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总讲“苦”,是消极吗

如题所述

佛教讲苦 是在宣说悲观主义吗?
文:一心
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以“四谛”来组织学说的,“谛”就是“真谛”的意思,“四谛”就是四种根本道理,有人也称其为“四项基本原则”,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人生是苦的,集谛是说苦生起的原因,灭谛是说苦的止息,道谛是说灭苦的方法。
苦是佛教学说的核心。其分类有多种,有将苦分为两种的,即内苦和外苦;有将苦分为三种的,即苦苦、坏苦和行苦;有将苦分为四种的,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有将苦分为八种的,即在四苦之上在加上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取蕴苦。
有如此众苦,有人说,佛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是一种悲观主义。因为生命除了痛苦而苦难,没有别的。果真如此吗?实际上,佛陀的教法只是如实的告诉我们世界和生命的实相,他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生命是什么。他告诉我们如何摆脱这些痛苦而达到一种快乐、自在乃至内心的的和平。
罗睺罗·化普乐在其著名的英文著作《What the Buddha taught》(译为《佛陀的启示》,顾法严译)中指出:“Buddhism is neither pessimistic nor optimistic. If anything at all, it is realistic, for it takes a realistic view of life and of the world.”(佛教是既非悲观的,也非乐观的。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它对人生、对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说佛教既非悲观,亦非乐观,而是实观,可谓是一语中的。
关于“苦”的原意,罗睺罗·化普乐指出:“巴利文‘苦’Dukkha(梵文作Duhkha)一字,在一般用法上,诚然有‘苦难’、‘痛苦’、‘忧悲’、‘苦恼’等意义,而与 Sukha一字之具有‘快乐’、‘舒适’、‘安逸’等意义相反。但用在第一圣谛上时,它代表了佛对人生宇宙的看法,包含有更深的哲学意义,它所诠释的范畴也大大地扩充了。”
他还认为:“不可否认的,第一圣谛的‘苦’,显然含有通常的‘苦难’意义在内,但是它还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无常’、‘空’、‘无实’等。因此,要找一个(英文)字而具有第一圣谛‘苦’(Dukkha)的全部概念,是很困难的事。所以,(在英文里)这个字最好不翻,以免轻易将它译为‘苦难’或‘痛苦’,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适而错误的意念。”
其实,不唯英文,现代汉语中的“苦”也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苦难”,并不包含巴利文Dukkha所包括的‘缺陷’、‘无常’、‘空’、‘无实’等意义。所以在汉译的佛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苦”、“空”、“无常”是连用的。
如《诸法集要经》云:“佛说真实道,谓苦空无常,及无我作者,能免脱轮回。”是说,佛所讲的就是真实的道理,如实的实相,这一实相就是“苦”,也就是“空”、“无常”、“无我”。因此,我们对“苦”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苦难”,而应从更广更深的意义去理解。
可以看出,佛教讲苦,并不是对现实的一种悲观,亦非消极的应对生活。他只是告诉我们,世界、人生是如此的无常。同时,他还告诉了人们消除这种痛苦的方法,在原始佛教时期,八正道是很重要的方法。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指的是正确的见解,也就是坚持佛教所说的四谛之真理;正思,又称正志,即正确的思考,要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与分别;正语,指的是正当的言语,也就是说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远离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正业,也就是正确的行为,要言行清净,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正命,就是要有正当的养活自己身命的职业,不能从事一些不正当的行业;正精进,又称正方便,指的是正当的努力,毫不懈怠的修行,后来发展为“四正勤”;正念,就是正确的意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后来发展为“四念处”;正定,也就是正确的禅定。专心致志地修习禅定,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之境界。
“八正道”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定了佛教徒的日常思想和行为。“八正道”后来发展为“三十七道品”,共有七科三十七分。“七科”指的是指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四念住”有四种,即“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和“法念住”。
“四正勤”也有四种,即未生恶法令不生、已生恶法恒令灭、未生善法令出生、已生善法令增长。“四如意足”也叫“四神足”,分为四种,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七觉支”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佛教认为,这都是消除烦恼、灭除痛苦的重要方法。这是一种积极应对人生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和悲观。佛陀讲苦,并未否定人生之乐,在巴利原典的《增支部经》中,就列有世间生活之乐,包括五欲之乐、染着之乐、色身之乐、心灵之乐等。
但是,这一切都会转瞬即逝,因而也是“苦”。因此,于苦不生厌离之心,于乐不生贪着之心,才是人生当有的态度,故《杂阿含经》说:“智慧多闻者,非不觉诸受。若于苦乐受,分别谛明了。当知坚固事,凡夫有升降。于乐不染着,于苦不倾动。”
因此,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看出,佛教告诉给众人一种实相,然后又给人很多方法。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心性,来如实的观察世界,认识人生。一旦觉察到宇宙、社会及人生的实相,自在的觉观当下的每时每刻,便不会为苦所累,如此,便会积极的应对人生,而不是悲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