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汉人还是满人

有说慈禧是汉人,只会说汉语而不会满语,还说她是从小因家穷,被卖到满人官员家做丫鬟的,那她又是怎么通过选秀这关的。

慈禧是满人,姓叶赫那拉氏。

身世传说

一般认为慈禧为满洲镶蓝旗人,玉牒明确记载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据叶赫那拉·根正的口述记载,慈禧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但也有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慈禧太后很有可能是汉族人。 

1989年6月,长治市郊区(原属长治县)下秦村77岁的村民赵发旺带着他和上秦村宋双花、宋六则、宋德文、宋德武等人的联名信,找到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赵发旺说,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禧太后的五辈外甥,宋双花、宋六则等人是慈禧的五辈侄孙。他们要求政府帮助澄情。

从此,刘奇踏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佐证材料的不断丰富,愈加增强了刘奇的信心,有关著述也颇见报端。

2012年 4月,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召开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上,刘奇撰写的《揭开慈禧童年之谜》,获得一等奖。这篇7000余字的论文,集中阐述了慈禧的身世问题。

据刘奇考证,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一个贫穷的汉族农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岁时,被卖给本县上秦村宋四元为女,改名“宋龄娥”。

12岁时,又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兰儿),并在衙西花园专设书房中获精心培养。咸丰二年( 1852年),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平步青云,直至皇太后。

扩展资料:

生平简介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

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正面评价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主权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

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

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

负面评价

个人的人格方面,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后,甫成为皇太后的叶赫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奕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

后为建立及维系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出发,慈禧当政的结果亦受到不少负面评价,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登陆台湾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主权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

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

慈禧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

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

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政府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

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慈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慈禧肯定是满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她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人。想必稍微熟悉清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向来不和。而且曾经叶赫那拉氏的祖先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假如耶和娜拉是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亡了爱新觉罗,估计让世人没想到的是,爱新觉罗家族还真的亡在了两个叶赫那拉氏的女人手中,其中之一就是慈禧,另外一个就是慈禧的侄女,也就是光绪的皇后。

慈禧是叶赫那拉氏,她入宫的时候位分也不高,仅仅是个贵人而已,紫禁城里女子的位分和家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实当时咸丰最为宠爱的人不是慈禧,就连和慈禧一同入宫的丽妃其实也比她受宠。而且丽妃其实是生下了咸丰第一个孩子,只不过那个孩子是个公主而已。

慈禧后来之所以占了上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为咸丰生下了咸丰这一朝唯一的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世人说起慈禧,一般都是说她的各种不好,但是实际上慈禧其实也是一个才女,她字写的特别好,画也画的特别好。但是咸丰这个花心的帝王,也并没有因为慈禧是个才女就偏爱她。

后期慈禧之所以能够接触到朝政,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咸丰晚期身体不好,按说咸丰那么年轻不应该身体那么不好才是,但是晚期的时候咸丰连处理朝政都很吃力。这个时候字写的特别好的慈禧就派上了用处,很多时候咸丰都会让慈禧帮他处理朝政,这样久而久之,慈禧嗅到了权力的味道,最终在咸丰去世后开始临朝称制。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历史上一些没有具体记载的事,往往都会存在多种说法。


虽说也有一些事,正史中没有记载,但野史等民间传闻一般会有所涉及,这种未加考证的记载,实际上没有多少说服力。

至于那些正史野史都未谈及的事,自然就众说纷纭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慈禧太后是汉人还是满人?原本这个问题没有争议,清朝皇帝为了保持皇室血统纯正,都会娶满族女子做皇后和妃子,这样慈禧太后自然也是满人。

但民间说书人却有一种说法,说慈禧太后是汉人。

根据是,孙殿英派人挖掘清东陵时,参与挖掘慈禧太后的陵寝的士兵,出来后称他们脱下慈禧太后的靴子,看到的却是一双小脚。

那时只有汉人女子才有裹足的传统,因此看脚的大小也成为了鉴别一个女性是满人还是汉人的依据。

说起孙殿英掘墓这件事,那时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件事之后,一时间民间的说书人都把这件事作为一个热点话题。

