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要求:准确,全面并且写出具体的哪句用什么写作手法?

如题所述

摘要:七律作为成于唐盛于唐的近体诗体,形式要求甚为严格,这种严格规范的形式美就决定了七律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作为七律集大成者的杜甫,也是在极具束缚力的诗歌体式中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诗歌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选择代表杜甫七律较高成就的《登高》一诗,着重从七律的格律形式和诗人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两方面结合内容探索七律的独特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杜甫 七言律诗 《登高》 艺术表现
引言
艺术表现力可理解为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诗歌作为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更是在艺术表现力上有它自身的要求。在唐代众多的诗歌体式中,律诗的格律要求最为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七律又是律诗中较五律来讲形式上更为讲究的诗歌体式,这种具有严格规范的形式美决定了七律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七律的艺术表现力是通过两方面来共同达成的:一是它本身的这种形式上的要求,七言八句,较绝句、五律相对来说的“长句”形式,便于奔放驰骋的情感抒发,易与诗歌内容结合形成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声律严格、体制有限的形式束缚下,诗人往往注重锤词炼字,力求言简意丰,七律便呈现出意蕴丰厚、内容厚实的艺术风貌;二是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诗体只是形式,并不能独自呈现表现力,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只有作者能够在诗体框架内巧妙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局限的形式空间内游刃有余地表达出溢于言表的多重内涵,才能达到艺术功效,使诗兼并形式和内容呈现本身的艺术表现力。
杜甫是运用七律最多、最娴熟也是最为成功的诗人。他在诗体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完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化,同时,杜甫七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七律在谋篇、造句、遣词、炼字及对各种技巧的熟练运用上,都超越了前人及同时代诗人。黄子云《野鸿诗的》曾针对杜甫的七律,作了如下批评:“杜之七律则千百年无伦比。其意之精密、法之变化,句之沉雄,词之整练,气之浩汗,神之摇曳,非一时笔舌所能罄。”[①]黄氏从意、法、句、词、气、神六个方面来评价杜甫的七律,真可谓慧眼独具。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物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此皆诸家所无。其它作法之变,更难尽数。”[②]胡氏运用比较的方法,更加凸现了杜甫七律的特点与成就,由此看来,杜甫是七律的集大成者,那么在杜甫七律中,这种诗体的独特艺术表现力便展露无遗。
《登高》[③]是杜甫56岁滞留夔州时所写。当时他生活无靠,又身患多病,心情愁苦至极,难以排遣,这年秋天他独登高台,百感交集,遂成此篇。对于《登高》一诗,历来诗论家都对其评价极高,杨伦在《杜诗镜诠》中称其为“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第一”,[④]胡应麟誉道:“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⑤]本文着重从七律的格律形式和诗人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两方面结合内容分析《登高》一诗,以此来探索七律的艺术表现力在杜甫手中的表现方式。
1.声律形式之美
律诗是唐代成熟起来的一种诗体,格律要求极为严格: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双句必须押韵,且一韵到底;颔联、颈联必须两两对仗;各句用字平仄相间。杜甫写诗非常讲究诗歌的形式,驾驭律诗这种高华典雅的诗歌形式,得心应手,尤其到了晚年,长期的生活磨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诗律更趋于精细,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登高》一诗采用的艺术形式就是极为完美的。
1.1 平仄规整不拘泥
《登高》采用的是七律平仄格式中最正规的一种──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式。按照标准的七言律诗的格式,其平仄规律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把原诗的平仄的实际与这个典型的标准格式的平仄对照一下, 就会发现, 原诗有几个地方的平仄与这个标准格式不一致,它们主要出现在首联和颈联。首联中不一致的是“风”、“猿”、“渚”、“沙”, 颈联不一致的是“百”和“多”,而尾联只有一个字与标准格式不同,即“潦”字,颔联则与标准格式完全一致。这样全诗的具体平仄格式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平仄平平平仄平
