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国名

最近玩太阁立志传5,看见日本战国的国名有很多如“尾张”等,想知道这一些是怎么分的,或者说是以什么来命名的。不要给我一个网址,不要答错题,不要无关的东西。回答得好有追加。

日本战国历史可与中国战国相比拟。各地大名林立,为争夺霸权攻伐不休。而且也是“无义战”。 其间人名地名繁多,大战小战难以数计。不过,从地区划分讲也许更 容易了解其中形势。

现在的日本可分为四部分:由西南向东北依次为九州,四国,本州和 北海道。战国时的九州,四国与现在所称相差不大。北海道则因其地处偏远,战国史中少有涉及。而本州则是四方征伐的中心。以京都为中心。当时的本州共分为中国,近畿,东海,北陆,关东,东北六个地区。 近畿以当时国都京都为中心,包括京都,奈良以及以后丰臣的大坂。其西部与中国地区相邻。近畿地区东部南与东海地区(后来的织田信长凭借这个有利条件,控制京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邻,北与北陆地区接壤。 东海,北陆东与关东地区为邻。而关东与北陆又东邻东北地区。 室町幕府统治一百多年后开始衰落。各地强有力的大名纷纷自立为政。一般以 1467年(应仁元年)为日本战国的起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大坂夏之战,攻灭丰臣秀赖统一日本为止共148年的历史。

战国前期的大战多集中与中国地区与京畿地区。一般是传统意义上控制京畿的战争。参与者多为近畿地区而且在京都有相当势力的大名。 从十六世纪初北条家争夺关东霸权开始战争中心东移至东海关东,北陆地区。而这一时期也是日本战国人材辈出的时代。其中以关东的北条氏康,越后(属北陆地区)的上杉谦信,甲斐(东海地区)的武田信玄之间为争夺关东,信浓等地的霸权的战争为代表。而东海地区因为有甲斐的武田信玄,尾张的织田信长和后来统一日本的三河德川家康而成为战国时期的英才发源地。武田信玄经过多年战争击败苦主上杉谦信及北条今川等大名夺取骏河信浓等地,成为当时最强的大名。后来武田受没落将军足立义昭之命进军京都,途中在三方原一战(1572年)大败德川家康,令织田信长坐立不安。但其后因病突然撤军,功败垂成。信玄死后,其子胜赖才具不足,长涤之战败于织田德川联军。甲斐从此走向衰落。武田死后不久,其死敌上杉谦信也病死。至此,战国的重心转向织田一系。织田信长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诸侯)之一,与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一时瑜亮,一生传奇颇多。

在狭桶间合战中,他在暴雨中高唱著“人间五十年,宛如梦幻,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 以四千兵马奇袭今川义元的四万军队,并砍下今川的首级。他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史上大量运用火器的领主,在长筱一站中,用铁栅栏后的三千铁枪击溃武田家号称无敌的五万铁骑兵。织田与德川家康结成同盟,史称“清州同盟,”统一 尾张、美浓后把主城从清州城移至美浓稻叶山城,并将稻叶山城 改名为“岐阜”城,取周文王凤鸣岐山,一统天下之意。而后开始推行“天下布武”的策略,要以武力统一全国。在灭掉越前朝仓氏、近江浅井氏并流放足利义昭(幕府),击败毛利水军之后,完全控制了中部。正当义气飞扬的他准备攻打西部的毛利时,他的大将明智光秀,因憎恨信长斩首武田人质而迫使武田杀了光秀的母亲,也因为不堪信长的羞辱和猜忌,起义包围了他下宿的本能寺,信长不愿被擒,于是自焚而死。信长被人认为是明君,也是魔鬼。他有温和大度的一面,也有常人无法理解的残忍奸恶的另一面。这个自称为“第六天魔王”的人给后世留下了多少的憎恶和向往。

