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变的有主见

如题所述

分析起来,没有主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对事情没有一个系统而完善的认知,信息量太少从而导致无法进行判断。对自身不够了解,对事态也不够了解,就好像身在未知世界,当然无法做决定。举例说明:我现在叫你去杀人放火你会去么?你会犹豫么?你当然不会,因为你对这个事情有了很强的认知,这触犯了你的原则,我再怎么劝说你都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2. 没自信,这点常常是受第一点所影响的,注意是常常,而不是绝对。没有自信就很容易人云亦云,找不到人生定位,自然无法做出判断。
解决方案:
1.大量接收信息:接收大量新观念,我说的是接收,而不一定要接受。各种观念听得多了,渐渐地就会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底线在哪里,信仰是什么。追求,底线和信仰确定了之后,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一套特有的思维模式,就好像大脑被program了一样,会自动进行判断哟。同时补充知识量,对各种事物有了认知,才能下判断。
途径:高质高量的阅读,看各大高校公开课
2.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是你自己选择的,跟他人无关。别人的意见听见了,考虑了,拒绝了也就拒绝了。不管事情结果好坏,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受影响的也只有你一个。自信方面比较没辙,只能说「无论对错,既然此刻相信就要坚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3
怎么锻炼自己变得有主见?
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主要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可能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自己有想法,但是心里比较胆怯,怕说出来会被别人笑话,或者得不到别人的肯定,所以,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

第二种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人云亦云,自己缺乏判断事情的思路,没有更多的想法,很多事情都一句“随便”,在别人看来,觉得非常好说话。
那如何锻炼自己变得有主见?。也是需要从这两方面去着手。
一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很多人没有自信,跟很多原因有关系,有可能是跟小时候家庭的教育有关,或者是跟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最能提高自信的办法其实就是多锻炼,做一些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

比如说考试前认真准备考出一个好成绩,这就是一种自信;平常上台的时候多发言多练习,练得多了,自然而然讲的也好了,得到别人肯定,这也是一种自信。或者每天早上起来对着空气喊一声,我是最棒的,发自内心的喊出来,久而久之你就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二是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思考能力。可以看一些关于逻辑、批判性思维的书,勤于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每当你看到一篇文章或者听到一个观点,你要去找出它的论据以及背后的论证逻辑,不要被表象的文字所迷惑。多阅读,形成自己的思考逻辑,然后再去分析、判断一些热门事件。坚持这样做,长此以往,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提高。
想要把自己锻炼得有主见,首先你需要善于去思考。很多没有主见的人,都是因为自己不太善于思考或者说很懒得去思考。所以也不会有想法,对很多事情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就会听别人的,不会有自己的决定。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锻炼自己善于去思考的能力。懒惰,不仅仅是表现在我们工作内容上,也可能表现在我们的思考上。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勤于去思考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有自己个想法有自己的想法,之后才能有自己的主见。否则我只是想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但是没有任何想法,却不听任何人的,这不过就是一种固执。

其次,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分辨力。很多没有主见的人,都是因为他总是习惯于去听别人的想法,但是却不分辨别人的想法是否是好的,就不加分辨的接受。我们需要有分辨力。我们有主见不是说不去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而是当我们听完之后,要对别人的想法意见有自己的分辨力,然后自己再做决定是否采纳他的建议,或者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们需要自己去做决定,而不总是依赖别人做决定,我们没有主见,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太依赖别人,总希望别人替自己做决定,但是如果想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我们需要我自己去做决定,可能从一些小事开始去训练自己去做决定,训练自己对这些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坚持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主见。我觉得一个人是否有主见,主要你看他的性格和生活的环境。
对于怎么锻炼让自己变得更有主见,在我认为还是多读书吧。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读的书多了,你所知道的道理也就多了。所以等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所认为的那个辨知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显现出来了。变得有主见,只是为了让你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能更透彻,更清晰。慢慢的通过一些事情,当你遇见的多了,然后就会领悟出来了。
我就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可能是在家里时,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自己来决定,父母不会帮我做任何决定,他们只是给我参考意见。上了大学之后,遇到一个同学,经常和我一起吃饭上自习。但是她是一个特别没有主见的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我在帮她做决定。她的性格就是比较内向,不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都让她说话,说一下她的看法,让她决定这件事该怎么做,我在旁边只是一个听众。
不断的锻炼,让她变得更有主见。
想要变得有主见,可以在班级里或者公司里,努力争取一个领导者的职位。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种力量驱动着你去变得有主见,因为你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你他们的主心骨。

多做一些事情,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多提出反驳等都可以锻炼自己的主见。
第2个回答  2019-01-20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二:细心
(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
(2)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
(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三:胆识
(1)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
(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
(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
(4)整体氛围低落时,你要乐观、阳光。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
(6)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
四:大度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
(2)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
(3)在金钱上要大方。
(4)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
(6)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走在前面。
五:诚信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说了就努力做到。
(2)虚的口号或标语不要常挂嘴上。
(3)针对别人提出的“不诚信"问题,拿出改善的方法。
(4)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5)耍弄小聪明,要不得!
(6)计算一下本质或付出的诚信代价,那就是人品。
六:担当
(1)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
(2)事项结束后,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
(3)认错从上级开始,表功从下级启动
(4)着手一个计划,先将权责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当。
(5)对“怕事"的人或组织要挑明了说。
(6)因为勇于承担责任所造成的损失,应该自己承担
以上是我的人生感悟,只要你能做到,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第3个回答  2019-01-22

过完18岁生日,就可以确定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成年人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18岁之前,总是听父母的,性格叛逆的孩子叛逆情绪会非常严重,温和的孩子会比较听话一些,这里的听话是指听父母的话,但是从18岁之后,就要开始学会自己思考。
自己思考就是指,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去思考这件事正确与错误,优点与缺点。
当然说自己有主见,并不是不听父母的劝告,对于父母的劝告大部分总是有利于自己的,所以建议选择性的倾听。
在适当的时候与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让父母用自身的经验来引导自己哪些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


社会终究是要自己去闯,父母不可能待在身边一辈子,学会正确的判断一件事并且有积极的思维是很重要的。

第4个回答  2018-10-25
分析起来,没有主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对事情没有一个系统而完善的认知,信息量太少从而导致无法进行判断。对自身不够了解,对事态也不够了解,就好像身在未知世界,当然无法做决定。举例说明:我现在叫你去杀人放火你会去么?你会犹豫么?你当然不会,因为你对这个事情有了很强的认知,这触犯了你的原则,我再怎么劝说你都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2. 没自信,这点常常是受第一点所影响的,注意是常常,而不是绝对。没有自信就很容易人云亦云,找不到人生定位,自然无法做出判断。

解决方案:
1.大量接收信息:接收大量新观念,我说的是接收,而不一定要接受。各种观念听得多了,渐渐地就会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底线在哪里,信仰是什么。追求,底线和信仰确定了之后,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一套特有的思维模式,就好像大脑被program了一样,会自动进行判断哟。同时补充知识量,对各种事物有了认知,才能下判断。
途径:高质高量的阅读,看各大高校公开课,适当上上知乎。

2.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都是你自己选择的,跟他人无关。别人的意见听见了,考虑了,拒绝了也就拒绝了。不管事情结果好坏,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受影响的也只有你一个。自信方面比较没辙,只能说「无论对错,既然此刻相信就要坚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