传的人多了,自然说法也就逐渐发生变化,一些说法甚至还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

据民间流传的的一种说法,慈禧太后之所以会是汉人,是因为叶赫那拉惠征为了应付咸丰帝选秀,而把做丫鬟的慈禧太后谎称是他女儿,将她的名字改为了叶赫那拉玉兰。

后来她在宫中奋斗了数年,终于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上,民间传言很多都是改编而成的,说书人为了让说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往往会编撰一些虚假的事,慈禧太后是汉人这个说法正是编撰而成。

研究人员后来清理过慈禧太后的陵墓,发现慈禧太后的脚是天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民间传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原本一个人编造的故事,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就会形成一种共识。

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个错误的地方往往会因为这种虚假传播而被很多人所接受,结果显然是歪曲事实。

说慈禧太后是汉人还是满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很多人却想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一方面跟慈禧太后这一人物的影响力有关,正是在她的影响下,清朝越发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她真的是汉人,就显得很具讽刺意义了。

和她有关的传说不少,这些传说大多都是没有经过考证的事,因为一些人道听途说,很多人跟风就选择了相信。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历史上的事,即使是正史记载的内容,可能也有很多是故意编撰而成。至于民间的说法,更多的是个人的想法,百姓对于这些事的真实性虽然感兴趣,但没到那种追根究底的程度。

说书人说什么,听书的人就信什么,这些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故事,故事自然越有趣越好。

然而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找到事情的真相就很重要了,纵使是这样一个看似没多少意义的问题,也要用足够的事实根据确定正确的结论。

或许一个直接的事实是,咸丰帝选妃本就是一件重大的事,在这种事情上叶赫那拉惠征自然不敢懈怠。如果他的女儿被选为皇后,他也能获得不少好处,这样他就没必要非要找一个丫鬟来冒充女儿。

因此说书人说慈禧太后是汉人的原因,没有多少说服力。那为何会有参与挖墓的士兵说慈禧是汉人呢?这个原因就有很多了,或许是有些士兵为了消遣或者引起关注,所以故意编造了一个故事。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也就凑个热闹。

第3个回答  2020-09-15

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慈禧太后就是满人,但是近年来有一种说法是说慈禧可能是汉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说法要从“东陵大盗”孙殿英说起。

据说“东陵大盗”孙殿英在盗慈清东陵禧太后陵墓的时候曾将慈禧太后的鞋子脱掉,由此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么孙殿英当时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个秘密是否可以说明慈禧的身份?

据说孙殿英当时发现的秘密就是慈禧太后的脚很小,小到让人怀疑这慈禧太后该不会是裹过脚的汉族女子吧,因为清代满人女性是不用裹脚的。正是由于孙殿英的这个疑问被一传十十传百,演变为慈禧太后可能是汉人这样一个说法。

那么慈禧太后会不会真是汉人呢?答案是不可能,至少有三个证据证明慈禧不是汉人。

其一,慈禧出生于满人家庭,她的父亲惠征是镶蓝旗人,慈禧后来改其为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总之,慈禧的父亲是旗人,这就说明慈禧也是满人。

其二,清代汉人女子从小就开始裹脚,裹脚的时间久了会导致脚掌弯曲变形,而不只是变小那么简单。所以孙殿英看到慈禧的脚小可能是因为她天生小脚或者是因为已故20年了脚掌变干而显小。

其三,慈禧是通过选秀进入宫廷的,这点最能证明慈禧是满人,因为清朝规定只有满人女子才能参加选秀。如果慈禧是汉人女子,她是没机会参加选秀的。

通过上述三点理由,基本上可以证明慈禧太后就是满人女性,而慈禧之所以被传为是汉人可能只是有人有意借孙殿英之口给慈禧增加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第4个回答  2013-05-04
原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刘奇的研究成果表明:叶赫那拉氏乃是汉人,生于山西省长治县(今同长治市),并在此度过童年。

史学界专家称;该成果为中国历史研究填补了一个“百年空白”。

慈禧太后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实际执掌朝政达48年之久。百年间,海内外关于慈禧的著述和影视作品不下百种,但其中谈及其出生地及童年经历的却极为罕见,系统介绍其从出生到入宫这段经历的更是不曾发现,因而,著名清史专家俞炳坤先生在《慈禧家世考中》说:对于慈禧家世的研究,却始终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这不但表现在所记史实过于简略,留有许多空白,而且众说纷纭。”“慈禧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似乎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