信长的时代是日本崇尚中国文明的时代,也是日本开始引入西方技术的时代。武田家出了熟读孙子兵法的信玄,高举著的“风林火山”(来自孙子兵法的疾如风,静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而他终身的对手信长却是热衷西洋文化,购置火枪铁炮,和用铁甲船来对付他的敌人。相传他一度身穿和服,却批著西班牙海军的斗蓬戴著羽毛帽招摇过市。 我们也许可以从当时的详细记录的礼仪和战史中体会到不少让国人感叹和共鸣的感受吧。 织田信长在武田信玄死后立即消灭忠于足利氏的浅井朝仓两大名,接着放逐足利义昭。室町幕府至此终结。

此后,织田击败武田军并且逐渐控制近畿,东海地区,成为日本实际的掌权者。接着织田信长派羽柴秀吉进攻中国地区最强的大名毛利辉元。双方在相持阶段时突然传来织田大将明智光秀火烧本能寺(1582年),织田信长死难的消息。 织田信长筑安土城自居,故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安土时代。 羽柴秀吉立即与毛利辉元议和,回师平叛。其后,羽柴秀吉击败柴田胜家(1582)。次年在小牧长久手之战后与德川家康议和,巩固了他对近畿,东海地区的统治。在后来的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后基本统一日本南部。

1590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攻灭北条氏政,统一关东地区。为镇抚关东各大名的势力,丰臣秀吉将德川家康改封到关东。为后来德川称雄埋下伏笔。同年,丰臣秀吉击败伊达政宗等奥州诸大名联军,征服东北地区。至此,日本统一。

为实现其定都北京的野心。1592年丰臣秀吉下令侵朝。明派军队援助朝鲜。 经五年战争后,形势逐渐对日军不利。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 丰臣秀吉筑大坂城。其统治时期称为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死后,其家臣分裂为近江,尾张两派。一直韬光养晦的德川家康乘机联合尾张一派,在关原之战(1600年)中消灭西军,丰臣一系势力大衰。

德川称雄日本并于1603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江户幕府统治。 为最终奠定德川家长久统治的基础,德川家康在自己死前两年内发动大坂冬和大坂夏之战。 大坂夏之战(1615年)中德川军攻陷大坂,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自杀身死。忠于丰臣的家老武士几乎全部战死。显赫一时的丰臣家被消灭。 德川受封江户(现东京),其政权称江户幕府。 至此,日本最终统一。战国时代结束,进入江户幕府时代。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932716.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2
日本战国最大的区划应该是道,道下面又分国
各道的命名基本上是按地理来命名的,往往还和交通线路一致
东海道:东部沿海地区,对应东海街道(这里的街道应该是官道的意思);
西海道:西部沿海地区;
南海道:南部沿海地区;
山阴道:西部山北地区,对应山阴街道;
山阳道:西部山南地区,对应山阳街道;
北陆道:东部北山脉北地区,对应北陆街道;
东山道:东部南北山脉中间的地区;
各国基本上都是从古地名改来的,当然有不同的改法
比如“备中、备前、备后、美作”这几国是从古吉备地区分出来的,根据距离中央的远近分别被命名,相同情况的还有越前越中越后加贺能登、肥前肥后、筑前筑后、丰前丰后等
独立的岛作为国的,包括淡路、壹岐、佐渡
陆奥,意思是陆地的深处,日本战国的文献中经常有奥“某国”的说法,其实就是说某国相对独立的边缘地区
第2个回答  2013-01-21

第3个回答  2008-05-18
这就是地名 就像 安徽 四川一样没有特别 当然大多都是按 山 河 的位置定的。
第4个回答  2008-05-19
日本除了本州,四国,北海道,九州外,加上种子岛、佐渡岛、隐歧诸岛、北方四岛什么的。其实面积也不大,总共不到30万平方公里,人口倒是有1.3亿,算起来密度比中国还高出好多。
由于日本是岛国,资源贫乏,多山地、多河流、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对外经济发展。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难怪日本人那么爱吃鱼啊!),地热资源丰富。这是当地大体情况。当然,日本同时又是世界上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由于日本的地理环境十分恶劣,所以培养出了日本人顽强不屈的好战性格啊!
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的是战国时代的日本地理知识,首先,就要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关东、关西的分法!!