    渚清沙白鸟飞回。仄平平仄仄平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做客,仄仄平平平仄仄
    百年多病独登台。仄平平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平平仄仄平平仄
    潦倒新停浊酒杯。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联上句第一字仄声换成平声,下句第一字平声换成仄声,一开始便用轻重的变化增加了两个节奏。“天高”一词与猿声连着表现一种高扬凌厉的情调,连续上扬之后,“猿啸”仄下沉,诗句两头均形成一个急速的起伏,最后一个“哀”字,扬而不返。颈联处在全诗景与情的转折点上,“百”、“多”处平仄的稍微调整让诗句更添了一份多病缠身的人生疾苦与无奈。然而,以上平仄同标准格式不同的地方, 都没有超越律诗的规定,也就是说,是律诗的规律允许的。这就表明,杜甫一方面严格按照律诗的要求去写诗,另一方面又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这些适当的调整又刚好和诗作表现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2韵律和谐不单调
此诗首句入韵,一、二、四、六、八句皆押韵:从首句开始,一、二、四、六、八句的押韵的字,依次是“哀”、“回”、“来”、“台”、“杯”,皆为“灰”韵,流畅的“灰”韵,便造成声调的回环流转,借飞旋回荡的意象将秋气的动态极尽描写。此作韵律和谐、音调铿锵,字字恰当,用语准确,这就加强了诗的音乐美,也就使诗更具有表现力。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在这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我们也可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1.3对仗工整不滞板
首联,“风”对“渚”,“天”对“沙”,“猿啸哀”对“鸟飞回” ,其中,“猿”“鸟”,走兽对飞禽;“啸”“飞”,声音对动作;“哀”,声音凄惨状,“回”,去而复返状,“哀”而又“回”,婉转凄惨,此外,此联精妙之处在于句中自对,“风”对“天”,高处景致;“急”对“高”,修饰“风”“天”意象。“渚”与“沙”并列,“清”与“白”相对,如此一来,沙滩、高地一脉相承,清爽白净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自然成景,而且,“风急天高”为仰视所感所观,“渚清沙白”为俯视所观所感,因此相对。
颔联“无”对“不”,“边”对“尽”,表界限。“落木”对“长江”,水木相对;“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登高所见,声势浩大。“萧萧”对“滚滚”,拟声状貌,且以静对动。“落木下”对“长江来”,联合构成登高视野的二维空间。“下”对“来”,有处逆境低沉之感。
颈联“万”对“百”兼“里”对“年”,时间对空间。“秋”照应“病”,隐喻人生衰亡的季节与身心的困顿构成悲怨情绪的交集。“长”之频繁长久,对“独”之孤单无助,由线构成的面对孤立的一点,更显亲朋不在、只身飘零的生命之哀伤。因“作客”他乡而重阳“登台”,照应得顺理成章。此联空间上离家“万里”,情不知所系;时间上生不过“百年”,恨不知所起。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以诗人为中心,百感交集,思绪万端。
尾联“艰难”对“潦倒”,渗透国运衰弱、身世困顿之苦,“苦恨”是对世事艰难的愁苦、无奈,“新停”则也是无法饮酒解愁的烦闷、无奈。“霜鬓”、“酒杯”都是愁苦至极的身中之物,时至今日,都染满了无尽的衰颓、惆怅。
细究起来,全诗在声律句式上,有极精密的考究。如前文所分析,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但是如此严整的对仗却并不显得滞板,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到急速的流动之中,然后是一声深深的叹息。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是增加了诗句的密度与容量。杜甫用了那么多在动作上相互连贯性极强的动词,造成全诗的流动感和整体感,使人读来有一气流转之感。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全诗通过平仄的精心安排、字句的巧妙对仗来表现声象上的气势,可谓匠心独具。
2.表现手法之巧
如果只是按照诗律书上押韵、平仄、对仗的规定写出来的诗, 历代可谓甚多,七律诗也不在少数,然而像杜甫七律的优秀之作仍占少数。在严格的诗律形式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而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是杜甫七律诗取得如此之高成就的重要原因。杜甫善于吸收诸家之长,融汇贯通,因此他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2.1意象运用巧妙独特
在《登高》首联两句,十四字一笔拽出六种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意象分别从形、声、色、态不同角度,描述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所见的夔州地区深秋时节的独特风物,六种意象都极染悲秋之意,这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一开头就突出了一种动感:风急、天高、猿声哀鸣,渚清、沙白、鸟儿来回飞旋……本来写不出形态的秋气,都借这些意象所构成的这种飞旋回荡的动态显现出来了”。[⑥]这六种意象使声、色、意、觉全部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一气流转,位于诗首,有使人应接不暇之势,开篇因此便起势突兀,如狂飙来自天外。
2.2锤词炼字精炼传神
