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谁提出的?

如题所述

法西斯主义由意大利墨索里尼首创 党徒身穿黑色制服 又称黑衫党
德意日以柏林 罗马和东京为轴心建立法西斯联盟 目的是瓜分世界
日本鼓吹和推行该主义的主要是日本军部 故称为“日本军国主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法西斯
英文名:fascism
原 意:捆扎一束棍杖,其中间常夹有斧头
起 源:古罗马
简介

法西斯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关于法西斯主义,人们谈论最多、记忆犹新的是其滔天罪行,而对法西斯主义本身,其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理论体系,却逐渐淡忘。而青少年一代,对这些缺乏了解。而不对此正本清源,就会有法西斯思想谬论复活和重新蔓延的危险。 这几天,有关中美核大战的喧嚣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法西斯主义的由来和三大形态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古罗马使用的权力标志棒),象征暴力和强权高于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因此,法西斯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是三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法西斯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希特勒在德国焚书,把马克思、海涅、左拉的著作等许多人类文化宝贵财富付之一炬。
希特勒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转年改组成“国社党”(全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a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故又简称“纳粹党”),自任党的领袖,推行“纳粹主义”(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身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党”。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垄断资本家们的支持下,出任内阁总理。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任国家元首,废除德国的民主共和制,建立了比意大利更加专制和残暴的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主义与德意法西斯主义有所不同。在日本,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的主要是日本军部,一些右翼党派和“御用文人”则充当了帮凶和吹鼓手。日本法西斯主义更具有军事专制独裁色彩,故称为“日本军国主义”。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当时奉行法西斯主义还有几个中小国,例如西班牙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建立了法西斯联盟。他们的目的是瓜分世界,德意霸占西方,日本霸占东方。德意志确实也曾占领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一部分,只是西面未能跨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东面受阻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郊外吃了大败仗。最后,在反法西斯盟国东(苏联)西(美英法)两条战线夹攻下,彻底失败而灭亡。日本也曾横行一时,蹂躏大半个中国,横扫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后被美中苏三国联合打败。
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和西方两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法西斯恶魔瓜分世界、霸占全球的梦想,拯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免于灭亡,使数亿人民摆脱了法西斯的残暴摧残和蹂躏,改变了世界面貌,战胜了人类的一次空前浩劫,扭转了历史进程。所以,它的伟大意义和功勋是永世不可磨灭的。
(二)法西斯主义的五个基本理论

法西斯
法西斯主义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曾经风行一时,与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并立,形成当时世界三大主要思潮。这说明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蛊惑性,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迷信它,追随它,为它牺牲性命。
法西斯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它的五个理论:
1,种族优秀论。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
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这种学说同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毫无关系,而是歪曲了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种必然被淘汰一样。这种披着“生物科学”外衣的谬论,为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民族压迫奴役以及种族灭绝制造借口,是极其反动的。
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同对抗欧美民族,与西方平分世界。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引用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话传说。这种传说称,日本民族是天造大神创造的,特别优秀,应当领导和统治其他民族。中日韩学者合著《东亚三国近现代史》(又名《开创未来的历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危害性时说:“教科书的体系和日本战前军国主义教科书的体系是一致的,这是个最大的危险”。“战前旧的日本教科书,一开始讲日本是神的国家。日本的国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后代。日本国人也和神有联系”;由于日本民族特别优秀,所以中国和朝鲜相继被日本打败;只有日本国能打败西方,标志就是日本能够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俄国(指日俄战争)。据媒体报道,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又在借庆祝日俄战争胜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承认失败和灭亡,天天都在伺机而动,梦想卷土重来。