关东、关西主要是指以关原为界限,以东称为关东,以西就是关西了。
关原是由北面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向的松尾山,东南方向的南宫山所围成的东西四公里、南北两公里的盆地。是连接西北方向的北陆道、东南方向的伊势的要道,是进行野战的绝好场地,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关原进行决战了吧?呵呵~~。

其实关原是广义的说法,可以说沿伊吹山地、关原、铃鹿山地,(我想赛车迷对这名字一定是非常熟悉吧?)上野盆地、笠置山地一直到纪伊山地一线划分的。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
以上就是一般关东、关西的划分了。

由于在战国时代,尾张出了不少人才,所以我想单独介绍一下尾张。
说到尾张,我想大家对于尾张这个地名肯定不会陌生的!毕竟这里是战国风云儿织田信长的出生地嘛!:)此外,而且还有一大堆战国知名的武将出于此。
尾张在今天日本爱知县的东北部(其实爱知县就是古尾张和三河啦),濒临伊势湾,由于有木曾川、长良川、揖斐川等在伊势湾入海,所以这里的土地水分充足,比较肥沃,和北面的美浓(今天歧阜县的南部,歧阜县是古美浓和飞騨啦)一直被称为浓尾平野,自古就是粮食产地啊!所以美浓的蝮蛇才会对这里垂涎三尺呢!

尾张在战争地理上属于易攻难守的地区,所以历史上发生在尾张的战争都比较少,但是发生的往往比较出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奏乐!!)桶狭间会战啊!呵呵~~~~~信长玩了回心跳啊!其他还有小豆坂会战,同样是织田和今川之间的战争,但主角是信长公的老爹信秀大人!:)

尾张出人才哟!早期的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柴田胜家、丹羽长秀、前田利家、森可成、前田庆次……,后期如贱岳七枪中的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所以玩游戏时,我每次都是尽快占领尾张,然后牢牢抓住尾张!!其实从经济上讲,牢牢抓住尾张也是很重要的!!岚世记里尾张的石高也不低啊!! (哎呀扯远了)

尾张也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如名古屋的天守,名古屋东南的热田神宫(就是游戏烈风传中信长在桶狭间出战前去的那个地方,在名古屋的热田区),再望东南还有鸣海城遗迹的。都还可以啊!不过清洲城的遗迹是没有了,至于为什么,问家康吧!! :)都是他一国一城令闹的!废掉了清州,只留下了名古屋。

尾张历来富庶,所以当地人居民养成了精明而怕死的性格,而三和人则正好相反,自己的地方穷,居民便朴实而勇敢。在太阁二中三河的那个町(名字忘了)里跟老头对话,老头就会说三河人和尾张人是世敌。尾张人出名将,但全是杂牌军,三河人也出名将,虽然不如尾张,但军队是有名的硬骨头。以上的言论虽然出自游戏,但说的却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的确很有意思啊,这两个风格迥异的地区结成了同盟,并肩作战打下了天下,而且先后称霸,虽然尾张有信长和秀吉,但最后还是三河人赢了。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

