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曾说过;“街上竟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这是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苏格拉底当时还很穷,但在繁华的古希腊大街上,不影响他作为自由人随意浏览商品的自由。那大街上人声鼎沸,两旁贩卖着玲琅满目的商品,然而使他惊讶的是,里面充斥着那么多奢侈品。他不禁惊叹道:这个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东西是我不需要的。苏格拉德的这个惊叹,一直响彻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而现在,这个声音愈加明晰。我一直以为,他的那个惊叹并非是他当时观感的反应,而是他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直接对今天的我们发出的呼唤。我以为,他绝不单是杰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空前的预言家。

那预言,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可以在我们随意走的一条大街上去印证,我们的经验是,每当我们进入商店或超市里,我们的感官一定会被满架满架的商品俘获,直到在这极大数量和极多种类商品的交相恍惚和诱惑下,我们的意志渐渐模糊进而忘却我们真正的需要;直到我们由此想不顾一切得到那些诱惑我们的东西而令我们心神不宁——我们的灵魂,从此不再安静和单纯。

我们也可以在电脑中随便打开的一个网页上去印证,我们明明只用三分钟去得到一个我们需要的信息,结果我们陷入网络芜杂信息的巨大漩涡中:无聊的聊天、虚无的游戏、泛滥的广告、恶俗的炒作、下流的色情、放任的暴力等等,我们本来纯净的头脑被那些疯狂袭来的虚妄信息冲的凌乱不堪,最后我们常常带着混乱的神智,为那个只需花费三分钟的信息花费了三个小时……

如果我们看到人们是怎样消费他们自己创造的东西的,你就会吃惊的明白,人类正用自己的聪明演绎着一场造作自己的悲剧。就说吃,人们小小胃囊的食域已经容纳四大洲无大洋,在食物种类上无所不吃无所不食,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粪坑里钻的等皆可在人的餐桌上遍见,一个月饼顶一个农民打工一年的所得工资;穿着,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越来越怪异越来越病态,越穿越少越穿越贵,越穿越像妖怪;用度,一次性、机械化、智能化,但凡所需,皆有所造,凡有所造,皆挥奢无度。玩,就不多说了吧!人类在这个方面付出的心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要有钱,只要愿意,就无不能玩,就无玩不能,但却越玩越空虚、越玩越低俗、越玩越病态,越玩越迷失……

所有的这些,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叩问一下灵魂的深处,就会惊觉,那些东西尽管并非都是苏格拉底感叹的奢侈品,但绝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如今的世界里,人们已经生产了并将继续生产出极大数量的人们自身并不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怂恿着人们泛滥的欲望,挤占掉人们越来越小的精神空间,消耗着越来越多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资源。人们纷纷离开自性,冲向物质的黑洞,迈向欲望的陷阱。物质和欲望洗劫了人的整个灵魂,金钱成为人们最大的信仰,也变成人们欲望的最大怂恿者,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想不到,但绝对没有你买不到,万物灵长的人类,竟然让一个“钱”字轻松征服。人们耗尽心智创造大量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最后却把它们改编成自己灵魂的枷锁,这实在是极大的悲哀!

物质和欲望的魔鬼怂恿着人们造作着自己,同时也造作着我们的环境。在此我不想列举大气和水在全球已经污染到什么地步,也不想探讨全球将升温到多少摄氏度后我们的南极冰盖将融化殆尽以及沿海国家有多少城市将被淹没,更不想研究全世界的化石燃料消耗殆尽的2030年后我们将用什么新的能源接递!我只想说的是,我们在不计后果地造作环境之后,环境必定会出于报复加倍地造作我们。不然,何以越来越多所谓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真的是“自然”灾害吗?不然,何以越来越多物种走向加速灭绝?这真的是它们“自行”灭绝的吗?不然,何以在人类用科技制服很多病毒之后又出现了更多更难制服的新病毒?这些新病毒真的是它们“凭空”出生的吗?——人类无可置疑地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危机!