法西斯
2,国家至上论。希特勒把它的主义叫做“国家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骗人的幌子,其实只是“国家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民主思想,主张“国家高于一切”。爱国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任何真理诠释过头,都会变成“歪理”。“爱国主义”的正确理解应当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尊重别的国家,而不歧视和侵犯别的国家,因为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热爱、保卫和治理自己的国家。法西斯主义则把“爱国主义”变成“国家沙文主义”,鼓吹只应当爱自己的国家,并且鼓吹日耳曼民族的国家既优秀又强大,理应实行扩张主义,侵略和占领别的国家。
日本军国主义除了同样鼓吹国家至上主义,还加上日本特色,那就是把尊神(尊崇神道教)、忠君(效忠天皇)和爱国(为“大日本国”作贡献和牺牲)三者合为一体。所以日本军国主义比德国法西斯主义更具有“迷信狂热”和“封建色彩”,这是中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人,比中了希特勒思想毒害的人更难醒悟悔改的一个重要原因。
3,领袖至上论。希特勒极力推崇当时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学说。尼采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有的具有天才的“超人”,一类是占绝大多数庸庸碌碌、盲目服从的“庸人”。“超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有权力领导和驱使“庸人”;“庸人”则应服从“超人”的命令和指挥,充当“超人”创造历史的工具。希特勒利用这种学说,自诩为唯一能够“拯救德意志”的领袖,通过纳粹党和“党卫军”大肆鼓吹对“领袖”(希特勒)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在纳粹党内和德国军队内实行“铁的纪律”,对人民实行极端独裁专制的法西斯统治。
日本军国主义同样鼓吹“领袖至上”。不同的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天皇“奉为天照大神赐给大和民族“万世一系”世代继承的“神圣领袖”。鼓吹对天皇的狂热信仰、绝对崇拜和绝对服从。另一个不同是,日本军国主义把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军事专制制度,推广到国内和殖民地统治的各个方面,形成日本军部享有“一人(天皇)之下,亿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力,强迫一切民众对日本军国主义“绝对服从”,任其宰割。
4,意志至上论。希特勒还极力推崇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认为意志就是力量,只要意志坚强,具有“主观奋斗精神”,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就必须握有权力。他创造了“权力意志”的概念,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掌握和发挥权力,“扩张自我”。这是一种极端自大狂妄,权力欲薰心;只要个人意志,不要理性思维;只凭个人奋斗,蔑视广大民众;不顾客观现实,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荒谬邪说。希特勒深受尼采学说影响,写了自传体的《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坚强意志和主观奋斗精神可以战胜一切。这本书的毒害作用很深,使得许多希特勒信徒追随“领袖”,甘当侵略战争的炮灰。
日本军国主义也极力鼓吹“意志至上”。他们不是引用德国的尼采哲学,而是鼓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的首要信条是绝对效忠天皇和自己的主人(日本古代的武士是由封建主豢养的);其次是勇敢作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次是坚忍不拔,恩仇必报;等。日本军国主义用这种精神对其追随者和日军官兵进行“洗脑”。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若干日本官兵面向天皇所在方向,下跪剖腹自杀,以示“效忠天皇,宁为玉碎”,正是中武士道精神毒害太深的表现。
5,暴力和强权就是真理论。墨索里尼鼓吹,罗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罗马大帝国灭亡以后一直未能复兴,是因为缺乏杰出的英明领袖,以钢铁意志实行“铁腕”统治。他和希特勒、东条英机一样,坚决反对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认为,这些学说使人心浮动,社会动荡,国家涣散软弱。他们认为,武力能战胜一切,“强权就是公理”,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必须实行强权统治,进行武力征服。
日本军国主义奉行的也是“强权政治,武力征服”。这种遗毒至今犹存。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推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14名甲级战犯的判决的理由是:“该法庭是由美国等战胜国单方面主持”的“违法审判”。按照他的逻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不是根据14名甲级战犯发动侵略战争,屠杀数千万人民的滔天罪行进行判决,只是因为反法西斯盟国取得了胜利,于是“失败者(日本战犯)就成了罪人”。这表明“强权就是公理”的阴魂还盘据着森冈正宏这类人的头脑。
(三)法西斯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土壤
法西斯主义上个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在德意日等国家盛行,有以下原因;