接着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近畿地区。
近畿,顾名思义,就是指靠近首都的地方了,但是在日本近畿可不是指东京周围啊!而是指日本传统的首都-京都及其周围了! :)
按照日本官方的分法,近畿包括京都府(山城、丹波、丹后)、大坂府(摄津、河内、和泉)、奈良县(大和)、滋贺县(近江)、三重县(伊势、伊贺、志摩)、和歌山县(纪伊)和兵库县(播磨、但马、淡路岛)。注意了,这里的县可不是咱们中国的县啊!虽然面积不大,但他的地位可是相当于咱们的省的!
近畿的古迹太多了!以至当初去日本时我都觉得自己没玩什么啊!还是为大家说一下我当初的行程以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番吧!:)
从关原沿着东海道山阳新干线或东海道本线进入近江,第一个比较出名的古迹就是安土遗迹了,但是也只是遗迹啊!因为只剩下残垣断壁了。信雄这小子啊!哼!一把火放的倒是干脆。把这座名城也给毁了!!
随便说一下近江的地形,近江大部分面积是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环湖是一圈低地,称为近江盆地,在往外就是丘陵地带了,由于走的是南近江,北近江的长滨、贱岳就错过了啊!!
京都所在就是山城了!可爱的二条城、本愿寺、清水寺我来了!!呵呵~~~
京都位于京都盆地,北面是丹波高地(就是高原啦)东北是比良山地,著名的得罪信长的比睿山就在比良山地最南端,比较靠近琵琶湖啊!可惜没去成啊!!
京都的好地方太多了!!有羽音山清水寺、金阁寺(就是一休里经常出现的那个金碧辉煌的湖中小塔似的建筑)、国立博物馆……还有岚山啊!什么??不知道??去看看当年周总理的《风雨岚山》吧!
其实二条城是让我比较兴奋的地方,它很有平城的气势,不愧为德川家京都的行辕!不过二条城没有树的,知道为什么吗?其实不难想到!想想我们国家的故宫为什么没有树吧!
再谈谈大坂吧,呵呵~~~~~~,说起来丰臣秀吉建的城还真是漂亮!在城中心高高耸立,高高的石垣之上是白色的天守、淡绿色的屋顶,的确美观大方。站在天守顶层环视周围,的确有一种古今完美融合的感觉!说实话,丰臣秀吉这只猴子还真是会享受啊!大坂有着优良的港湾,对外贸易很发达,有淀川流过(呵呵~~~,秀赖老母的封号就是淀君)其东是生驹山地,东南则是金刚山地,南边是和泉山地。西边就是大坂湾,其间就是大坂平野了。不过大坂话可是典型的关西话,我可真是一点都听不懂了!*_^
大坂再往南就是和歌山,可惜没机会去。和泉山地南边是和歌山平野,还有纪之川,大名鼎鼎的杂贺众就在这条河的快到入海口处!
大坂的东面越过生驹山地和金刚山地就进入了奈良县了,奈良是中国大唐时日本的首都。现在奈良的城市布局还留有唐式中规中矩的风格呢!奈良市位于奈良盆地,东北边是笠置山地,东边是高见山地,东南是台高山地,南边就是纪伊山地,可以说奈良县大都是丘陵山地,只有奈良和大和郡山周围是奈良盆地。
至于兵库县,我只是路过了,没有停留。这其中包括神户、姬路城(啊!!真想去!)都没有去,兵库县只有最南边是播磨平野,其他地方大都是山地,其东面有筱山盆地,东北有丹后山地和京都分界。

看日本书籍、玩日本战国游戏的朋友可能经常会遇到"中国"这个词,什么中国地带啦、中国地区啦、中国自动车道啦之类的,朋友们可能经常不解,为什么日本老提到我们中国呢?还有朋友说,原来日本很早就惦记着咱们中国了!其实这里所说的中国并不是指咱们的祖国,而是指日本国内的一个地区。即我昨天提到的近畿地带的西边。
按官方划分:中国地区有鸟取县(伯耆、因幡)、冈山县(美作、备前、备中)、广岛县(备后、安艺)、岛根县(出云、石见)和山口县(周防、长门)。
中国地区多为山地,主要有中国山地,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地区,中国地区只有沿海地方有一些小的平原。横跨安艺和备后的吉备高原在冈山市的西北方向。
中国地带也有好玩的!山阴、山阳的民间故事非常出名呢!广岛可以看看"原爆中心"(哼!就是原子弹的爆炸中心,谁叫你侵略别人啊!),还有广岛城,呵呵~~~可怜福岛正则就被幕府阴了一道啊!
附:正则流放过程
正则修广岛时城,事前谨慎的他曾请本多正纯将此事转呈将军,然正纯秘而不呈。待城修竣,秀忠以其违背法度(家康订《武家诸法度》第六条:大名居城,虽为修补,亦当呈报,且不许擅筑新城----"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峻垒浚隍,大乱之本也。"),不顾正则的陈诉,也不召正纯对质,于元和五年(1619年)六月下令没收福岛家的领地,并流正则于津轻。事前怕正则反抗,调动军队戒备,谁知正则的恭顺出乎意外。受城的幕府代表对福岛家臣整齐有序的移交工作十分感动。交出实权后,幕府可怜正则的衰老,改为流放信浓川中岛,终其余生。领地被没收,自己险些被杀,最后被流放到川中岛,这也许就是福岛正则的宿命吧!
岛根有出名的石见银山的遗迹哟(当年毛利、尼子甚至大内家垂涎三尺的地方)!松江市的位置就是原来的尼子家的坚城月山富田城啊!(玩过《毛利元就》的朋友想必对这城印象很深吧!)但是现在连遗迹都找不到了!:(
山口县可是很出名的啊!不过出名是在战国以后的幕末了,著名的倒幕四强藩之一的长州藩就是位于长门!值得注意的是,幕末的"军神"高杉晋作拖着病体在长州打败了幕府的讨伐军!
冈山是原来宇喜多家的领地,在关原之后被没收了(可怜啊!),冈山西边是仓敷,这个名字是否能唤起大家的记忆呢?? *_^

