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名字由来

要普通话,不要文言文

秦代,始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使部太原郡。平周邑改名为平周县,属西河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平周县废置。

三国时,界休属并州西河郡,邬县属太原郡。

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邬县属太原国。西晋永兴元年(304年),介休城为刘渊军攻破。此后,北方发生少数民族长期战乱,介休地域主属变换不定,县邑建置时有时无。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介休县,属吐京镇西河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邬县,属并州太原郡。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西河郡治被六镇起义军攻破,介休县治也被攻破侨置平阳郡界。北魏永安年间(528~529年),介休县侨置汲郡界(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属司州五城郡。

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孝静帝派朔州军人驻介休城镇守,立为南朔州,但领军人,不领郡县。县境侨置定阳郡平昌县,寄驻介休30多年。北齐天保年间(550年)之后,邬县废置。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属介休郡。

隋开皇初年,撤销介休郡,平昌县属西河郡。开皇十年(590年)县境西南析置灵石县。开皇十八年(598),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隋义宁元年(618年),复置介休郡,县属介休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撤销介州,县属河东道汾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属西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属汾州。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属河东路汾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孝义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0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

介休是山西省的一个小县,此县虽小,但其名却有一番来历。春秋时期,着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在掌握政权之前曾有过19年的流亡经历。

在那段时间里,重耳的大臣介子推跟随于他,忠心辅佐他,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有一次,重耳想吃肉而不得,介子推就偷偷地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给重耳吃,重耳得知后十分感动。

后来,重耳归国做了国君,奖赏跟随他流亡的有功人员,但惟独把介子推给忘了。有人建议用放火烧山的办法逼迫介子推母子出来。重耳同意了这个办法,下令烧山。没想到介子推仍守志不出,结果母子双双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重耳得知后痛哭不止,十分后悔。

他命人将那棵树砍下做成木屐穿在脚上,每日望着木屐叹息:“悲呼足下。”他还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将介子推的故乡改称“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亡之处,以此表示对介子推的纪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24
介休--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境内有绵山风景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28
介休--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第4个回答  2020-08-19
介休--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