1989年6月,长治市郊区(原属长治县)下秦村77岁的村民赵发旺带着他和上秦村宋双花、宋六则、宋德文、宋德武等人的联名信,找到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赵发旺说,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祠太后的五辈外甥,宋双花、宋六则等人是慈禧的五辈侄孙。他们要求政府帮助澄情。从此,刘奇踏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佐证材料的不断丰富,愈加增强了刘奇的信心,有关著述也颇见报端。今年 4月,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召开的“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上,刘奇撰写的《揭开慈禧童年之谜》,获得一等奖。这篇7000余字的论文,集中阐述了慈祠的身世问题。

据刘奇考证,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一个贫穷的汉族农民家庭,取名“王小谦”。4岁时,被卖给本县上秦村宋四元为女,改名“宋龄娥”12岁时,又被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为婢,改名“玉兰”(兰儿),并在衙西花园专设书房中获精心培养。咸丰二年( 1852年),以叶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应选入宫,平步青云,直至皇太后。

刘奇的主要依据有38项,大致分为民间口传史料、历史实物和典籍文献3大类。

百余年来,长治县西坡、上秦两村村民及附近村庄的老人,都说慈禧是本地人。写成书面材料表达此意的,就有150余人。长治县有慈禧出生地遗址和慈禧生母之坟,分别位于西坡村刑部角田花则老人旧宅西面、西坡村外羊头山西麓荒滩岸边。上秦村关帝庙后,有保存完好的“娘娘院”。慈禧进宫当“朝廷娘娘”后,村里乡亲就称慈禧童年住过的宅院为“娘娘院”,并且一直流传至今。长治市城区原潞安府衙后院保留有“慈禧太后书房院”。

慈禧后裔保存着5件相关的文物:西坡村王培英家的家谱,其中有慈禧的乳名及“王小谦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等文字记载。上秦材宋六则和宋德文家祖传的光绪、宣统年间清廷制作的皮夹式清代帝后宗祀谱。还有,宋六则家中的慈禧寄给其堂兄宋禧馀的信件残片和慈禧本人的单身照片。

10年间,除实地勘察外,刘奇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关于叶赫那拉氏生活习惯和言行的记载,表明慈禧与山西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慈禧用长治七里坡村韩印则的二老奶奶当奶妈,用长治小常村陈四孩作御厨,安排长治史家庄村原殿鳌担任御前侍卫,并袒护他。原殿鳌任御前侍卫期间,因触犯刑律,本当处斩,慈禧念其是同乡,免其死罪,并让他到江西作官。慈禧特别关照长治籍官员、长治地方官和山西商人。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 8月29日,慈禧与光绪逃至大同,在此留住三日。”兵荒马乱中,仍“召见潞安知府许涵度”,“擢冀宁道”。

慈禧喜食长治人常吃爱吃的萝卜、团子、壶关醋、襄垣黑酱、玉米掺粥、沁州黄小米等;好吸长治人爱吸的水烟,不吸关东烟(旱烟);爱看上党梆子。《壶关文史资料》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壶关上党梆子戏“十万班”进京为慈禧太后祝寿演出,轰动一时。慈禧看后亲笔题词“乐意班”,并钦旨不支官,不纳税。

慈禧善唱小曲,且多是山西民歌。一次,咸丰皇帝问慈禧:“为什么山西等地的民歌唱得好而满歌却唱不了?”她说:“我幼年随父在潞安府长大,对那里的民歌熟悉。”

台湾史学家高阳在《慈禧前传》中说,慈禧“只认识汉字,不认识满文”。慈禧御前女官裕德龄在《清宫二年记》中写道:太后说,“我喜欢乡村生活,我觉得那比起宫里的生活来自然得多了’;西太后还有自己的田庄,每隔四五天,就要到田里去看一次。

“慈禧太后本是山西汉人”的观点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和认同,并被《明清四大太监丛书·皇妃身边的贴心人——安德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和《西风瘦马——恭亲王奕忻传》(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等著述所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