无论所有的人们都忙碌着什么,我似乎看到了这样一种事实,就是人们在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科技的推动下,正远离自己的自性在愚妄狂欢的路上沉沦,并最终被自己缔造的一切掩埋。你可以说,我不相信人类会走向灭亡,但你肯定会相信,倘使人类要走向终结是必然的命运,那么物质和欲望将是必然的掘墓人,人类的终极灾难定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因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够摧毁我们!你也可以说,人类可以清醒起来,用自己的理智和力量来抵御这场劫难,那我也告诉你,有人能清醒起来是很幸运的,不幸的怕是当所有人都清醒起来的时候,大势已如江水一去不复回。这难道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难道是必然而然的宿命?如果是,柏拉图描述的大西国的覆灭就是一个证明——假如它的确曾存在过!

当然,得出这样悲观的结论并非我们的初衷,我始终相信,人类的智慧——而绝非聪明——终将战胜一切灾难,前提是人类的自性没有被外物和外欲腐蚀,人类要做的其实并非战胜什么灾难,而是去认识并战胜我们自己。人类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没有意识到有问题,更可怕的是我们明明意识到存在严重的问题而不去挽救。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番,为什么我们要绞尽脑汁制造出那么多自身并不需要的东西?这可以从我们商业文明的价值核心中找到答案,商业的核心是什么,就是“逐利”,“利”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欲望,人人争而逐利,人人都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欲望又无穷无尽,如果说每个欲望可以对应一种商品,那么随着人们欲望的满足,人类将难逃被无穷大数量的物质淹没和损害的命运。在畸形的商业文明下,我们看到的物质成灾的表象背后,更本质的是人们灵魂的挤失和感官欲望的泛滥,如果我们不变换这个文明的价值体系,世界确实危矣!

那么,人类的欲望怎么就失去了制约?又何以变得这样肆无忌惮?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日夜想望和呼喊的所谓民主自由的畸形泛滥式发展。尤其是在西方所谓民主社会,官员都是民选的,必须代表选民的利益并对选民负责,否则乌纱难保。这样,领导们或官员们为不丢掉乌纱,就必须做选民愿望或欲望的顺从者和发言人,而不可能是欲望的管理者,于是,欲望经所谓“民主”要挟,又被所谓“自由”怂恿,进而泛滥成灾。只要你看看美国资源的消费量占了世界消费量的多少,你就会明白一个地球远远不够人类长期使用,而可怕的是全世界的人们都在梦想过美国人的生活;我们可以再想想为什么美国至今都没有在关系到全球福祉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名?很简单,就是他们国内那些享受既得利益的选民们不同意!至此我们不难得出,几百年来西方影响全球的所谓民主和自由,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缺乏深度理性制约的狭隘的小团体主义。净空老法师在《和谐拯救危机》的公益节目说他不喜欢民主,是十分觉醒和深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汲取人类几千年以来的智慧,借鉴全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团体主义式的狭隘民主,让自由的列车行使在平行的铁轨上。

另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发展的迅猛远远超过了人们对它的控制性使用。不错,人们有开发科技的高超智慧,也可以很聪明的利用科技为自己服务,但却不是及时而全能驾驭科技的高手。因为,科技是把双刃剑,它没有对错和是非,通常情况下,它的发展总是远远快于我们消除他负面影响的速度。这个不用说很高深的科学,就说网络,多么实用的科技!然而,只要你走进网吧看看绝大多数用户在做些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现在的人们思想意识上这样混乱庸俗。科技给人提供太多的便利,也给人类提供体验新的危险性欲望的契机。而这些新的欲望,很可能就是人们自我戕害甚而灭亡的诱因。如果我们把科学的发展推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不去认识和反省人们自身,使道德、信仰、教育等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沦为其次,只能使科技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约束它的速度,那么科技将幻化为洪水猛兽将我们吞没!如果说我们将要面临深重的危机,那这恰是产生危机的第一原因。对此,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次倒序排列,我们不再呼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把道德、信仰、教育放在首位,把科技放在最末,先把自己认识清楚了,把“人”做好了,问题就都解决了,至于说科技发展慢了一点,这恰为我们提供了消化它为我所用的时间。

