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说得对吗?

如题所述

“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这一句话说的非常对。这一句话是祖辈相传下来的俗语,这一句俗语能够辈辈相传,那么必然就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为何会有这一句话的出现呢?我想主要应该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打工不到亲戚家。

1、不好谈工资

因为是亲戚,所以难免会不好开口谈钱,有一句话说“谈钱伤感情”,因此帮亲戚打工的话在薪酬待遇上自己无法处于主动的地位,只能是亲戚说给多少就多少,假如最后亲戚给的工资没有达到期待值,那么作为打工者就会觉得非常的不值,但是又不好提加工资,而且还不能跳槽。

2、得不到提升

在亲戚家打工的话能力这方面是得不到提升的,因为同事们都知道你是老板的亲戚,自然什么事都不敢劳烦你来做,平时做错了什么事也没有人敢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自身能力是得不到提升的。

二、买卖不去熟人店。

1、去了不买不好意思。

买东西自然要货比三家,买到物美价廉的为好。假设到了熟人的店,在里面的东西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值,但是碍于情面,你能不买吗?你人都到店里了,好意思不买吗?

2、不好砍价。

买东西讲价是必然的,在陌生人的店里买东西讲价可以往最低的去砍,但是在熟人店里碍于情面就不好意思砍价了,而且就算砍价了也不好意思砍太低,以至于最后可能买不到合心意的价格。

以上几点原因,说明了“打工不到亲戚家,买卖不去熟人店”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2

这句话当然说得对,而且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这句话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为什么说打工不要去亲戚家,这是因为本来是单纯的亲戚关系,既然去打工,就是奔着赚钱而去的,这关系的天秤自然会有所改变。就算是在工作上,因为在亲戚家打工,而被指派做各种事情,本来是长辈身份,和以前的相处模式,自然会感觉不同。这工作中若是犯了错,亲戚是会碍于情面,不好开口,还是公事公办,对于打工者,这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还有些个别的例子,也是我亲耳听别人说的真事。去自家亲戚厂里打工,被安排的工作就是接受一些货物订单时,需要签字确认。最后亲戚跑路了,各方供货商找不到老板,就找签字的那个人,在外人看来,你们是亲戚,肯定就是同流合污的一伙人。本来想在亲戚家打工赚钱,不曾想到遇上这种事情,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不去熟人店里买东西,更是非常在理了。看似熟人,客气得不得了,说这个价格给你已经很优惠了,你还好意思再还价嘛。就怕还没还价,熟人就亮起了刀,准备杀熟了。都说熟人的钱好赚,就是因为会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再杀价。关键是熟人开的店,店主甚至不需要你开口,先说这个东西卖三百块,如果别人还价,也还要卖上二百七八,看在你是老熟人的份上,二百五拿去吧。


这套路,二百五的价格,作为店主的熟人,你值得拥有啊。本来还想再看看,再挑挑的,可能熟人给的价格自己还是不能接受,有几个人有勇气直接拒绝来自熟人店主的热情呢?买了吧,感觉自己吃亏,憋屈,不买吧,又想着以后还要怎么相处,所以买东西啥的,能不熟人店里买,就不到那里买。

第2个回答  2019-12-30
这种说法正确。一、打工不到亲戚家1、碍于情面,工资过低,不好意思说;2、如果不好好干,亲戚表面也不好说,但是从企业效益和管理上,亲戚心里很不好受。而如果对你进行批评教育,你心里也会不好受,时间一长,会危及亲戚之间的感情。3、如果被亲戚拖欠工资,也像其他一样将亲戚告上劳动仲裁机关,那么就彻底撕破脸,亲戚可能变为仇人。二、买卖不去熟人店1、不好讲价;2、宰熟现象。
第3个回答  2019-12-30
很对。因为打工去亲戚家的话感觉会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到时候就不能平等的相处了, 亲戚总会感觉你受了多大的恩惠,而买东西去熟人的店的话你买的价格可能会更高,这就是杀熟。
第4个回答  2019-12-30
不对。打工不去亲戚家,这个我还能理解,虽然可以给你。好的帮助,但是涉及工资问题或者是生活问题还是有麻烦的。买卖去熟人的店里可以给你优惠觉得挺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