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四座特大城市有那四个

如题所述

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不是特大城市,而是“四大城市群”,分别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对四大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等级作了明确划分,具体如下:

1、成都平原城市群,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主城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和雅安市主城区、名山县等

2、川南城市群,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以及乐山市除主城区、夹江县、峨眉山市外的其余城镇,幅员面积约4.42万平方公里。

3、川东北城市群,包括广元市、遂宁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幅员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

4、攀西城市群,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以及雅安市除主城区、名山县外的其余城镇,幅员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四大城市群发展重点:

1、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重点:加大对区域内主要河流和骨干道路的绿化建设,有效贯通城市间森林、湿地斑块,加强城市群生态空间连接。同时,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镇等建设,增加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

2、川南城市群发展重点:加强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森林建设,有效增加城市(镇)内森林绿地面积。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森林资源较好的城市和地区,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森林的综合惠民能力。

3、川东北城市群发展重点:该建设重点是对现有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质量提升,充分展现各自城市特色,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森林综合惠民能力。

4、攀西城市群发展重点:该区域建设发展重点是总结和推广攀枝花市、西昌市建设森林城市经验和模式,积极推进森林县乡村建设。加强雅砻江干流和安宁河等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加强道路绿化景观廊道的建设,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网络生态屏障。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经济实力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0

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不是特大城市,而是“四大城市群”,分别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于2007年12月,在省委召开的九届四次全会做出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决策部署时提出。

1、成都平原城市群

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成都市。

特大城市(规划人口100万人以上):德阳市、绵阳市。

大城市(规划人口50—100万人):乐山市、眉山市、资阳市、雅安市,都江堰市、简阳市。

中等城市(规划人口20—50万人):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郫县,广汉市、绵竹市、中江县,江油市、三台县,峨眉山市,仁寿县,安岳县。

2、川南城市群

特大城市(规划人口100万人以上):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

中等城市(规划人口20—50万人):荣县、富顺县,合江县,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

3、川东北城市群

特大城市(规划人口100万人以上):南充市、达州市。

大城市(规划人口50—100万人):广元市、遂宁市、广安市、巴中市。

中等城市(规划人口20—50万人):射洪县,阆中市、南部县,邻水县,宣汉县、大竹县、渠县,平昌县。

4、攀西城市群

特大城市(规划人口100万人以上):攀枝花市。

大城市(规划人口50—100万人):西昌市。

扩展资料

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存在的问题 

1、城市群间经济实力悬殊较大 

从经济综合实力结果上看,四大城市群经济实力差距大。成都平原城市群综合得分95.10分,川南城市群57.91分,川东北城市群47.98分,攀西城市群54.24分。

2、城市群内规模等级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善合理的城市群体系其规模等级结构应呈金字塔型分布,即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每个层次之间是连续的,渐进递增的。但是,目前四大城市群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规模等级不连续、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四川省四大城市群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还很不足、不充分,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与西部12省(区、市)差距都较大。即便省会城市成都,其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比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都还要略低,且服务业各行业中多项其他行业发展速度均不同程度低于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

4、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不够优化 

城市群产业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产业分工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带来整体功能效应,增强城市群的竞争优势,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若分工不当,则会延缓了城市群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削弱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实力。

绝大部分城市把食品、化工、机械、冶金、纺织、医药作为自己的支柱部门或重点发展对象,存在着较高的同构现象。而且从产业的空间分布上看,群内的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成都、德阳、绵阳,而眉山、资阳、乐山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大型企业和项目的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经济实力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四川重点打造四大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城市群、攀西城市群。

四川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围绕加快发展四大城市群,尽快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其中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县城要注重提升发展质量,成都周边县城,要加强与中心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川南城市群的县城要注重壮大规模,川东北城市群的县城要注重分工协作,攀西城市群和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县城要注重提升服务能力。

扩展资料:

四大城市群的范围和发展重点:

成都平原城市群:

区域范围: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市中区、夹江县、井研县、犍为县;雅安市的雨城区、名山区。

发展重点:该区域建设重点是,在保护现有城市森林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加大对区域内主要河流和骨干道路的绿化建设,有效贯通城市间森林、湿地斑块,加强城市群生态空间连接。同时,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小镇等建设,增加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

川南城市群:

区域范围: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以及乐山市的沙湾区、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发展重点:因地制宜,通过区域级的森林城市及森林县乡村建设,加强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森林建设,有效增加城市(镇)内森林绿地面积。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森林资源较好的城市和地区,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森林的综合惠民能力。

川东北城市群

区域范围:包括广元市、遂宁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和巴中市。

发展重点:该区域城市绿化基础较好,建设重点是对现有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质量提升,充分展现各自城市特色,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生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森林综合惠民能力。同时,结合以嘉陵江、渠江、涪江等长江主要支流,以及主要道路网为骨架的贯通性生态廊道和景观廊道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及森林县乡村等多层次、多级别森林城市体系建设。

攀西城市群

区域范围:包括攀枝花市及凉山州的西昌市、德昌县。

发展重点:该区域建设发展重点是总结和推广攀枝花市、西昌市建设森林城市经验和模式,积极推进森林县乡村建设。加强雅砻江干流和安宁河等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加强道路绿化景观廊道的建设,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网络生态屏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6

四川省没有重点打造四大城市,是重点建设四大城市群。分别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城市群、攀西城市群。

1、成都平原城市群

包括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市中区、夹江县、井研县、犍为县;雅安市的雨城区、名山区。

2、川南城市群川南城市群

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内江市、宜宾市以及乐山市的沙湾区、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3、川东北城市群

包括广元市、遂宁市、南充市、广安市、达州市和巴中市。

4、攀西城市群

包括攀枝花市及凉山州的西昌市、德昌县。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研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成都基本建成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化特大城市,绵阳、攀枝花、自贡、南充、泸州、宜宾、内江、乐山、德阳9个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达州、广元、遂宁、西昌等16个城市建成中等城市。从地理山水格局来讲!绵阳:成都平原北部中心乐山:成都平原南部中心南充:川东中心宜宾:长江上游第一城泸州:川江门户达州:川东门户内江:川南门户攀枝花:川西门户修改后的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共有16处采纳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根据修改后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四川省将在“十二五”期间,把8个地级城市培育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同时,财政将加大对就业领域的投入力度。   8个地级城市将培育成特大城市  18日提交省人代会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在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方面,称要将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并“积极将绵阳、南充、自贡、泸州、攀枝花等城市培育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将达州、德阳、宜宾、内江、乐山、遂宁等一批地级城市培育为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一批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培育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在审议中,一些代表结合达州、内江等部分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提出了有关建议。修改后的规划纲要草案,增加了将要培育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绵阳、南充、自贡、泸州、攀枝花基础上,新增了宜宾、达州、内江。  修改2010年GDP数据初步统计达16898.6亿元  修改后的规划纲要草案,还新增了“推进云计算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将“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压缩天然气(CNG)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竹原纤维等天然纤维产品开发。  修改后的规划纲要草案还对革命老区重点开发工程作了明确,将培育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打造雪山草地、川陕苏区、将帅故里等红色旅游区。  此外,审议中,有的代表建议在规划纲要中增加一些具体项目。对此,四川省发改委主任刘捷表示,具体项目将在专项规划中统筹考虑。  会议期间,国家统计局核定了四川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初步统计数据。据此,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报告的相关数据都作了核改或修改。如,在计划报告中,2010年全省GDP由初步预计超过16700亿元修改为,初步统计达到16898.6亿元;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467元修改为154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超过5000元修改为5140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