有人会说,看出来了,你说了半天,原来是反民主、反自由、反科学的。不错,民主、自由、科学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根基,是新文化运动中被誉为解救中国的“灵丹妙药”。但这世上哪里有灵丹妙药?哪种药吃多了没有副作用?民主自由科学就如我们的“三个代表”一样,永远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爱拿概念当事实混淆视听而已。我想,无论概念是什么,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掌控的“度”了。

“这世间竟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每当我走进超市里购物时,面对应接不暇的商品,经常暗暗鸣和苏格拉底的这种叹息,然后,就按耐住自己心内的魔鬼。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其他皆是泡影,佛教里讲:“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倘使那些“东西”全都是真的,这一定不正常!这一定有很深刻的隐喻:我们或许正在眼花缭乱的狂欢中被我们自己不断堆高的物质和永远膨胀的欲望埋葬——而物质和欲望,智慧的人类真的不能战胜吗?未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当哲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时,你切莫以为哲人是因为没有钱而故作轻松、作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如果这样认为的话,那就太小看哲人的富足了。哲人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因为哲人有真实的智慧,面对太多的用不着的商品时,所生起的超然的情怀。
哲人的生活往往是最简朴的,这是自觉的选择,甘愿如此。

在哲人看来,生命所需并不用太多,剩下的全是不必要的欲望引起的,物的需要和依赖永远无法满足,只是走向奢侈和浪费罢了,被物欲牵累而放弃精神的美好自足生活,那是得不偿失的,只要物质能保证生命基本所需,精神的自足幸福就不受影响。精神生活,无比美好,才更应值得追求的。有意义的生活,哪怕只有一天,也胜过无意义的生活一辈子,因此,哲人无限深情地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个观点,与中国圣人孔子所见略同:“朝闻道,夕死可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1
议论文说理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文”,即析之有条理,论之有实据,言之有文采。下述案例从论证结构思路安排、论据选用组织、语言修辞技巧三方面给同学们谈谈考场议论文的升格技巧。
【作文金题】
有一天,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点拨】
根据给定材料写作议论文,要过好审题关。如何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抓关键句,是一种常用方法。上述材料的关键句是苏格拉底的答语。对于集市中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学生们满心艳羡;然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其实是自己并不需要的。由此,我们不难玩味出苏格拉底的人生志趣,他的生活价值观。从这一立意点切入,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中心论点:1.快乐源于简单的生活;2.生活因简单而幸福;3.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5.欲壑难填,当思自制;6.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7.富有的是精神;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学会放下;做好人生的加减法;等等。
【作文门诊】
不为外物所累
郭吓 静
苏格拉底逛完集市之后,却“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与学生们的看法大乎迥异。当今社会,未尝没有那些为身外之物所桎梏的人们,到头来却身心俱疲。所以说,我们不应为追名逐利而让心灵背上沉重的负担。(开头点扣材料,简则简矣,但精警、生动不足。)
为外物所累,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丧失本性。卢梭曾在他的一本书中说:“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人们就好比生活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个人都放下了嗓子说话,我为了让别人听到我说什么,我只好比他们更大声。于是,没有人知道对方到底在说什么。”名利金钱,是很多人所梦寐以求之物,为了让自己与众不同,便使出各种手段,哪怕出卖自己的本心,丧失本性。(本段中引言与分论点不吻合。)