法西斯
一,复兴的德意和新兴的日本,不甘心忍受英法美等国操控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等战胜国与德奥等战败国于1919年签订了《凡尔赛合约》,重新划分了列强的势力范围,建立起所谓“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对战胜国特别是英法美有利,而对德国是严苛的束缚。十几年后,德国再次兴起,不但急于打破对本国的束缚,同时也有复仇和雪耻之心。意大利和日本,在签订《凡尔赛合约》时也是战胜国,但是在英法美的压力下,他们没有分到所要的份额,十几年后,这两个国家兴起了,要求打破“凡尔赛体系”。特别是日本,野心勃勃,必欲重划东半球的版图。
二,连续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冲突。1929年,世界爆发了持续几年的空前的经济大危机。整个西方世界,股票狂跌,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工厂企业纷纷倒闭,社会一片混乱,政局动荡不已。德日意的大财团们和统治阶层认为,要摆脱经济危机,必须向外扩张,争夺更大的市场和势力范围。德国有一个特殊“借口”,要收回战败失去的土地。日本也有一个特殊“借口”:岛国地小人多资源贫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向外扩张。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内部,有“北进”和“南进”两种主张。“北进”是经朝鲜半岛进攻“满洲”(中国东北三省),占领中国北部;“南进”是经台湾,进攻中国东南沿海,占领中国南部,进而扩展到东南亚。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是先“北进”,后“南进”,两种主张都实行,也都失败了。现在,日本小泉政府的动作,包括企图霸占钓鱼岛和冲之鸟礁,侵犯台湾渔场,把台湾岛纳入日本保护范围之内,等等,让我们又看到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南进”路线的影子。
三,国内劳工运动和革命运动高涨,引起了大资阶级和统治阶层的恐慌和疯狂镇压。1919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欧洲深受影响。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德国、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都爆发过短暂的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对欧洲震动不小。特别是德国,信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党势力强大,控制着国会。在这种国内形势下,德国大财团和统治阶层支持希特勒上台,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抗。希特勒为了争夺民众,标榜自己也主张“社会主义”,自己的党也是“工人党”,只是自己的“社会主义”是“国家第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就是这样产生的。希特勒夺得政权后,立即翻了脸,撕掉“社会主义”和“工人党”外衣,对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工人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
日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主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和劳工运动也曾兴起,并且遭遇了同样命运,被日本军国主义血腥镇压下去。
法西斯是指一部分人为了某种利益,组成一个团体,利用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民欲望不断扩大这个团体,对不加入或者排斥这个团体的人或其他团体进行各种方式的打击,达到一个控制国家,法律,军事的目的。  
法西斯的优点:极大有效地发挥中央集权统治的力量,可以在短期内调度国家全部的力量去干一件事情,打破社会发展规律改变统治下公民的思想。   
缺点:劳民伤财,法西斯政权的统治时间都不是很长,因为对国家和其民族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往往1代法西斯统治需要几代人去恢复。
来历
资料
   法西斯的来历:“法西斯”是古代罗马高级长官的一种权力标志,系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杖,其中间常夹有一柄锋刃向外的斧头,得名“法西斯”(fascis或fasces)。初为早期王权的标志,后高级长官出行时由扈从肩扛(每人一束),象征其行政权力,法西斯主义(Fascist)即取名于此。
“法西斯”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起源于罗马。当时,罗马的每一个执政官都有12名侍卫官,侍卫官肩上荷着一束打人的笞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头,象征着国家最高长官的权力,这种笞棒就叫“法西斯”。它是用来处人以死刑的一种刑具。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执政官便若声洪钟地宣判:“用‘法西斯’对他处以死刑。”侍卫官立即从肩上解开笞棒束—“法西斯”,狠狠地抽打罪人,直到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时,再拉他跪在地上,从“法西斯”中抽出斧头,当场砍下他的头颅。这就是“法西斯”的来历。

