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日本的印象怎么样?

如题所述

日本印象--王克强: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
  
  
   编者按:2004年9月,应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邀请,中国基层工作者代表团一行60人访问了日本,60人的大团分成了三个小团,各个小团的侧重点不同,参观访问了不同的地方。他们走访了日本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学术机构等多家单位,足迹踏过东京、山梨、福井等地。其间不仅有机会参加座谈会,听取各种讲座,同日方青年进行交流,还有机会在民宿期间亲身体验了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20天的行程虽然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但亲眼所见却是客观真实的。通过他们的笔触,也许能帮助我们感受一个丰富的日本。
  
  
   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
  
   遵纪、守时:在JR东日本铁道公司听讲座,讲到日本的火车和地铁在停车距离方面,误差最大不得超过10cm,在到站时间方面,迟到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大大低于美英法等国家的相关规定。日本的行人非常注意交通规则,不管有没有车过来,只要见到红灯,就停止前进。日本公路上很少见到警察,因为很少有违规超车现象。来往车辆很少鸣笛,如遇行人则停止前进,等行人通过后再继续开动。东京街面非常狭窄,但车辆行驶都很快,因为大家都遵守规则。守纪制造了团结,团结产生力量,这可能是日本团队精神的精髓所在。
  
   严谨、细致:访日时,日本提供给我们的日程说明非常细致,精确到每一分钟(当然,对于我们有些团员因种种原因迟到的情况,日方也较恼火)。每到一地,日方都要重新说明当天的工作安排,一天的行程结束时,日方还要强调第二天的计划,接待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发给我们的费用,每笔钱的用途都写得清清楚楚,并要求领取人签字。行政分团总结时,有一个年代说错(永平寺修建年代),日方当即予以纠正。上卫生间时,喷水马桶和烘干装置,对如厕者进行贴身护理。而且在日本的公共厕所,似乎从来不用担心没有手纸。在东京居民区漫步时,发现日本停车技术的高超:只有20厘米左右的倒车空隙,日本人能将车辆停放得非常整齐;公路拐角非常之窄,司机也能将体积庞大的大巴转好弯。我曾与同伴开玩笑,说日本人为什么特别善于创新技术,光看他们的停车技术就可见一斑了。在和日本青年合宿时,日本青年告诉我,日本公司为了实现一个小小的技术改进,往往要修改六七百道工序,由此可见日本人的细致。
  
   勤奋、敬业:赴日期间,我们参观了东京的临海副都心。这是一个由人工填造的岛屿,其上均为现代化的建筑。据介绍,这个人工岛从几百年前的江户时代就已开始兴建,历经沧桑,才成今日之规模。日本人的勤奋,从此可见。我们也曾在夜间登上东京都厅45层楼高的了望台一览整个城市。东京的夜景美丽壮观,宛如星河泻地,银灿灿一望无际。我疑惑地问翻译,日本是一个节能的国家,为什么晚上办公大楼里都灯火通明?翻译回答,在日本,一般公司职员都工作到很晚,忙什么呢,其实也没干什么,只是干活意犹未尽,还想再找点什么事做做。回TIC(我们在东京的住处)时已是深夜,但车厢里竟挤得满满的上班族。这让我非常震动。
  
   过人的经营头脑:在日本,我们参观过科学未来馆、大江户温泉乐园、江户东京博物馆、迪斯尼乐园等地方,感觉日本人的经营头脑的确超人一等。总结起来就是:日本人对于其对所经营的事物,不仅有短期的思考,而且有长期的计划,不仅关注事物本身,而且关注与之相关的事物,特别注意为顾客着想,做到“以人为本”,从而最大可能地开发事物的价值,并为顾客所接受。例如:在日本科学未来馆,人们可以参观、体验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设施,可以阅览相关图书,设有讲解员,有时科学家还在现场答问,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层次的需要。在大江户温泉乐园,入口处有江户时代的歌舞表演,进入后有购物中心、小吃街、休憩场所,洗浴处有凉水池、温泉池、药池,室外还有露天温泉,按摩脚底的足浴园,顾客在这里不仅能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放松,还能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最后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在江户东京博物馆,全馆用腊人、实物、仿制品再现了江户时代东京的面貌,并配有六种文字的解说耳机,可满足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参观的需要。在迪斯尼乐园,不仅孩子们能进入神话般的梦想世界,大人们同样可以体验到紧张、惊险、刺激。这里,你可以乘坐马克· 吐温号豪华船在美国河上航行,可以到汤姆索亚岛去探险,可以到激流瀑布中感受刺激;你也能由蒸汽小火车进入原始森林,寻找恐龙足迹,疯狂淘金;你还能走进童话世界里,与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白雪公主欢歌畅舞。在世界市集,你可以精心挑选迪斯尼的玩具、T恤衫、装饰品;在饮食小屋,可以细细品味世界风味的快餐饮料,最后留下极其美妙的印象。
  
   居安思危,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日本,到处可以见到中式和欧式的建筑,而且两者结合得相当协调,这应当是日本独有的景观。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学习时,不仅注意学其形,还特别注意学其“神”,并有意识地加以推广,最后融入本民族文化之中。因此,我在日本家庭进餐,看到他们摆出筷子的同时还很自然地摆出刀子、叉子,看他们在传统的木质漆盘里盛着烤牛排、酱拌生蔬菜时,一点也不觉得突兀——这就是人家多年学习的成果。张之洞当年在倡导洋务运动时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自己似乎并没有做到,但日本人却做到了。我考虑,日本人之所以对先进事物接受得非常之快,得益于他们贫乏的资源和狭小的国土。其西,有中国巍然屹立,其东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这样一个国家,非常没有安全感,因此,一旦国门被打开,看到外面的世界时,日本人可能更自然而然地想着怎样让自己更强大,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他们始终吸取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从唐代一批批日本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促成了日本的“大化改新”,开始了日本的封建制度,到明治维新,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发展工业和军事,以及文化、生活习俗的西化,日本无时无刻不注意周围的动向,无时无刻不注意吸收新鲜的营养来充实自己。正因为有了这种世界眼光和学习态度,日本在近代才能得以较快地发展。方今,以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不承认日本的大国地位。——唯其小,故成其大。
  
   抗灾防灾意识: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洪水等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与灾害博斗的历程中,日本人的抗灾防灾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在日本的建筑物里,到处可见到“非常口”的标识(相当于中国的安全出口),在楼房的阳台上,都安装有紧急避难的金属盖,当楼道堵塞时,人们可以从阳台上揭开盖子往下跳。在日本的本所防灾馆,我们还亲身体验了地震、火灾、浓烟的感觉,管理员教我们如何在这些紧急情况中最大限度地躲避危害,保护自我。在防灾馆,还设有真人模型,可以训练人工呼吸、紧急状况下的伤害救护等等。(王克强)
  
   人民网日本版 2005年02月16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4
看到日本这个名字我就想起红色太阳旗插在尸体上的样子。。
所以不喜欢。
第2个回答  2021-02-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