噢,差点忘了,还得说一下山阴、山阳呢!大家可能都知道毛利家势力最大时地跨山阴山阳地带,但是山阴山阳又指哪里呢?
山阴指中国地区和近畿地带的北部沿海,大致从出云到丹后;山阳指中国地区的南部沿海,即沿濑户内海地带了,大致是从安艺到备前。
古有"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所以以中国高地(或者吉备高原)分界,中国高地南边称为"山阳",北边称为"山阴"。(什么嘛,山南水北为阳明明是中国的用法啊!!我向日本索要知识产权费!!)

最开始我曾讲了关东、关西的划分了吧?这次就是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东地方了。
关东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广义的关东有歧阜县(美浓、飞騨)长野县(信浓)、山梨县(甲斐)、群马县(上野)、枥木县(下野)、崎玉县(武藏的大部分)、东京都(武藏的小部分)、静冈县(仅指伊豆地区)、神奈川县(相模、武藏小部分)、茨城县(常陆)和千叶县(上总、下总、安房)。
而狭义的关东则是指静冈县(仅指伊豆地区)、群马县(上野)、枥木县(下野)、崎玉县(武藏的大部分)、东京都(武藏的小部分)、神奈川县(相模、伊豆、武藏小部分)、茨城县(常陆)和千叶县(上总、下总、安房)了。上杉谦信的关东管领就是指的狭义的关东地区啦!
注意:一般关东不包括东海道地区,即爱知县(尾张、三河)和静冈县(远江、骏河)和北陆地区,即福井县(若狭、越前)、石川县(加贺、能登)、富山县(越中)和新泻县(越后)。
狭义关东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带,位于关东山地以东,阿武隈高地、那须高原和越后山脉形成的北部丘陵、山区以南,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长野县、山梨县多为山地、丘陵,经济不甚发达,但是也别有特色啊!对了,忘了说,山梨的甲府盆地还是有不少玩的:有武田神社、天目山、白细丝瀑布……对了,南边就是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在河口湖看富士山最好!还有名胜忍野八海!富士树海也是非常出名的景观啊!
著名的小田原位于神奈川县,位于号称"天下第一险"的箱根山东边,面临相模湾,其东是相模平野,镰仓就在那里!还有美丽的江之岛!
至于群马、枥木、千叶,我都没去,所以不能详细的介绍了!不好意思!
不过传说中的德川幕府的赤城山藏金可是非常有诱惑的!赤城山就在群马,还有榛名山,都是很有名的!

