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语出《后汉书•黄琼传》,东汉大臣李固所说。

出自:

是东汉大臣李固所写的一篇书信,为规劝其友黄琼识时应征,“辅政济民”而作《遗黄琼书》。:“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释义:“皎”,指玉石之白;“峣”,为高直貌.其义不言自明。

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不幸而被言中,世事常如此。

原文如下:

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译文:

假如您实在愿意追求隐居生活,仿效巢父和许由避世,这样当然可以;倘若您觉得应当出来辅佐皇帝、拯救百姓的话,那么,现在正是良好时机。自古以来,社会上的政治总是好的少而坏的多,假如一定要等到像尧舜那样的圣明君主出来,这样,有志之士便永远也没有从政的一天了。

我曾经听得古语说:“高细的东西容易折断,洁白的东西容易污染。”《阳春》《白雪》那样高雅的曲调,能够跟着唱和的人一定很少。一个有盛大名声的人,他的实际就很难和他的名声相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5

语出《后汉书•黄琼传》.语本《后汉书·黄琼传》:“峣 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翻一下字典,“皎”,指玉石之白;“峣”,为高直貌.其义不言自明

释义: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不幸而被言中——世事常如此

《后汉书》简介: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zhidao.baidu.co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2
这是毛主席说的,是说:越高东西越客易折断,越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拈污,《阳春白雪》这么高雅的曲子,能够听懂的人很少,其实越是名人,真实的人与他的名声未必相符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18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语出《后汉书•黄琼传》
语本《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翻一下字典,“皎”,指玉石之白;“峣”,为高直貌。其义不言自明:品行高洁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损;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能唱阳春白雪的君子,本来就少,反而受吹捧结果名声常是大于实际才能的凡人维多。
当今世道不幸而被古人言中——大抵世事常如此。
第4个回答  2019-08-17
峣峣者易折:峣峣:高直的样子;折:损坏。比喻刚直不阿的人不容于世。
【出处】: 汉·李固《遗黄琼书》:“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