法西斯
产生背景

   根据全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托洛茨基的理论观点法西斯实质是:法西斯主义是独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发生严重的体制危机的产物,在这个危机中,正常的资本增值,在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条件下,正渐增地被破坏。在经济和各政治机构发生这个危机的同时,在失去社会地位的社会层份中间,主要是在小资产阶级中间,有正在激进化的不满份子,以及他们的日益增多以新形式群众组织出现的组织。起初这些组织的活动是自发的,后来它们就渐增地被大企业利用来企图破坏工会运动,使工人阶级支离破碎。
在日益难以克服的社会──经济阶级冲突渐增的压力下,中等阶级的重大部份与以上所提到的其它社会层份──即托氏所如此恰当描述的人类流沙──熔化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群众运动。这个群众运动,受了极有魅力的催眠、部份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机构提供武器之后,就作为一种攻坚物,通过恐吓与血腥恐怖行动来击碎工人阶级运动,使工人阶级支离破碎。
意识形态背景

    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及其政治团体,是从中产阶级在独占资本的权力和工会权力之间受到折磨后感到气恼和绝望的时刻,不顾资本家阶级的眼前需要而开展的。(他们的思想的相对独立性是另一回事。种族主义是深深地植根在殖民帝国主义时代的典型思想体系之中,虽然它是与资产阶级诞生以前的偏见残余有关。)
  在开始阶段,有许多这样的小团体,它们拥护各自的“元首”候选人,进行剧烈的竞争。只在一段复杂的筛选过程之后,一位领袖才从这个底层社会斗鸡似的竞赛中出现。能够上选的,不但有魅力的个性,而且极度无道德原则,甚至于具有牺牲他自己的亲密盟友的能耐。

   当小资产阶级受到晚期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沉重打击以致变得越来越绝望、越来越没有希望的时候(通货膨胀、小生意破产以及学者、技术人员及中高级公务员大量失业),至少这个社会阶级的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怀旧、心理上怨恨的混合心境激发下,将会逐渐采取有点狂野的观点,从事暴力行动。法西斯主义首先是小资产阶级变成狂野的一个群众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发现这样的两方面结合:一方面是极端民族主义,另一方面至少是口头上反资本主义的煽动,但是带有对工会运动更大的仇视(“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布尔什维主义”、“反对工会头子”)。当如此发展起来的群众运动开始用伤害人体的暴力来对付工人们、工人们的行动及其群众组织的时候,法西斯主义政党就开始了。
根基

   对于法西斯主义而言,其真正的群众基础是小资产阶级。在意大利,它有着非常庞大的根基——城镇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德国同样也有着法西斯主义的庞大根基。
误区

  今天的自由主义者,甚至大部分自认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们都犯了一个错误:在对待世界法西斯主义者的态度上非常随意。他们到处随便地将“法西斯主义者”当作绰号或者政治咒语来嘲笑那些被他们特别轻视的右翼人物或普通的保守分子。
意大利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托洛茨基已经在他的文章《法西斯主义——它是什么?如何来对付它?》中正确的叙述了法西斯: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运动是一个拥有来自军队的新兴领袖的、大量群众的自发运动。起初,它是一个由大资产阶级的力量支配和资助的平民运动。它是从小资产阶级和贫民无产阶级中爆发的,而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爆发于无产阶级群众的;前社会主义者墨索里尼,就是从这次运动中崛起的“白手起家”的人。
其时,维持着资产阶级专政的“正规”的警察和军队力量,连同他们的议会这一层遮羞布,都无法再使社会保持稳定——迈向法西斯政权的情况发生了。通过法西斯机关和资本主义制度,所有这些数不清的人们——大量疯狂的小资产阶级、丧失原有地位的人群和道德败坏的流氓无产阶级——都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助,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带来了绝望和疯狂。
  由于实行了法西斯主义,资产阶级就要把事情做绝;若它诉诸内战,则其后它就会维持一段时期的和平。而且,利用小资产阶级作为急先锋的法西斯机构,将会彻底压倒它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在法西斯胜利之后,金融资本会直接针对性地聚集在它的手里;所有机关和统治机构、行政部门以及国家的教育部门就像一块钢铁一样——整个国家机器由军队、内政部门、大学、出版社、工会和合作社聚合起来。当国家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时候,它不仅仅意味着政府的形式和规律改变成墨索里尼制定的模式——本质上,这个范围内的改变只起了较小的作用——但是它首先意味着大部分的工人组织遭到摧毁、无产阶级被削弱到一盘散沙的状态,以及建立了一个深入渗透到群众中用于破坏无产阶级团结的管理制度。那就是法西斯主义的要点。
特点