关东介绍完了,我再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现今的行政划分有:青森县(陆奥津轻、陆奥)、秋田县(羽后、陆中西北小部分)、岩手县(陆奥东南部、陆中、陆前东北小部分)、山形县(羽前)、宫城县(陆前、磐城东北小部分)和福岛县(岩代、磐城)。*
东北地区多为山地,比较大的有奥羽山脉、出羽山地、北上高地以及位于磐城的阿武隈山地。这些山地、高地占据了整个东北地区2/3以上的面积,正因为如此,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陆奥津轻也就是青森,由于与北海道(日本古称其为虾夷)隔津轻海峡相望,地理位置重要,而且这里是津轻家发家的地方,值得一看。在弘前市,你可以看到弘前城的津轻氏遗迹,而在浪冈,你同样可以看到浪冈城迹。而十和田湖也在这里,它的面积虽然只排在第十二位,但是水深可是日本第三的。
宫城县的首府是仙台,大家大都是因为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才知道这里的吧?现在问大家个小问题,是谁构筑了有200万石之巨的仙台藩的基础?由于有了江合川、北上川等河流在陆前汇入大海,所以形成了仙台平野,仙台平野的面积是东北地区平原面积最大的。著名的名胜松岛就在松岛湾,也就是在陆前啊!(大家只要看看名茶器松岛壶名字的由来就知道了)其实在陆前还有很多名胜,比如在岩出山市的旧有备馆、仙台市的青叶城遗迹、多贺市的多贺城遗迹等等。
在奥羽山脉和北上高地之间有北上川流过,形成了狭长的北上盆地,岩手县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集中在这个狭长的盆地,如盛冈、花卷、水泽等地。而秋田也就是羽后,一直就是豪族林立的地方,安东家、小野寺家、户泽家等都是羽州比较出名的豪族。由于出羽山地占据了秋田的大部分,只有靠着日本海的沿岸才有一些大城市。
越过丁岳山地就进入了山形县,也就是羽前,羽前、羽后合称出羽,也叫羽州,这就是羽州探题一职的由来了。羽前最著名的地方莫过于米泽了,这里本为伊达家的领地,后来给了上杉景胜,关原之后,上杉家领地有富饶的会津转封到只有30万石的米泽,一代名门上杉氏最后的结局竟是如此的凄惨呀!
福岛县出名是因为这里是关原时期东北大会战的地方,会津之战就发生在这里。上杉氏在会津与伊达、最上两家进行殊死大战,最后因为西军在关原的失败而不得不撤军,上杉家也由于这个原因被大幅度减封,只有米泽的30万石啊!
最后解答一个关于东北地区可能会存在疑问的问题:
一般玩一些日本游戏经常会出现奥州、出羽着两个地名,这实际上是统称,出羽指羽前、羽后两国,有羽州探题管辖;奥州是指陆奥、陆中、陆前、磐城,有奥州探题管辖,出羽和奥州的分界实际上就是奥羽山脉,奥羽山脉以西是出羽;以东就是奥州了。

啊!!终于介绍完了本州了,现在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九州了,九州嘛,顾名思义,就是有九个州啊……(众人:混蛋!敢晃点大家!打!!)
这个九州嘛,它过去当然就是有九个州啊!要不怎么叫九州啊!!
按照现在的分法:福冈县(筑前、筑后、丰前部分)、长崎(五岛列岛、天草诸岛)、大分县(丰前部分、丰后)、佐贺县(肥前,熊!这里是你的老家!!)、熊本县(肥后,龙造寺的外号:肥后之熊)、宫崎县(日向)、鹿儿岛县(萨摩、大隅)、冲绳县。
大家仔细算算,是不是九个国!!真是的!我又没有说错话啊!
好了,进入正题,从本州乘车经下关,也就是原来马关啊!屈辱万分的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地啊!
来到九州,第一站就是北九州,然后就是福冈了,福冈的车站叫博多,博多是武士的叫法,所以日本人最后没有把福冈叫博多啊!不过在福冈还是有很多地方叫博多的,如博多湾。福冈有不少好玩的,西南有福冈城遗迹,能古岛有"元寇防垒迹"(算了,当时是蒙古入侵日本的,也难怪日本人称为"元寇"啊 !)东南有著名的太宰府,就如同中国的孔庙一样啊,是学子们敬拜的地方,太宰府天满宫,我还去拜了拜啊!求得了一个学业护身符的。福冈大部分是山地,筑紫山地把福冈和佐贺分开了。筑紫山地南边就是佐贺了,佐贺藩由锅岛家经营的,后来肥前佐贺藩也是倒幕四强藩啊!对了,著名的CHAGE & ASKA组合,他们两人就是出自福冈的!
九州中部的九州山地横跨肥后、丰后、日向,占了全九州很大面积,熊本可是出名人哟!以前有一只"熊"的!呵呵~~~~~~是指龙造寺隆信啦!还有相良家的赤池长任,这可是一员把岛津义弘打到濒死的恐怖人物啊!!到了现代,著名的架空历史小说家田中芳树就是熊本人哟!
被出水山地和国见山地同熊本分开的鹿儿岛可是著名的萨摩人老家啊!关原时萨摩人的顽强让家康最后都不敢对岛津家进行处罚啊!区区五百人竟然敢从东军正面突破啊!这种事情也只有萨摩人干的出啊!!著名的种子岛也在鹿儿岛县,它属于原来的大隅,现在在种子岛南端还有"铁炮传来纪念碑"呢!
说到鹿儿岛,就应该推荐大家去樱岛玩啊!樱岛位于萨摩半岛和大隅半岛之间,就像双手托起的明珠一般。樱岛是一座火山,在鹿儿岛湾乘船观看十分漂亮的!幕末名人西乡隆盛就是樱岛人哟!

