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透明细胞癌免疫组化结果PR少量阳性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PR就是孕激素,你的结果为阳性,表示组织里面含有孕激素。 免疫组化结果主要是帮助病理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你的PR为阳性,说明有孕激素在组织中。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人类最先发现乳腺癌细胞和激素的关系始于1896年。Bentson观察到乳腺癌患者切除卵巢后可使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1967年Jensen发现人类乳腺癌中含有ER。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女性正常乳腺的细胞上存在ER和PR,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ER和PR对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当细胞恶变时,肿瘤细胞可以部分地或全部保留正常的受体系统,其功能与正常细胞相似。这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原来的激素环境调节,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称为ER阳性乳腺癌。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临床上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Jensen发现ER后,很快又发现PR,并证明PR的合成与雌激素和ER复合物在核内发生的变化过程有关,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据报道乳腺癌ER、P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0%~60%、30%左右。许多文献均已证实,ER、PR变化与乳腺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亦与其他公认的预后因素,如肿瘤分级、倍体性及分期有关。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明显减少与细胞增殖分级增高、c-erbB-2癌基因扩增增加及EGFR表达增加有关。免疫组化抗受体检测可预测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无ER或PR表达的肿瘤对激素治疗通常反应性差,而ER及PR阳性肿瘤则对激素治疗反应性高。 1974年美国Bethesde国际会议,综合世界各国400多例各种方式的内分泌治疗报道,表明事先未经激素受体测定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有效率只有30%;而经ER测定阳性者有效率达55%~60%,受体阴性者有效率5%~8%。TAM治疗无效的原因与ER的异常结构有关。其后多年病例不断积累,报道的有效率基本在这一水平。1998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国际权威协作临床研究报道 37 000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表明:①乳腺癌术后辅助三苯氧胺(TAM)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死亡率;②TAM对绝经后患者有效,绝经前患者也有一定疗效;③ER阳性患者用TAM效果最好,ER不明的患者也有效;④辅助化疗后加用TAM,能进一步提高疗效;⑤延长服药时间能提高疗效;⑥服用TAM明显降低对测乳腺癌发生率;⑦长期服用TAM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乳腺中存在ER和PR,当乳腺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时,ER、PR会部分或全部缺失。如果乳腺肿瘤组织仍表达这两类受体,表明该肿瘤细胞仍受内分泌调节,仍可采取内分泌治疗。据文献报道,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50%~80%,PR阳性率约为50%。两种受体对于指导治疗、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价有很大价值。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前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于后者,且前者接受内分泌治疗较后者有更好的疗效。
该回答已被医生认证

对病情仍有疑问?在此免费向医生提问,3分钟内为您解答!
向医生提问
网友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网友回答仅供参考
声明此答案复杂(处处百度,仅供参考)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人类最先发现乳腺癌细胞和激素的关系始于1896年。Bentson观察到乳腺癌患者切除卵巢后可使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1967年Jensen发现人类乳腺癌中含有ER。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女性正常乳腺的细胞上存在ER和PR,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ER和PR对细胞功能进行调节。当细胞恶变时,肿瘤细胞可以部分地或全部保留正常的受体系统,其功能与正常细胞相似。这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原来的激素环境调节,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称为ER阳性乳腺癌。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临床上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Jensen发现ER后,很快又发现PR,并证明PR的合成与雌激素和ER复合物在核内发生的变化过程有关,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据报道乳腺癌ER、P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0%~60%、30%左右。许多文献均已证实,ER、PR变化与乳腺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亦与其他公认的预后因素,如肿瘤分级、倍体性及分期有关。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受体阳性肿瘤细胞的明显减少与细胞增殖分级增高、c-erbB-2癌基因扩增增加及EGFR表达增加有关。免疫组化抗受体检测可预测乳腺癌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无ER或PR表达的肿瘤对激素治疗通常反应性差,而ER及PR阳性肿瘤则对激素治疗反应性高。 1974年美国Bethesde国际会议,综合世界各国400多例各种方式的内分泌治疗报道,表明事先未经激素受体测定的乳腺癌患者,应用内分泌治疗有效率只有30%;而经ER测定阳性者有效率达55%~60%,受体阴性者有效率5%~8%。TAM治疗无效的原因与ER的异常结构有关。其后多年病例不断积累,报道的有效率基本在这一水平。1998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国际权威协作临床研究报道 37 000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表明:①乳腺癌术后辅助三苯氧胺(TAM)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死亡率;②TAM对绝经后患者有效,绝经前患者也有一定疗效;③ER阳性患者用TAM效果最好,ER不明的患者也有效;④辅助化疗后加用TAM,能进一步提高疗效;⑤延长服药时间能提高疗效;⑥服用TAM明显降低对测乳腺癌发生率;⑦长期服用TAM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乳腺中存在ER和PR,当乳腺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时,ER、PR会部分或全部缺失。如果乳腺肿瘤组织仍表达这两类受体,表明该肿瘤细胞仍受内分泌调节,仍可采取内分泌治疗。据文献报道,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50%~80%,PR阳性率约为50%。两种受体对于指导治疗、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价有很大价值。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前者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高于后者,且前者接受内分泌治疗较后者有更好的疗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