首联“猿啸哀”中一个“哀”字,就将长江三峡中的猿猴凄厉之声描述得淋漓尽致,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每件景物的描写均用一字,却生动形象,体现出杜甫用词极为精炼传神。
在颔联中,杜甫运用迭字,迭字运用是增强诗歌音乐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秋日登高看江看树之廖阔远景, “无边”,旷远萧瑟,“萧萧下”,又加快落木了飘落的速度。“不尽”本来就境界壮阔,“滚滚来”又增添了“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萧萧”“滚滚”放大了落木的阵势和江水的流逝,无不传形、传声、传神,使诗句飞动起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大有疏宕之气,不愧为千古名句。除此诗之外,他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等诗句都是运用迭字的佳例。叶梦得《石林诗话》则说:“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夕,与‘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乃为超绝。”[⑦]以“超绝”来评价杜甫七律中的迭字,足以帮助我们认识杜甫表现在七律创作中功力深厚之程度。
2.3言简意丰,悲秋蕴多意
全诗之眼在于“悲秋”,悲秋即悲叹生命的凋零。颈联中,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一联八意,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⑧]“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万里”加上“悲秋”,“百年”更兼“多病”,“常作客”又逢“独登台”,诗人用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多方面以多层次进行渲染和抒写,使感情的抒发达到了顶点,语言充满着张力,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首联的哀景遥相呼应,意境浑融。字少而意丰,语短而味久,显示了这位诗圣不凡的笔力。
2.4情景交融,构思精巧
杜甫的抒情诗往往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登高》亦不例外,全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写景是为了抒情,情又因景生,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好,浑然无迹,写景或抒情,角度虽不同,但都以“悲秋”为中心来组织全篇的内容,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但与其他抒情诗略有所不同的是,杜甫在全诗的谋篇布局,节奏安排上巧妙出奇。
诗人先从为自己的感情所笼罩的眼前景色写起,后半首才归结到自己,呈示出登临时的感慨和登临前的心境。像杜甫其它的登高诗,都是按事情发生的自然顺序来撰写,如《九日五首》中的第一首,先从“独酌”、“登台”写起,然后申叙感慨;另一首登高之作《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领起,都是即事顺序成章的。唯有此首,先推出登高者眼前的景物,这景色中含有胡应麟所说的“飞扬震动”的境界,再在这一境界中出现人,即悲秋而又多病的自己,这就造成了感慨未抒气氛已成的动人的诗情。因此,胡应麟评此诗有“建瓴走坂之势”。
“杜诗七律流畅者不少,但此诗的结撰方式难度极大:首联密集的音节安排和写景的急速变换相对应,构成动荡回旋的意象;颔联用歌行式对仗,又增加了流畅的声情;颈联、尾联连用递进句法,一意贯穿,遂使全诗一气流注,峭快中回荡着飞旋流转的旋律。”[⑨]首句如狂飙来自天外,走诗骤猛疾急,使全诗为悲哀激荡的气氛所笼罩,“渚清”一句语势平缓,仿佛闲笔,实际上是为下句感情的滔滔倾泻酝酿契机,借写望中所见而逼出第三四句。颔联笔势滔滔而下,奔涌而出,雄峻奔放,浑重阔大。“无边”一句,给人以万景纷驰、百感交集之感。可是紧接着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不仅展现出开阔辽远,无比壮观的境界,而且突出了诗人壮心不已的激情。颈联万里悲秋、百年多病又为形象性极强的画面展开了现实人生的壮阔背景,沉郁顿挫,蕴藉厚实,诗意更为拓开。尾联扣上诗题,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委婉哀怨,一唱三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全诗八句收放自如,开阖随心,疾徐适度,强弱有致。通篇行致随心所欲,却又严循法规,开阖跌宕,全掌于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之下。
由此看来,杜甫在七律的创作中,别具匠心地将字法、句法、章法三者有机融入一首诗中,使其在艺术上产生出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来,此诗便是如此,八句内部各自关系和四联相互之间,叙景与抒情相呼应,工笔与写意相结合,节奏缓急与感情变化相对应,若进行细细分析的话,有几乎说不尽的构思之妙。杜甫用完美的艺术形式和错综变化的艺术手法,把暮年孤独、壮志难酬的泣血真情,表达得慷慨激越,悲壮苍凉。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⑩]“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若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真旷代之作。”[⑪]胡应麟的高度赞誉,杜甫的这首《登高》实当之而无愧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9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