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入秋该预防哪些疾病的产生?

如题所述

防心脑血管病
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散热降暑,其代谢是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来完成的。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下,可因情绪不稳定造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体液丢失使血液粘度增高;血管为散热而扩张,诱发出血。
另一方面,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心脑梗死性卒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1
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人们。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此时应注意,夜里不要受凉,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注意冷暖变化,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第2个回答  2019-09-10
防止感冒,流行性感冒,还有动物带来的细菌,空气中飘着的细菌,都要防护。
第3个回答  2019-09-09
防热伤风、防中暑、防冰箱肠炎、防乙脑,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出现和预防。
第4个回答  2019-09-11
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应该防热伤风和中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