦县发生了7. 1级地震。2012年5月28日10:22分,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专家称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正常余震活动。

余震是在地震主震之后发生的震级弱于主震的地震。特大地震发生后,余震时刻都可能发生,其中多数是人类不能感觉到的微震,但也有极具破坏力的大地震由于余震难以预测且容易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也常被称为“地震后的幽灵”。

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因为在晚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造成死伤人数更多,这次地震轰动全国!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

此次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

扩展资料:

抗震精神

它属于唐山,属于中国,属于全人类。

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无数事例证明,每遇重大天灾人祸,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有的人会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

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都发生过严重次生灾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灾民精神世界的崩溃,引起社会动乱的发生。

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依靠这种精神支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

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唐山地震30年纪念日前夕,唐山人对抗震精神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康继祥说:“地震灾难的惨痛可以遗忘,但抗震精神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在唐山街头采访,人们对“唐山精神”耳熟能详。因为“公而忘私”是群体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准则;“患难与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本主义原则;“百折不挠”要解决的是战胜地震灾害过程中目标和现实的矛盾;“勇往直前”则体现着唐山人在艰难困苦面前的一种勇敢进取的精神状态。

这种精神综合体现了唐山人的气概、气势、胆略、魄力和道德风貌。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和鼓励下,唐山人医治了地震造成的创伤,重新建造了新唐山,唐山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

唐山地震:让人类更深刻地认识地球。

距离唐山北部青龙县城却没有人员伤亡。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地,而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因而人类在征服地震灾害的征程上不断地探索着。

唐山大地震给全世界的地震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痛苦但又极具价值的天然“实验场”。

30年来,世界各国的地震工作者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研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从而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和指导。

1975年我国曾成功预报、预防了海城7级以上地震,这令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们倍感欣喜,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人们再次领教了地震这个“恶魔”的神秘莫测。

在唐山大地震面前,科学家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地震的极端复杂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数十年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专家许绍燮指出,在探索地震和地震预报征途上,将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现象,而每领悟和破译一个“想不到”现象,就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的征途上前进了一步。

地震工作者们把诸如唐山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作为实例,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对象,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并依靠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力图从中找出制服地震“恶魔”的武器。

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位地震专家分析了21世纪世界上对地震研究的进展后说,在高新技术介入下,不仅在解决“上天易,入地难”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也使人类有可能像观测气象卫星云图一样,研究地壳的运动变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7·28唐山地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5-29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3:42分53.8秒。中国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435556人受伤。 当天就发生了两次强烈余震,震级分别为 6.5 级和 7.1 级。以后沿着宁河、唐山、滦县这一活动断裂带, 5 — 6 级左右,甚至更强的余震仍在不断发生,如 11 月 15 日 在宁河东北以发生一次 6.9 级地震,直至第二年 (1977) 春季,强烈余震仍然有所活动,至于 5 级以下的小震就更多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