对内特征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例如,德国的政治警察“盖世太保”,可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成千上万的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搜捕所谓的“国家的敌人”,对人民进行迫害和控制。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对外特征法西斯

   对外,法西斯政权都狂热的进行扩张和征服,醉心于建立庞大帝国。
发展史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因此,法西斯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部统治下的日本、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是三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法西斯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希特勒在德国焚烧书籍,把马克思、海涅、左拉的著作等许多人类文化宝贵财富付之一炬。
“法西斯”本身如词条之首解说的是它就是又“权力标志棒”引申出来的一种思想,一种屠虐生命的思想。这个思想绝对不是始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而只是到他这里有了发展。“法西斯”应该早在法国就有所发展,具体人物无证可考,但大家看一看法国的国徽就知道了,那实际上就是“法西斯”就是“权力标志棒”。早在那时法兰西民族就盛行这种思想,墨索里尼是将其发展了。希特勒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转年改组成“国社党”(全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德文Natia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故又简称“纳粹党”),自任党的领袖,推行“纳粹主义”(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身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党”。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垄断资本家们的支持下,出任内阁总理。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任国家元首,废除德国的民主共和制,建立了比意大利更加专制和残暴的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主义与德意法西斯主义有所不同。在日本,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的主要是日本军部,一些右翼党派和“御用文人”则充当了帮凶和吹鼓手。[10]日本法西斯主义更具有军事专制独裁色彩,故称为“日本军国主义”。
三大形态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当时奉行法西斯主义还有几个中小国,例如西班牙等。德国、意大利、日本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建立了法西斯联盟。他们的目的是瓜分世界,德意志霸占西方,日本霸占东方。德意志确实也曾占领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一部分,只是西面未能跨过英吉利海峡征服英国;东面受阻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郊外吃了大败仗。最后,在反法西斯盟国东(苏联)西(美英法)两条战线夹攻下,彻底失败而灭亡。日本也曾横行一时,蹂躏大半个中国,横扫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最后被美中苏三国联合打败。
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和西方两大战场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法西斯恶魔瓜分世界、霸占全球的梦想,拯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免于灭亡,使数亿人民摆脱了法西斯的残暴摧残和蹂躏,改变了世界面貌,战胜了人类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扭转了历史进程。所以,它的伟大意义和功勋是永世不可磨灭的。
“法西斯”一词是拉丁文“束棒”(fasces)的音译,而后来束棒又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后来“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背景