天啊!终于快要介绍完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四国地区,由于四国没有去过,我能为大家介绍的也只有手边的一些资料了。
按照日本现在的行政区划,四国地区有德岛县(阿波)、香川县(讃岐)、爱媛县(伊予)和高知县(土佐)。由于分有四个国,所以称之为四国岛啦!呵呵~~~~~~~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啦,至于先有四国之名,还是先分有四个国,我可是不太清楚了!!
四国岛大都是山地,四国山地将土佐、伊予和阿波分开来,而位于阿波和讃岐的讃岐山地又将讃岐和阿波分开。
在四国,平原很少,在德岛有很小的一块德岛平野,在香川有讃岐平野,高知有高知平野,爱媛县只有很小很小的松山平野。由于山地多,所以大多数的城市都集中在这些原本就不大的平野之上了。例如建在松山平野的松山城,在松山市,可以找到松山城的城迹,喜欢古城的朋友值得去看看的。
阿波德岛是蜂须贺家的封地,蜂须贺家领有18万石的俸禄,关原之战时,蜂须贺家政从属于西军,而他的儿子至镇属于东军,最后蜂须贺家的领地没有被削减。同样地,在德岛也可以找到当初的德岛城迹。德岛城建于由吉野川冲击形成的德岛平野之上,整个德岛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在这里,由于隔着纪伊水道和本州的和歌山相望,所以德岛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无论敌人从纪伊杀到还是从淡路岛杀来,阿波都是要担当第一道防守屏障的。
香川县是离本州岛的备前、播磨非常近的,这两个地方的兵力进攻方向往往就是讃岐了。从仓敷到讃岐的宇多津只有40余公里!而从备前的儿玉半岛上的玉野到高松(这个高松是四国岛的高松,并非羽柴秀吉水淹的备中高松城),只有20多公里!在现在的香川县,有特级历史遗迹,讃岐国分寺迹,而在高松城南则有著名的旅游胜地栗林公园。对了,战国时代著名的盐(其实汉字里没有那个日文原字)饱水军的根据地也在讃岐这里!
高知县是战国时代土佐长宗我部(也有翻译成长曾我部)的老家了。那时土佐豪族林立,本山、安艺、长宗我部、中村、一条等家互有争斗,直到后来被称为"土佐の出来人"(土佐的能人)长宗我部元亲继任家督,开始统一了土佐,继而开始统一四国。后来丰臣秀吉得到天下,长宗我部元亲也降伏于秀吉,关原之战,长宗我部元亲之子盛亲加入西军,最后所属的土佐领地被没收,成为了浪人,在大坂之战时,进入大坂城,最后在夏之阵英勇战死,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土佐,有高知城迹可以参观,在土佐西南,穿过四万十山地,也可以到入野松原去看看,听说很不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