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即景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叶庆瑞

即便30万株树木

砍伐也是一项浩繁工程

30万具身躯倒下

一夜的年轮

是一圈坚固的南京城

即便30万块岩石

滚落也是一次巨大的山崩

30万颗头颅落下

进不出火花

唯溅出一片哭声

即便30万美元

半个世纪的欠空

也该偿还一个民族的血本

并非在留言簿上

签一个合资的梦

前来凭吊的丰田轿车

依然开出战车的威风

我担心那揿动快门的手

今后还会不会将扳机扣动

精品赏析

作者来到了纪念馆前有感于心,化愤懑为力量,选择在诗中“爆发”,让人们重温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控诉日军罪行,也警策国人勿忘国耻,不让历史重演。我感动了也感激了。

“30万株树木/砍伐”、“30万块岩石/滚落”用另一种生动的方式重现了三十万中国人在六个星期内的被残酷杀戮,触目惊心。即便三十万人一个个叠起来也有七十多层楼那么高,即便三十万人手牵手也有两百多英里那么长,即便三十万人的血拿来称也有一千多吨……可是这段惨不忍睹的历史却被遗忘了。国人总习惯于张扬成就而羞于谈论国耻。国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早已经被经济利益的追逐挤到了地狱的深处。甚至出现了国人“在历史疤痕上掘金,在民族伤口上找乐”的现象,专门化装成“日本鬼子”当“导游”。连国人都忘记历史,不敢正视历史,于是日本人“理所当然”地自始至终拒绝承认这段血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