   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曾经风行一时,与美英法的民主自由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并立,形成当时世界三大主要思潮。这说明法西斯主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蛊惑性,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迷信它,追随它,为它牺牲性命。
法西斯主义的欺骗性在于它的五个理论:
种族优劣
     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其他种族都应当接受日耳曼民族的领导和统治;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低劣”的种族,应当对之实行种族灭绝。
希特勒引用当时的一种社会学说--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依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动物社会一样,服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定律,优秀种族必然越来越强大,成为世界统治者;低劣种族必然被淘汰,趋于灭亡,就好像自然界的某些物种必然被淘汰一样。这种披着“生物科学”外衣的谬论,为发动侵略战争、进行民族压迫奴役以及种族灭绝制造借口,是极其反动的。
日本军国主义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大和民族才能统帅亚洲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同对抗欧美民族,与西方平分世界。日本军国主义不是引用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是引用日本的神话传说。这种传说称,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创造的,特别优秀,应当领导和统治其他民族。中日韩学者合著《东亚三国近现代史》(又名《开创未来的历史》)中方作者之一步平,接受记者采访,谈及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危害性时说:“教科书的体系和日本战前军国主义教科书的体系是一致的,这是个最大的危险”。“战前旧的日本教科书,一开始讲日本是神的国家。日本的国土是神的化身,日本天皇是神的化身.神的后代。日本国人也和神有联系”;由于日本民族特别优秀,所以中国和朝鲜相继被日本打败;只有日本国能打败西方,标志就是日本能够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俄国(指日俄战争)。据媒体报道,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又在借庆祝日俄战争胜利100周年大做文章,鼓吹日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事实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从来没有承认失败和灭亡,真是可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4
乔瓦尼·秦梯利,

他生于 1875 年,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乔瓦尼相信有两种“完全相对的”民主。一种是自由式民主,比如美国的那种,秦梯利将其归类为个人主义式——太注重自由和个人权利——因此是自私的。另一种是秦梯利推荐的“真正民主”,个人自愿从属于政府。
正如他的哲学导师卡尔·马克思,秦梯利想要创造一个类似于家庭的社区,一个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的社区。这个观点的吸引力太强了。确实,这至今是左派共同的修辞主题。
比如,1984 年的民主党大会上,纽约州州长马里奥·科莫把美国比作一个大家庭,通过政府,大家彼此关照。
什么都没改变。30 年后,2012 年的民主党大会的一个口号是“我们都只属于政府”。他们简直就像在引用秦梯利的话。

记住,秦梯利是一名左派人士。他是一个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对秦梯利来说,法西斯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确实,是其最可行的形式。当马克思社会主义基于阶级动员人们时,法西斯主义诉诸于国家认同与阶级来动员人们。法西斯主义者是带有国家认同的社会主义者。1930 年代德国法西斯主义者被称为纳粹——基本上是“国家社会主义者”的缩写。
对于秦梯利,所有个人行为都应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没有区别。正确理解下,两者是相同的。那么谁是社会的行政机构呢?正是政府。因此,遵从社会就是遵从政府——不仅是在经济问题上,而且是在所有事务上。因为一切都是政治的,政府开始告诉任何人如何思考,做什么事。
是另一个意大利人贝尼托·墨索里尼,1922 年到 1943 年的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将秦梯利的言辞化为行动。在墨索里尼的著作《法西斯的教条》(译注:《法西斯的教条》实为墨索里尼与秦梯利合著)中,他写道,早期法西斯主义其中一条教义是“一切都是政府的,政府以外没有人或价值”。他不过是在转述秦梯利的话。

这个意大利哲学家现在默默无闻,但他的哲学意义重大,因为它与当代左派的哲学极其相似。秦梯利的努力对支持中央集权制的进步主义者非常重要。在美国,左派已大规模扩大政府对私营领域的控制,从医保到银行业;从教育到能源。这种政府主导的资本主义正好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者在 1930 年代所实施的。

左派不能承认他们的同伴,秦梯利,因为这将破坏他们把保守主义与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的努力。保守主义想要小政府,这样个人自由就能蓬勃发展。左派,如秦梯利,要的恰恰相反:想要个人和产业的资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政府服务。承认秦梯利就是承认法西斯主义与今天左派意识形态有深厚的渊源。所以,他们会把秦梯利留藏在内心深处:死去,埋葬,已被遗忘。

但我们应该铭记,不然法西斯主义的幽魂将会一直纠缠我们。
作者为迪内什·狄索萨,我传递了他的一部分观点(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了),原作百度法西斯是左还是右
第2个回答  2013-06-16
墨索里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