殊不知那些高喊“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人是多么无知,他们竟对金钱如此尊重,也许这便是那些贪官污吏“孜孜以求”的吧?哪怕夜不能寐,哪怕心惊肉跳?或许有时他们也会扪心自问,却发现自己的本心也不知所踪。(本段与上段衔接欠紧凑,段首缺了过渡句;有的用词不够准确,如“尊重”等。)
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才会更加恬淡适然,提升了精神境界的同时享受身心的愉悦。面对着诸多的采访和邀请,莫言只是淡淡地说:“我只希望人们安静下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再多世俗的纷扰只会扰乱原本宁静的心灵,使人变得浮躁不堪。莫言若不是摒弃外界那些金钱名利的追逐生活,他何来的笔耕不辍?若他也如当今许多名家名教授之流日日游学演讲,那他又何来这些笔锋犀利之作?可见,金钱名利不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适然”是生造词语,用得不恰切;画波浪线语句语序不当;本段中举莫言为例,夹叙夹议,但议论语句多有用词不当,表意不准确严密之疏漏。)
于丹说过:“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的太多,看心灵的太少。”过于追名逐利,只会让我们成为金钱的奴隶。“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世界上其实有许多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但如果让这些身外之物成为我们眼中的“尘土”,那么我们的视野便会缩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也会随之变迁,使得拥有了无用东西的同时,却失去了那些我们真正应追求的东西。(本段与上文的说理缺乏缜密的内在逻辑,与2-3段语意重复。)
金钱名利是生活的枷锁,我们不应甘于为之桎梏,而应“仰天大笑出门去”,惟如此,我们精神苑囿中的花朵才会更加蓊蓊郁郁,人生之路才会更加值得回味。(本段运用引用、比喻等辞格,语言简练,不乏生动,可基本保留。)
【升格建议】
本文立意切合材料内蕴。全文结构完整,思路基本清晰。引论部分(第1自然段)概述材料引出观点。本论部分(第2—5自然段)按“反—正—反”的顺序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说理;第2-3自然段从反面阐述“为外物所累,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的道理;第4自然段从正面论述不为外物所累,才能使生活恬淡,身心愉悦的道理;第5自然段从反面论述过于追求名利的危害性,但其内容实质与2-3段有所重复,影响了说理的深刻与透彻。结论部分重申不应为金钱名利所桎梏的道理,呼应标题,首尾圆合。语言表达基本通顺、明白,善于引用名人言论为据来佐证。主要不足在于:一是说理欠深透,事实论据欠丰富充实,例前与例后分析不足;二是语言表达欠恰切、稳妥,限制与修饰不足,揣摩与推敲不够。有的引言与主旨不够切合。
修改建议:
调整、充实本论部分第三层次,改为递进式段落,即在前两层先反后正的论证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如何方能不为外物所累的道理,使说理深入一层。
补充部分典型事实论据,扩充事实论据的例前与例后分析,并使之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挂钩。
增加必要的修饰与限制,使分析具体,论点鲜明;调整句式,润色字词,使语言表达更恰切、缜密、妥帖。
【升格佳作】
不为外物所累
苏格拉底逛完集市之后,告诉学生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由此,我想起弘一法师的两句箴言:“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正因为苏格拉底具有“不为外物所动”的宁静、虚空的心境,他才不为外物所累,不让心灵负荷沉重的包袱,而危及他对于真、善、美的哲学的追求。(引言要切中材料本质,本段引弘一法师之语,对材料进行点评,扣合题意。“由此”、“正因为……才……”等关联词的使用,使表达更连贯。)
苏格拉底给当下社会那些心为物役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为外物所累,保持一种静虚的心境,才能快乐度人生。(提出中心论点,呼应标题,突出“静虚”这一关键词,挈领下文。
第3个回答  2013-05-12
就像你,你买了多少没有用 东西呢?
你家里又有多少东西,你是只见一次,就被尘封起来了呢?
所以,本人理解为,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
只要你明白了,
你也会说,现在商品这么多,我要的真是不多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饮之,
至理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5-11
我的理解,世界虽大,但我的需要仅仅是一小点。对于学问,也是专门化一点。
还有现象繁多,但本质很简单。
相似回答